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林海东
今天(
11月6日
)最大的事情,当然是美国大选,但抢戏的人还是有。为了把事情理得更顺一些,还是按时间顺序来说。
1、朝鲜11月5日早晨从黄海北道沙里院一带向东海方向发射了至少七枚短程导弹,疑似600毫米超大型火箭炮。
但截至本文发稿时,朝媒没有报道这件事情,仿佛它根本没发生。一般来说,这种情况约等于部队日常训练,但在美国大选当天搞这种事情,情况就不能按一般规律看待。我还是保持
昨天文章中的看法
,朝鲜的目的是吸引注意力为主,影响美大选未必。
2、11月6日,朝媒报道了
崔善姬11月4日会见普京
的消息。虽然也是极简版,但比俄方的报道还是要详细些——①崔善姬转达了金正恩对普京“真挚的同志问候”;②普京请崔善姬转达他对金正恩的“亲切问候”;③“双方就不断加强和发展两国关系的诸多事业进行良好谈话,并再次确认了进一步巩固提升到新的全面发展轨道的朝俄友谊的意志”。
这大致体现了朝俄双方关系提质升级的“千真万确”,但是否讨论朝军参战的事情,还是黑不提白不提,继续以模糊态度保持悬念。在我看来,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美国大选结束后,朝俄应该对朝军入俄的事情有个比较明确的说法了
。
顺便提一句,俄罗斯联邦委员会(
上议院
)今天批准了朝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然后普京在相关文件上一签字,俄方的批准程序就结束了。接下来,双方换文,条约正式生效。
值得注意的是,当地时间11月5日,俄副外长鲁登科对俄联邦委员会国际事务委员会强调,
朝俄条约不仅没有规定组建军事同盟,而且也不威胁任何第三方
。从鲁登科的表态看,朝军是否参战这事儿,其实仍然是悬念。
3、但乌克兰不这么看。当地时间11月5日,泽连斯基表示(
下图
),乌军与朝军首次交战。他说,这揭开了“世界不稳定的新篇章”;他强调,全世界必须与乌克兰一道,尽一切阻止俄罗斯扩大战争的企图,必须努力确保俄方企图失败,确保击败俄朝。
泽连斯基这个表态很有代表性,强调双方“首次交战”,意谓形势紧急、火烧眉毛,把继续支援并解除武器使用限制的紧迫性提得更高。
泽连斯基以乌克兰总统身份“确认”乌军与朝军首次交战,这让有些人很兴奋,以为朝军终于动手了。但问题是,①泽连斯基“确认”的并非什么新消息,而是重复了乌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反虚假信息中心负责人科瓦连科和乌国防部长前一天的说法,即“朝军在库尔斯克与乌军首次交战”,但如他的两位属下一样,泽连斯基还是以说为主,就是不肯拿出足以证明乌军与朝军交战的证据;②“首次交战”的说法一出,间接证实乌方此前释放出来的那些“朝军参战”以及伤员、俘虏、军人身份证之类消息都是瞎掰。这可不像
丹东草莓
熟了那样看得见、吃得着。
4、当地时间11月5日,美媒NYT援引一名匿名乌克兰官员和一名匿名美国高级官员的话,为乌方的上述说法背书。这老二位都说乌军与朝军交战了;其中,①匿名美国官员说,朝军大量伤亡;②匿名乌克兰官员则说,双方接触有限,朝军可能在试探乌军弱点;③这位乌克兰官员还说,朝军与俄军810海步旅一起作战。
来自美乌的两位匿名官员,说法有相同点,但差异还是比较大。其中,匿名乌克兰官员更谨慎些,话没说死,毕竟①如果“朝军大量伤亡”得拿出点儿实锤来,“接触有限”则不必;②提810海步旅则可进退有度,进则是朝军,退则是布里亚特一般兵。这位乌克兰官员的表态,显示的还是情报战、心理战特征。
5、当地时间11月5日,乌克兰记者安德烈·察普连科在他的“电报”频道里发布视频(
下图为视频截图
)。视频显示,疑似朝鲜士兵在树林中训练。察普连科说,这是库尔斯克地区的第一批朝鲜军官,疑似在俄罗斯教官指导下训练地雷相关科目以及俄语。
察普连科发布的视频,大概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出现人物最像朝鲜人的。但问题是,无法确认这里就是库尔斯克;当然,发什么由他,信不信由你,仍然还是情报战、心理战的特征。
6、美国大选大局已定,截至本文发稿时,特朗普方面宣布胜选的集会正在进行中(
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