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是甜味的直接来源,它不仅能让食物更为可口,同时也是身体的重要能量来源。而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奶茶、蛋糕亦或是可乐都含有大量的糖分,给我们带来“甜”的感受。
但正所谓“过犹不及”,研究表明食用过量的糖会增加身体的健康风险,高糖饮食会导致肥胖、胰岛素耐受、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和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并加速人的衰老和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
2020年10月28日,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和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在
Science
子刊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杂志发表了题为:
Dietary simple sugars alter microbial ecology in the gut and promote colitis in mice
的研究论文。
研究团队研究了
高糖饮食对小鼠结肠炎的影响
,
并发现在结肠炎诱导前或诱导后给予高单糖饮食会加重小鼠结肠炎。这种作用是通过
改变肠道菌群
,
破坏肠道保护性黏液屏障来介导的
。
在西方国家,
结肠炎
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它可引起持续性腹泻、腹痛和直肠出血。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数据,患有
炎症性肠病
(IBD)
的美国成年人数量从1999年的200万跃升至2015年的300万,并且结肠炎也开始出现在儿童身上。
虽然
炎症性肠病
(IBD)
的病因大多是未知的,但是鉴于这种疾病在西方国家十分普遍,科学家们推测西式饮食——
高脂肪
、
高糖
和
动物蛋白
——可能是
炎症性肠病
(IBD)
发病的风险因素。
实际上,已有研究表
明高脂肪饮食会引发炎症性肠病
(IBD)
,
但糖对炎症性肠病
(IBD)
的作用仍有待验证。
值得注意的是,糖,尤其是在20世纪60年代食品工业开发的高果糖玉米糖浆中的
葡萄糖,被认为是诱发炎症性肠病
(IBD)
的主要怀疑对象,高果糖玉米糖浆被开发后广泛应用于软饮料和其他食品中,与此同时,西方国家的炎症性肠病
(IBD)
发病率有所上升,尤其是在儿童中。
在这项研究中,
研究团队探究了
葡萄糖
和
果糖
等单糖对野生型和IL10−/−小鼠
(更容易患结肠炎)
的结肠炎发病的影响
。
研究人员发现,
如果事先给予小鼠高糖饮食,那无论是药物诱导结肠炎的野生型小鼠,还是遗传上容易患结肠炎的IL10−/−小鼠,其结肠炎症状都会更加严重
。
紧接着,研究人员通过基因测序技术来确定
小鼠接受高糖饮食前后大肠肠道菌群的数量和类别差异
。
他们发现,经过7天的高糖饮食后,那些
被喂食蔗糖、果糖,尤其是葡萄糖的小鼠的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出现了显著变化
。
其中,一些常见的、被认为对身体有益的细菌,
如乳酸菌,数量
显著减少;与此同时,一些已知的、能产生黏液降解酶的细菌,如阿克曼氏菌
(
Akkermansia muciniphila
)
,数量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