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格力电器旗下“董明珠健康家”北京首店开业,董明珠在直播里那可是火力全开!她回忆2001年临危受命成为格力电器总裁,当时格力亏损,在她的带领下,格力一路“狂飙”,营收从50亿到100亿,再到她当董事长后的1000亿 ,还不忘给股民分红,给国家创造税收,这战绩确实牛!
不过重点来了,董明珠话锋一转,内涵有人靠炒高股价成了首富,给股民分的钱却少得可怜。还痛斥有些企业偷技术、挖人,靠低价竞争,把自己包装成科技领导者,她直言这是“流氓行为”,消费者是最大受害者 。外界都猜测她这是在暗指雷军和小米。
当晚,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就在微博发文“当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还配上小米SU7 Ultra的海报,这回应也是相当刚,网友们纷纷猜测这是不是在回应董明珠,评论区都“炸”了 。虽然雷总一向给人谦谦君子形象,他自己可能是说不出这种话,不过手下的大将们可没有雷总的涵养!
小米与格力之间还掀起了一场新的 “风波”。3 月 13 日晚,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发文透露米家空调的目标:“全年公开市场销量目标第 3,未来 5 年成为数一数二的空调品牌!”
卢伟冰喊出的米家空调目标,展现出小米在空调领域的勃勃野心。小米作为一家极具互联网思维的科技企业,近年来在家电领域不断发力,其发展速度与扩张态势不容小觑。
这一系列事件,不禁让人再度将目光聚焦在董明珠以及格力身上,引发思考:董明珠被时代抛弃了么?
董明珠领导下的格力,一直以来都是空调行业的领军者,面对小米等新兴势力的冲击,董明珠自然不会坐视不理。
在过往,董明珠与雷军之间就有着诸多 “交锋”。早在 2013 年,两人就在央视举办的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立下 “10 亿赌约”,赌约内容为小米在 5 年内营业额能否击败格力,最终董明珠以 251 亿元的优势赢下赌局。尽管如此,这些年小米奋起直追,在营收等方面与格力的差距不断缩小。
在竞争过程中,董明珠领导下的格力确实困难多多。格力在多元化发展道路上,遭遇了不少的挫折。就拿格力做手机来说,2015 年 3 月,格力第一款手机 —— 格力董小姐手机正式发布,随后又相继推出格力色界和格力第三代手机。但格力手机的市场表现并不理想,配置低价格高的状况使其难以在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立足。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亦是如此,2016 年董明珠就想通过格力电器收购珠海银隆新能源开始造车,却遭到董事会反对,之后她以个人身份入股。尽管 2021 年格力电器收购银隆新能源部分股份并更名为 “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开启格力造车之路,但格力在乘用车领域并未取得显著成绩。董明珠表示格力不做小轿车,主要生产环卫车、重卡各类工程车、公交等。这与小米全面进军新能源汽车,打造完整生态闭环的策略形成鲜明对比。
同时,格力在用人方面也受到一些争议。比如孟羽童事件,董明珠选拔任用孟羽童作为秘书,而后孟羽童离职并引发一系列舆论。外界认为董明珠在对孟羽童的选拔任用和管理上存在问题,没有充分考虑到孟羽童个人发展诉求与秘书岗位的适配性。还有王自如,其在格力的角色与发展也引发诸多讨论,部分观点认为王自如在格力的工作表现未能达到预期,而格力对其任用也存在一定争议。
即便面临诸多挑战与争议,董明珠和格力也有着不少亮眼成绩。在核心技术研发上,格力多年来持续投入,自主研发出首台大功率高效直驱离心机组等多项核心技术,在空调技术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在芯片上也做到了自研自产自用。
在国际化方面,格力产品远销 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且,格力还在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方向,2025 年 3 月 13 日,“董明珠健康家” 首都店开业,这是格力线下零售渠道的一次重磅升级,通过场景化体验、数据可视化、智能交互等手段展示全屋智能健康家电产品,借助新媒体平台优化渠道打法,形成新媒体时代全域化的渠道协同,试图在智能家居健康领域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几十年来,董明珠全身心投入格力的发展,从基层业务员一步步成长为带领格力走向辉煌的领导者,她对格力的奉献有目共睹。
所以简单判定董明珠被时代抛弃为时尚早。虽然格力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自身发展的一些困境,但董明珠凭借丰富的经验、坚定的信念以及不断探索创新的精神,依旧带领格力在时代浪潮中奋力前行。剥去浮躁营销,技术征服用户,才能做持久的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