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城乡金融报
全国性金融行业媒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记录者、传播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疆生态环境  ·  新疆克拉玛依:成群鹅喉羚雪中撒欢 ·  8 小时前  
波纹的低风险杠杆  ·  20250205 越看越凉的古茗 ·  3 天前  
波纹的低风险杠杆  ·  20250205 越看越凉的古茗 ·  3 天前  
小小牛财经  ·  收评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城乡金融报

2024,金融助力“三农”好“丰”景

中国城乡金融报  · 公众号  ·  · 2024-12-19 17:00

正文



丰年处处人家好,随意飘然得往还。


秋收冬藏又一年,让我们一起盘点2024年丰收成果:全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 1.4万亿斤 ,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规模超过 3300万人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 6.3% ,农业绿色发展指数提升 2.71个百分点 ……大国“三农”,硕果盈枝,气象万千。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乎全局、关乎根本、关乎长远。我国金融机构胸怀“国之大者”,强化责任担当,切实加强对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支持,让一汩汩 金融“活水”流淌在沃野之上、山乡之间,添彩乡村振兴壮美画卷。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金融机构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 51.13万亿元 ,同比增长 10.8% ,增速比各项贷款高 3.2个百分点


守牢底线 农业强国基础实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必须牢牢守住的底线。 从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到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对“两确保”提出明确要求,足见其重要意义。


粮安天下,农强国强。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农业强国的中国特色, 首先就是要依靠自身力量端牢“中国饭碗”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离不开充足有力的资金支持。今年以来, 中央财政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现全覆盖,提高了小麦、早籼稻最低收购价 ,有效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助力端牢“中国饭碗”亦是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年初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发挥 货币政策结构优化作用,积极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对涉农领域的信贷投放。今年8月,中 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 《关于开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加强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专项行动的通知》 ,“实施金融保障粮食安全专项行动”位列五大专项行动之首。各家商业银行积极响应,迅速部署,持续强化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金融支持。


从春耕到秋收,从种子到耕地,一年来,围绕粮食生产重要农时、重点领域,金融“粮”策频出,持续添力。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先期安排2000亿元信贷资金专项用于今年秋粮收购。

农业银行 创新推出“良田贷”“农机贷”“粮农e贷”“智慧畜牧贷”等产品和服务方案,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供相关领域贷款余额超1万亿元。

工商银行 发布保障粮食安全“丰收行动”方案,未来5年投放不低于1万亿元信贷资金,助力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


▲农行福建分行工作人员走访当地养殖户。


“真的非常感谢农行,他们用制度创新为我们送来‘真金白银’。”广东某海洋生物公司相关负责人兴奋地说道,“有了这笔贷款,我们可以进一步扩大产能,加快建造新一代海洋牧场养殖装备。”

12月11日,农业银行广东珠海分行海洋支行正式揭牌营业,成为珠三角地区首家海洋支行。该行办理的首笔业务,就是为上述公司发放珠海市首笔海洋牧场装备抵押贷款1000万元。


今年,“大农业观”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要 “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多渠道拓展食物来源” 。金融机构加快产品创新,资金供给及时到位,为“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奶罐子”注入新活力,着力在更高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024年,是党中央在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设立五年过渡期的第四年。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三农”工作的底线,事关农业强国建设成色。


“农行给我贷款,让我买了人生中第一辆大货车,今年收入肯定比去年多!”卓玛邓增黝黑的脸上笑容灿烂。卓玛邓增曾经是西藏昌都市类乌齐县的贫困户,他努力学习驾驶技能,加入当地的运输队,通过勤劳双手实现脱贫致富。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如今,在农行“惠农机械担保贷款”的帮助下,卓玛邓增购买了大型货车,加入川藏铁路某段运输项目,有了稳定可观的收入。


在金融倾力帮扶下,越来越多的“卓玛邓增们”过上幸福生活。


在塞北瀚海 ,农业银行与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创新推出“金融村主任”服务模式,将定点帮扶“责任田”打造成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示范田”。

在巴蜀大地 ,工商银行发布“兴农撮合”帮扶行动方案,让更多脱贫地区“土特产”走出大山。

在雪域高原 ,邮储银行西藏分行为农牧民发放“线上信用户贷款”,加快改善脱贫地区发展和生活条件。


▲农业银行定点帮扶的茶叶基地。


集帮扶之智,聚金融之力,绘振兴之景。


一年来,金融机构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不断提高金融帮扶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截至今年9月末,全国扶贫再贷款余额为 901亿元 ,累计新增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 414.73亿元 ,惠及脱贫户超 93万 。今年,全国脱贫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已从2021年的14051元增加到2023年的 16396元 ,在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的 25个省份 超六成 监测对象已经消除返贫致贫风险,脱贫地区内生发展动力不断增强,真正实现了“扶上马,送一程”。






万千蝶变 乡村和美活力足



农村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家园。把农村建设得美好,农民群众才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将“千万工程”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标题,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再到我国迎来首部关于“千万工程”的专项法规…… 一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成为重要实践,万千乡村成为中国梦升腾的地方。


金融机构按照《关于开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强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积极实施 金融服务乡村产业发展、金融支持乡村建设、金融赋能乡村治理 等专项行动,紧扣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强化金融要素保障。在金融“活水”持续灌溉下,乡村振兴的故事不断上演。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湖北咸宁嘉鱼县,十里蔬菜长廊连绵成片。农业银行为湖北金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及旗下合作农户提供充足资金,助力研发推广国产甘蓝新品种“思特丹”,让嘉鱼县成为“中国甘蓝之乡”。前不久,一箱由甘肃天水麦积区发往重庆的花牛苹果,成为今年全国发送的第1500亿件快件。甘肃银行创新研发了“惠陇通”“果商贷”“果农贷”等信贷产品,助力当地打响“中华名果”品牌。


2024年11月4日,湖北咸宁嘉鱼县潘家湾镇蔬菜长廊。


放眼全国,从陕西的木耳到广东的荔枝,从新疆的葡萄到山西的黄花……金融机构积极学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化融资模式,综合运用信贷、债券、股权、租赁等多种融资渠道,助力乡村产业蓬勃发展。目前,全国累计培育乡村特色产业专业村镇 4068个 ,实现总产值 9000多亿元


生态振兴是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每逢假期,坐落在安徽黄山歙县新安江畔的九砂村、漳潭村就会迎来一波又一波游客,小渔村顿时热闹起来。农业银行率先制定金融支持徽风皖韵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千万工程”行动计划,并以“串珠成链”金融服务模式,助推歙县古村落保护和人居环境提升,让九砂村、漳潭村从“靠水吃水”到改善人居环境、发展乡村旅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4年11月9日,安徽歙县鱼梁坝,民间手艺人制作徽州鱼灯。


“千万工程”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成为展示美丽中国的“金名片”。金融机构积极开展金融支持乡村建设专项行动,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生态文明建设金融支持,出台专项服务方案,支持村容村貌提升,一个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涌现。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一年来,金融支持用心用力用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建设,展现更多活力,带来更多精彩。今年前三季度,全国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达 22.48亿人次 ,同比增加 15.5% ;接待总收入达 1.32万亿元 ,同比增加 9.8%






惠农富农 可感可及信心强



农者,天下之本。 “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让农民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 今年9月,在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的问候话语温暖了亿万农民的心。“大国小农”是国情农情,重农强农惠农富农,就是要切实增加农民群众可感可及的幸福感。


翻看中国经济“三季报”,两组数据表现亮眼:今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16740元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快于城镇居民 2.1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13839元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快于城镇居民 1.4个百分点


两个“快于”,折射出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共同富裕加快推进。作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城乡融合发展的强力引擎,商业银行强化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金融保障,支持县域城乡融合发展,让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新农人”拓宽“兴农路”。 “这是‘丰都牛肉’,现在下单,马上发货!”重庆丰都县三建乡直播孵化基地里,廖丽娟对着镜头热情地吆喝。农业银行重庆丰都支行30万元“新农人贷”,帮助她返乡创业,开展电商直播。如今,她的电商直播团队越来越大,店铺年均收入超500万元。


▲廖丽娟推荐农产品。


文体盛宴轮番上演。 夜幕未至,球场内已是人山人海。随着哨声响起,由农业银行赞助的大地流彩·2024全国乡村篮球(村BA)文化展演活动在福建晋江正式开赛。“现在村民参加、参与篮球赛已经很常见,村篮球场成了全村最热闹的地方。”当地村干部介绍。今年以来,“村BA”“村超”“村晚”在全国各地轮番上演,“村”字号IP火爆“出圈”。一场场文体盛宴,让农民登台做主角,精神生活更加充盈。


文明新风处处涌动。 一大早,四川遂宁印花村的村民们说说笑笑,朝党群服务中心走去。村里即将公布每月一次的“一长五联+积分制”评比结果,为排名靠前的村民发放“建行生活”消费券。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也是金融服务的重要锚点。农业银行推出“农银惠农云”平台,研发乡镇治理等场景;工商银行打造“乡村治理星级积分平台”……金融服务与弘扬和培育良好家风乡风相融合,让乡村处处涌动着文明新风,让村民们的生活更加文明和谐。


▲贵州省黄平县学坝村村民办理积分兑换。


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为了让亿万农民群众生活得更美好。一年来,金融机构锚定农业强国目标,畅通金融血脉,倾斜金融资源。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多家银行涉农贷款实现增长。


工商银行 涉农领域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水平; 农业银行 县域贷款新增9563亿元,增速高于全行1.73个百分点。

中国银行 涉农贷款余额超2.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8.68%。

建设银行 丰富涉农信贷产品体系和金融服务场景,涉农贷款余额达3.35万亿元。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沃野千里,山乡巨变。回首过去一年,从白山黑水到南海之滨,从中原腹地到塞上粮仓,一帧帧鲜活画面为“三农”发展写下生动注脚,汇成富民产业蓬勃发展、和美乡村多姿多彩、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喜人风景,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农业强国,阔步向前。踏上崭新征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金融机构将持续添力,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助力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把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继续绘就万水千山的壮美画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