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系统终将进化到下一个阶段,
哈希环算法就是个例子。即使现在的网络带宽也可以让分布式系统信息传递良好
,
更何况随着哈希法的继续进化
,
一定也会深深的影响网络技术本身的进步。
可以预见的是软件正在吞噬世界的观点正在被证实
,
硬件环境的白牌化和趋同性正在悄悄的加速
,
随着软件本身的社会意义不断上升
,
未来
DRM
和
UEFI
也挡不住用户自由的选择
,
企业一意孤行想通过技术垄断来独吞利益蛋糕已经不再可能
,
有眼光的企业就需要顺应自然进化规律
,
让用户共同参与其中
,
这样会带来更好的社会契约形象和企业形象。
用户对新技术的选择和使用大多不会拜托一下两种假设
:
第一用户参与之后容易有一种成就感
,
投入的经历会产生心理上的亲近
;
第二用户熟悉掌握和理解了之后会更有控制感和安全感
,
避免技术陌生带来的心理恐惧和抵触。
很多时候人处在学习区更容易带来兴趣和快乐。
社区里好软件大多都是这样的
,
用户存在一种习惯养成曲线
,
微软能普及就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盗版产生的习惯效应
;
用同样的视角看
Python
的成长以及
Golang
的快速发展也是类似。
首先很多人共同参与让一个系统变得越来越能吸纳新的包和库
,
另一方面普通用户层因为可以自由使用和研究开始逐步形成使用习惯。技术需要流行
,
首先是一套可行的自主方法
,
本地化功能的增强
,
也更有利于技术的普及。
所有试图以阻碍技术进化和发展的专利都是为了既得利益绑定
,
比如
DRM,
再比如
UEFI,
这些所谓的设计本身就是一种试图进行既得利益垄断的不正当技术垄断
,
虽然他们宣称的是为了解决技术问题
,
但所有人都知道
,
这些玩意阻止硬件上自由安装其它操作系统的作用要大于其它所谓的技术改进。
这让人很容易就想到了当年
DVD
搞的那个所谓的区域码
,
回头看起来
,
这样的设计现在看起来是多么的愚蠢
,
因为技术的进步让
DVD
也成为了历史
,
然而为那个所谓的区域码投入的研究费用倒是不如花在真正能让技术进步的事情上
,
那样不是更有意义吗
?GOOGLE
不但开源了
Golang
底层语言平台
,
也开源了
K8S
架构平台。
Google
是不是已经意识到了垄断悖论不得而知
,
但就长远来看
,
技术垄断确实存在一种悖论。回头看柯达
,SCO
的专利控制很像是给自己脖子上挂上了绳子
,
越是在乎自己的既有专利
,
这个绳子套的越紧
,
最后勒死了自己。这些做法既没有得到用户
,
又在专业领域树敌无数。
反倒是真正的技术创新并将这些技术开源的
Google
带来的自然垄断
,
让这家公司一路高歌猛进
,
抢占市场先机。技术终归会不断进步的
,
和技术进步一同成长才是一个具有未来战略眼光的公司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专利是防守的盾
,
但真正需要的是进攻的矛。
作者介绍:云技术社区专家
解宝琦
资深运维工程师,云技术社区专家,对云和运维经常有深度思考。
相关阅读:
高端私有云项目交流群,欢迎加入!
加入中国最活跃的
kubernetes技术讨论QQ群
,加群主QQ:
502207183
,并注明城市、行业、技术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