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
“
钱币说吧
”
,再点击
“关注”
,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崇宁通宝钱,北宋徽宗赵佶崇宁年间(公元1102—1106年)铸币。乃宋徽宗御书钱之一,瘦金书隽美无比,史来泉名响亮。
在崇宁钱中,其钱背主要为光背形制,然,亦见一些背纹钱,如谱载背四出、背重轮、雨纹等,这表明崇宁钱的背式也是多种多样,且为泉界所认,各种背纹崇宁钱总的来说遗存稀少,发现偶然,均难得一见。
近年,愚就曾猎获一品十分罕见的崇宁通宝背纹钱,今日特将其拍照发将上来,孰是孰非,则结合钱品实物来做一番赏析。
首鉴,辩锈识浆。展目本品,典型出土生坑品相,绿色之锈较重而如山峦叠嶂。曾小做清洗,然锈垢坚如磐石,洗刷仍不见多少脱落,仅去除泥浆和上面的小部分浮锈之皮。换言之,本品之锈,异常生硬,且可见皮壳锈痂坚实层覆,锈蚀对点状笔划亦见侵蚀有损。偶见轮边露铜,可察其青铜质地,铜色老熟。由此判断,其锈真实可信,不虚不妄,锈相开门。
次鉴,观铸识相。本品直径35.5毫米,重约14.08克,折五大小,相对较厚,乃崇宁通宝钱之标准尺寸和形制。其铸相规整,面窄缘细廓,方正圆矩,平坦地章,深竣字廓,穿轮亦是干干净净。是故,从铸相上判断,本品具备官炉品质,铸相开门。
在铸相上,值得进一步辨析的是,本品背纹饰十分独特,其在穿廓之外,加铸了一圈四决廓纹,类似重好。而通常的穿“重好”纹,是紧紧挨着的,也就是说,两圈之间只是一条沟堑隔开,与通常重轮一样。而本品,外圈穿廓和内圈穿廓相隔距离很宽。这除了是一个特点以外,考察其外圈形态,虽为四决,然其圈廓仍然是穿廓的形态,无非放大且中间距离相隔更宽远一些。故而,愚见以为,其仍然是“重好”,独特之处,仅仅是距离宽阔。
这种独特的四决重好纹饰,在崇宁钱中则极其罕见。然而,罕见并不等于不真实。上述已经提及,崇宁钱有多种背纹饰钱存世,故其再发现其它不同背纹饰之品就丝毫不奇怪了。因为,背铸一些独特纹饰,应该是崇宁钱的一种表现形式之一矣。
再鉴,品文识书。展目本品,无需细表,“崇宁通宝”四字,典型瘦金书书体,字形端庄隽美,布局协调,横直竖立,力道神韵彰显。一句话,书相开门。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得出本品实乃真实可信,难以置疑。仅仅以愚眼界所及,其十分罕见,其将为崇宁钱再添一独特的背纹式,颇见价值。这正是:古泉所见今难全,掘地十尺还有新。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您可能喜欢:
1.
九叠篆皇宋通宝,大珍品,价值几十万,但.....
2.
你知道吗?雍正通宝现在价值多少钱呢?
3.
即将消世的古钱币——古币大全
点个好看
让更多好友了解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