既然不让论时事,那还是谈哲学,贴读书笔记吧。若问为什么要“多读书,读好书”,详见 《
读书,是为了心平气和地跟Idiots讲道理
》。
注:下文中,加粗字体是我写的。
《大问题: 简明哲学导论》罗伯特·所罗门 著
读书笔记
哲学家是用一种更广阔的视野来刻画我们的日常经验的,所以他们关于生活及其意义的看法可被用于从另外一些角度去理解我们的日常经验。例如,对斯宾诺莎来说,哲学是一种巨大的安慰,哲学使他把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看作“唯一实体”的又一种机械运动,他无法控制这种实体,自己也没有什么重要性。而对于莱布尼茨而言,哲学是一种乐观主义和信心的源泉:他把自己看作正在发展一种宇宙观的个体意识,而这种宇宙观从一开始就是由一直在注视着整个过程的上帝所计划和保证的。在阅读这些杰出的作家的著作时,把它们理解为一种伟大的精神努力是重要的。如果把它们理解为好像只是在解决一些技术性难题,或者像某些人所抱怨的“只是在玩弄词藻”,那便是误解了我们所有人看待世界的方式,因为我们都需要一种眼光、一种概念框架来赋予事实和事物以意义,从而使我们的生活值得过。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说出了他们自己对世界的看法,供我们分享或反驳。他们作为哲学家的成功取决于我们是否做出反驳,是否努力用自己的术语来重新思考他们的想法。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他真正的意思是,“理解你自己和你的思想,为了对它们有十足的把握而批评它们”。
你对实在的思考并不只是“你的观点”,它也是你生活的方式,你所做的一切事情的基础。一种未经表达、未经考察和未经论证的浅薄的基础是没有保障的。
看形而上学,我最晕菜。什么唯心,唯物,上帝是否存在,实在论,本体论,一元学说,二元论,古往今来,这些个伟大聪明的大脑,一天到晚都在想些啥啊?(捂脸)
我就老记不住理不清英国这些你嫁我我娶你的弯弯绕绕,只能说:贵圈真乱。《走出帝制》秦晖著 读书笔记
走向共和,在全球通史里也就几页纸,重要人物,一个孙文,一个袁大头。
所以说,不用悲观也不用彷徨,当下也会成为历
史,说不定史官连一笔都懒得写。
《
书 |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斯塔夫里阿诺斯 著
》读书笔记。
孙文这个人,有可能是一个被严重过誉的主儿。参考《
陈炯明VS孙中山:谁把民国变成了一场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