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周刊  ·  靠手机带娃的年轻父母们 ·  5 天前  
新周刊  ·  李雪琴:换个方式“成为”母亲 ·  1 周前  
三联生活周刊  ·  你的大脑,30岁就开始退化了?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生活周刊

聆听王小波:一个特立独行的时代符号

三联生活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17-04-06 20:59

正文


我们为什么要读文学?这似乎是一个不言自明的话题。作家龙应台曾把文学比作湖面上白杨树的倒影,这个倒影,你摸不到它的树干,但微风吹起时、夜里月光浮动时,倒影会呈现出意想不到的美感。这种不同的观感,也像是文学带给人们的美妙体验。




我相信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经历:傍晚时分,你坐在屋檐下,看着天慢慢地黑下去,心里寂寞而凄凉,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当时我是个年轻人,但我害怕这样生活下去,衰老下去。在我看来,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

——《沉默的大多数》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对微博、微信的过度依赖,使得人们获取的信息越发碎片、同质,文学似乎在慢慢被遗忘。


美国著名批评家J.希利斯·米勒在他的小书《文学死了吗》中,谈到在数字化、快餐化时代里,文学消失的危机感,快速更迭的新闻媒体传播慢慢挤占了原本文学的空间,使得文学越发边缘化。



于是对大部分人来说,静静坐下,读一本书,已经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


一个人倘若需要从思想中得到快乐,那么他的第一个欲望就是学习。

——《思维的乐趣》


读书是个孤独的行为,它可以培养与自己独处的能力。阅读好的作品,是一次与自己、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也是一个洞悉自我、观察世界的方式。卡尔维诺在我们《为什么读经典》中说:“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自己以遗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象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


假如你真正爱过书的话,你就会明白,一本在你手中待过很长时间的好书就像一张熟悉的面孔一样,永远也不会忘记。

——《爱你就像爱生命》


不管以何种方式,文学可以唤起一代人的记忆。在过去的90年代里,王小波作为一个时代里特立独行的存在,通过直白坦荡的文字,极端舒展的生命,让我们看见更贴近生存本质的一种现实。

如果我会发光,就不必害怕黑暗。如果我自己是那么美好,那么一切恐惧就可以烟消云散。于是我开始存下了一点希望——如果我能做到,那么我就战胜了寂寞的命运。

——《黑铁时代》


在即将到来的王小波逝世20周年纪念日里,《三联生活周刊》旗下新媒体品牌“松果生活”以“王小波与逝去的90年代”为主题举办“LIFE+生活家演讲”



▲演讲概念宣传片


邀请社会学家、性学者李银河、作家梁鸿、文学研究学者杨早、剧作者李静,在他离开20年之后,一起回顾那个匆匆而逝的90年代,谈谈文学之于生活、之于生命的意义。鲁豫作为活动主持人,将带领观众与演讲嘉宾一起共同重温王小波。


点击图片 参加“LIFE+”生活家演讲

☟☟


🎙️

王小波与逝去的90年代


李银河

社会学家、性学者


为什么要读文学

 

我现在每天的生活就是三段论,上午写作,下午读书,晚上看电影,把时间分成三段。最近有在看木心的《文学回忆录》,书上都画满了,我一般来说有点感触的会画一道做做记号,这本书上我简直都画满了。


我也不是中文系毕业的,初中只上了一年就文化大革命了,那时候赋闲在家,全凭自己的喜好看书。就按照世界文学史所有的能找到的世界名著挨个看,从古希腊神话开始,特爱看。那个时候也就20岁左右,也没有太深刻的理解力,但是你看了很多名著以后,对美的感知在慢慢发生变化了。


读文学有两个好处,一个是基本的审美,知道什么样的东西是美的,什么样的东西是丑的;第二个是得到一种人生观,你怎么看待生活和世界,怎么看社会和人性,都可以在读世界名著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学到了。



王小波和90年代

 

我跟小波1988年以前都是在国外,回来就是90年代,在此之前很多文学不是纯文学,带有意识形态特征,80年代的伤痕文学,是把意识形态反过来,后来王朔的东西也有点像把意识形态拆解了。从90年代开始,尤其王小波开始,有点纯文学了。不在意识形态上说话,写了一些永恒的主题,开始真正写爱和人性的东西。






梁鸿

作家、学者


为什么要读文学

 

文学可能是人类心灵中最柔软的部分,但也恰恰是这样,这些柔软的部分使得我们能够去抵抗那些坚硬和残酷的东西。文学通过对世界的描述,对于世界的内在反应,也赋予了生命某种意义,哪怕是最微小、最卑微的生命,让我们意识到个体的重要。


另一方面,文学也是在建构一个世界,依靠情感、人性来建构,恰恰能与政治或者某些更大的东西形成某种张力。


人一生中总会读很多书,总有一些好书让你念念不忘。我记得十四五岁时,读托尔斯泰的《战争和和平》,是在一个春天,当看到主人公躺在地上看蓝天和白云的描绘,突然在一刹那,我有一种永恒的感觉,对生命的珍惜,世界的美好、残酷,特别清晰地感受到,好像整个世界流入到自己的心里面。那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感觉。


王小波和90年代

 

90年代文学其实从整个来说是非常活跃的,从大的文学氛围而言,体制刚刚开始松动,文学创作的样态, 包括叙事、语言、世界观,都是在晃动的,在这样的晃动中可能会出现新的美学。像王小波,后来也是辞职变成了一个自由创作者,这种身份的变化在某种意义上具有某种象征性,有一种独立的思考的可能和空间。


杨早

文化学


为什么要读文学

 

文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与生俱来的一个东西,跟人的本能有关。一个人看到美丽的东西会赞叹,在悲伤的时候会咆哮,在哀恸的时候会哭泣,任何时候都会有表达的需要,这种表达的需要,如果一个人表达就无所谓,但是当人类组成社会以后,表达这个东西就会显示出它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层次性。这个时候文学就这么产生了。在人本能的表达中,文学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为什么一般的人都觉得文学无用?像今年很火的诗词大会,好多人突然听到一些词句,觉得特别美,就像隋炀帝说的,“虽不识字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语”,天生的好言语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你可能自己说不出来。像这样一个东西如果被表达出来了,你会马上感觉到说,这个人替我表达了心中所想。本来我内心的感受是比较粗糙的,被语言给精致化了,这种时候会感觉到极大的愉悦。


王小波和90年代

 

90年代其实是文学的一曲挽歌,可以称为挽歌时代。我觉得王小波和汪曾祺的去世挺有挽歌意义的。基本上90年代之后,我们需要重新面对不一样的文学,需要重建、发明文学,我们需要面对一个同样叫文学,但是内涵可能已经完全不一样的东西。虽然很多作家还在写作,但人们的阅读,整个文学的生活,社会生活里的文学元素已经不一样了。

李静

剧作者、文学批评家


为什么要读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狄德罗有一句话说的是,悲伤使人更像人,那么我套用这个句式,觉得文学会使人更像人。


没有文学的话我们就只生活在当下,会被自我所局限,因为阅读了文学,尤其是经典的、好的、伟大的、杰出的文学,它会使我们更超越当下,超越自我,会获得更广泛的视角去看待世界。文学使人获得更多地同情他人,理解和爱,文学最重要的性质就是,它能感人、动人,它的情感性,它没有什么功利的功能。


王小波有一句话说,他说我总觉得文学应该制止这个社会更加无趣,它是一个有趣的、开放的空间,它制止人类变得无趣。


王小波和90年代

 

90年代文学是从80年代的理想主义高潮跌落下来的一个年代。和2000年之后相比,它是一个链接点,文学从80年代注重形式探索,转向了更加世俗化、通俗化的过程。现在回看90年代文学,有一些个别的作家、作品是非常突出的,比如王小波是90年代文学名副其实的另类,他的文学创作风格、思想都是在当时主流文学之外的。


因为王小波的存在,使得90年代文学有非常值得留恋、辉煌的时刻。他的确在当时,属于文坛外高手,这个称呼也是喜欢王小波的文坛外的人给的一个命名,也说明了当时文坛的状况。


演讲场地:天桥艺术中心中剧场


点击图片 或长按二维码

参加“LIFE+”生活家演讲

☟☟


您也可以选择从天桥艺术中心东售票厅或者PC官网搜索活动名称直接购买。


移动端购票流程


1、点击链接跳转天桥艺术中心售票页面(如遇网站bug,可退出重新进入);

2、注册会员;

3、点击购买,输入基本信息和邮寄地址;

4、购买成功。

- END -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演讲门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