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考数学左老师
我是一名中学数学教师,喜欢高考研究.每天我会和朋友们分享一篇好文,内容涉及考试提分办法,高中生学习习惯,数学方面的知识体系、规律总结,还有高考政策解读,青年心理状态等,不整虚的高大上,但求实用能提分,全原创.高考路上,老左伴你同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高考数学左老师

一语点醒梦中人,点差法也有大用!

高考数学左老师  · 公众号  · 初高中  · 2019-10-25 21:03

正文

订阅我的网课《圆锥曲线要你命》的读者朋友,很多都是教师同行,有些甚至是业内大咖.


比如,我昨天更新的内容《点差法的优势与局限》,微信昵称为“北冥有鱼”的朋友就写下了精彩的评论,一看就知道是行家里手.

1
点差法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


大家知道,点差法在处理某些涉及弦中点的问题时,往往有奇效.


点差法,又称为代点作差法.


我在课程里介绍了点差法的实操、椭圆垂径定理、结论的记忆方法、双曲线的推广结论(尤其还适用于渐近线)、高考实战栗子、点差法的优势与局限、点差法的易错点等.


其中,有一段我对点差法的评价.


千万不要以为点差法无所不能.我们只能说,在特定条件下,点差法能够降低一点运算量.在小题中,能够迅速建立弦的斜率与中点的关系,仅此而已.


我这样讲,着重是要破除部分学生对点差法的神话——以为点差法是灵丹妙药,以为从此可以逃脱联消判韦.


但是,“北冥有鱼”比我站的角度更高.


他是这样留言的:
点差法最大作用是可以对椭圆上任意两点的斜率进行结构重组,相当于运用了点在曲线上这个条件,应用还是挺广泛的,尤其是处理斜率问题.


的确,他说的很对——点差法厉害在于结构重组,这是真正的教师视角!


2
调结构、结构重组

举一个栗子来说明点差法对于结构重组的意义.


本题解法众多,咱们从点差法对斜率重构的角度尝试新解法.


直线AB的斜率为-0.5,则CD的斜率也为-0.5.但是A,B是定点,C,D为动点,显然应该从C,D入手.


CD的斜率有两种表示:

一种就是用两点坐标表示的斜率;一种就是用点差法表示的斜率.


我们把这两种结构都用上,就会产生神奇的效果.



调结构是不是点差法的高级用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