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豆瓣阅读
豆瓣阅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十点读书会  ·  第一批上四休三的人,开始“抗议”了 ·  8 小时前  
书单来了  ·  厌学、休学,高发!这本书教你破局!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豆瓣阅读

时薪两千五,不如 955

豆瓣阅读  · 公众号  · 读书  · 2019-12-03 22:03

正文

内容整理自 有料青年 Vol.01 × 一时瓣课 都市女子图鉴 线下沙龙活动
职场中人最有可能遇到的,也是最普遍的问题,轻松悠闲的低薪工作 vs 光鲜忙碌的高薪工作,选哪个?
许多人会咬咬牙选择前者,但翠虎交出了不一样的答卷。或者换句话说,从时薪 2500 元的律师变成「佛系」互联网公司法务,是一种什么体验?


柳翠虎, 豆瓣阅读签约作者
知道要参加这个分享会,其实我的心情更受宠若惊。因为这个信息我最早是在午休的时候刷豆瓣看到 glow 发的,我当时觉得非常有意思,因为我现在写的小说题材就是都市男女,我想来找找素材的,结果刚点了「感兴趣」,几个小时后,我在豆瓣阅读的编辑就把这个活动链接发过来了。问我要不要来做嘉宾?
我那时候真的是诚惶诚恐,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纯素人啊。豆瓣账号苦心经营了一年,被关注量还不到 300。
可能唯一能够来的原因是我最近刚好在豆瓣阅读连载了一篇小说,叫《这里没有善男信女》,这是我第一次写小说,说的都是我工作几年听到的憋在心里的八卦故事还有很多吐槽。竟然挺受欢迎,写到了首页热度第二名,我自己也很惊喜的。
我的小说和今天的主题有一个相关之处——说的都是都市,聚焦的也都是女性 。因为我上研究生就在北京了,我对北京的印象很大程度决定了我对社会这个词的印象。这个城市对于年轻人而言,在爱情上是真心难寻,在事业上是追名逐利,这其实也是我小说笔下那些男女的写照。
我刚毕业的时候选择做律师,也是抱着一个追名逐利的想法去的。 很多人问你为什么要做律师,我当时的答案就是工资高、体面、出入最高级的写字楼,每天西装革履谈笑风生。
而且那时候我做的是娱乐法,刚毕业刚好是娱乐产业最发达的时候,每天给吴亦凡杨洋改合同,新鲜的八卦第一手知道。对接的也是一些跨国公司,经常跨国电话会什么的,按小时计费,一小时收费 2500 块。那时候会有一种自己是弄潮儿的错觉,但这种幻觉对刚毕业的少男少女而言真的特别致命,每天都热血沸腾的。
但律师这个行业,说白了,赚的是辛苦钱。时间就是唯一的成本,所以律师表面上是 996,背地里都是 007 的。
我记得我最狼狈的时候是刚毕业的时候去看房,接着客户电话找我,然后我就在大街上立刻蹲下,掏出电脑开了热点迅速看一个合同。 这个在律师圈里是常态,吃饭的时候、度假的时候、过年的时候,任何时候,都是要带着电脑的,随时一个活过来就得找到人。 这是服务行业的基本要求。 我干了两年吧。 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我没怎么见过夕阳。
国贸的律所基本都是那种,外面一圈,有窗户的,那是最好的位置,全都隔出来了做成合伙人的办公室,或者会议室。只有里面一大圈,看不见窗的,用小格子间隔出一个个工位,是普通律师坐的地方。我们只有偶尔去合伙人办公室开会的时候,才能看一看蓝天。


那一天我就突然意识到了,我好久没见过下午三四点钟的天空了,我也从来没有见过夕阳了,因为夕阳下山的时候我不可能下班的。


可能特别矫情,但我从那时候开始意识到,我或许不是适合过这种忙碌精英生活的人,我对这个行业没有热爱,也没有信念。我当初想要步入这个行业真的是因为它足够光鲜。但光鲜是非常表面的东西,是用来满足世人的眼睛的,它满足不了我的内心。
我因此还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剖析过我自己本身,比如我父母还有我的七大姑八大姨,都是南方小城市里的公务员。我从小理解的生活,就是父母中午会回来做饭、睡觉,然后下午再去上班,早早下班回家了,他们会一起吃饭,然后手拉着手去附近散步,回来看电视,早早睡觉。
这是我小时候脑海里对成年人生活的全部理解。

我会觉得生活,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有看夕阳的时间,还有和爱人散步的时间。这些东西可能对于别人无所谓,但对我来说,它们应该是我人生里很重要的一部分。


所以那时候我开始有一个基本的想法了,就是我明白了我想要的是什么样一种生活。或者确切的说,我不想我的人生里只有工作,我想要那种,属于我的,真正的生活。
我就开始重新思考我的职业规划。但可怕的是,就在我动摇要不要做律师的时候,律师行业突然开始涨薪了。而且如果我不做律师了,我唯一的选择就是去做法务,或者考个公务员。
而在我这个年纪,一旦选择了做法务、考公务员这条道路,就意味着,你彻底和律师生涯 say goodbye 了,因为律师是站在一个高强度、时刻要保持紧张、对最新法律、政策都能及时了解的一个行业前沿这么一个位置,而法务和公务员可能就意味着你以后只做这么一摊事就行,你的脑子会变慢,会慢慢失去你的先进性和竞争性,是一眼就能望到头的这种养老划水的岗位。
一边是高薪不喜欢,另一边是闲适没前途。我当时一直在纠结,终于有一天,我抑郁了。
现在说起来有点好笑,但当时真的是很痛苦,每天睡不着觉,我有个男朋友,平时我表现一切正常,他完全觉察不出来我有问题,但我都是每天等他睡着了以后我开始哭的,就是觉得日子不能更差劲了,我在北京待不下去了。然后我那时候也不敢去看心理医生,因为我很担心医生一针见血地骂我:你就是懦弱!你适应不了律师这样高强度的工作所以要逃跑!逃去做一个废柴!
每天都很沮丧,早上也不想起床,因为不想迎接新的一天。每周一对我来说是最可怕的,就是有一天周一上午我在化妆准备去上班的时候,我男友突然问我:「为什么叹气?」我当时一愣:我自己都不知道我在叹气。
那时候我对工作已经到了极度的排斥。后来有一天,我半夜在床上哭的时候,我想如果能得绝症就好了,这样我可以名正言顺去死了。
那时候我真的被这个想法吓到!我就想,不行,我得去医院看看,寻求一下治疗。去医院检查了一下发现自己已经是中度抑郁了,还能抢救,医生给我开了药。
收到诊断报告的时候,我反而挺轻松的,因为我可以承认我是真的病了,我不快乐是有原因的。抑郁症,听起来还挺高贵冷艳的。我告诉自己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让自己恢复健康。
所以我就想怎么能让自己开心。
其实一直有一种说法,就是说当薪水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它就不仅仅是你工作的报酬了,还包括你的一部分精神损失费。

我一直特别理解挣钱多的白领特别爱买奢侈品,就是当你连续几个通宵加班回家瘫在床上的时候,人真的超级脆弱,唯一能安慰你的就是买买买。所以我一直认为,律师的很大一部分工资,是老板用来让你买东西安慰自己被工作践踏的内心的。
但那时候我发现,我买什么都不能让我开心了。唯一能让我开心的办法,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就是不挣这个钱。
后来我真的就辞职了。尽管我辞职的时候很多律师跑来说:「你太勇敢了吧!」「你竟然敢去做法务啊我的天!」其实我心也是很虚的。但我收拾包袱滚蛋的时候我真的特别开心!那时候,我虽然不知道我想要什么,但我真的确信了,我不想要什么。
我觉得这已经是一个成就了。就鼓起勇气告别错的选择,是属于我 27 岁的最大成就了。
我当然不是说追名逐利不好,名利是非常实际的东西。但这里的一切欲望都是明码标价的,比如我想从律师做到合伙人,那我的代价就是在年轻的时候把我全部精力、身体健康、时间都投入到这个方向,去奋斗二十年,一定能奋斗出来的。

北京这个地方很残酷但是也很公平,付出了足够的代价就会有回报。关键是你想不想付出。


我当时的答案就是,我不想在这条道路上付出。因为我只是普普通通地渴望名利,我不是全心全意地想要得到名利。我不愿为这条道路买单了。
就是你很难在年轻的时候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如果有这样的人,他们真的太幸运了。我和大部分的人一样都是随波逐流的,去迎合追寻世俗的标准,忘记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内心也确实没有什么声音,所以只能去尝试,努力告别错的,才至少有可能和对的相逢。
然后就是我做法务了,我们公司真的挺好的,文艺又小清新,是千里挑一的 955 的互联网公司。 因为我后来再找工作的要求就是不加班,我要有自己的生活。 下班我可以不背电脑回家,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请假了就是请假了,没有谁的信息必须回。
我真的,再也不抑郁了。很神奇。所以网上有个段子,说一个人和精神科医生吃饭问,现代人为什么都有一些精神问题?医生说是因为工作,大部分精神疾病在辞职后都能好转。真的特别有道理。
我做法务后每次和律师前同事们吃饭,他们问我你最近怎么样,我永远都是:太棒了!我觉得我特别幸福,当然挣得比律师少多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