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杭州日报
《杭州日报》官方微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FM93交通之声  ·  大跳水!浙江很多人爱吃…还要继续降 ·  4 小时前  
杭州交通918  ·  疯狂反转!直冲25℃!接下来太刺激,杭州人这 ... ·  13 小时前  
杭州交通918  ·  刚刚!赢了!赢了!赢了!彻底沸腾了! ·  2 天前  
教育之江  ·  图说 | ... ·  2 天前  
教育之江  ·  图说 | ... ·  2 天前  
杭州交通918  ·  刘诗诗、吴奇隆突传消息!律师解读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杭州日报

这四位父亲在信里都对孩子说了什么?6.18父亲节,等爸爸的信,我们礼物已经准备好了

杭州日报  · 公众号  · 浙江  · 2017-06-09 15:12

正文


你有多久没有写过信了?


我们总是走得太快,

习惯什么话都手指点点就到,

却忘了停下来稍作思考,

然后认真写一点字。


哪怕只是区区百来字,

比起很快消失在手机屏幕上端的那些话语,

是否更能让TA反复品味,印象深刻?

6月18日,父亲节,

深沉的父爱,心里话用家书传递。


都说父爱如山,它是严肃的、刚强的,

与母爱表达的方式不同。
我们请平日里严厉的父亲提起笔来,

将深埋于心的父爱倾吐,跟子女说几句贴心话。


我们还为书写家书的父亲们准备了特别礼物——


  1. 一张父子(女)合影,由杭州日报摄影记者拍摄,留下两代人美好的共同回忆;


  2. 一套个性化明信片,由杭州市邮政公司莫干山路支行免费提供,将父子(女)合影印在明信片上(每个微信账号可以打印两张),寄给远方的亲朋好友;


  3. 一组爸爸的素人改造写真,挑选符合改造条件的爸爸,由微信公众号“一街拍”免费为素人爸爸进行形象大改造,酷爸、潮爸马上诞生。

先来看看 “书香门第”老爸老妈家书活动已经收到的父亲写给子女的信,请你耐心读一读。

戳上图看暖心读信视频

40年来,第一次收到父亲的信。

我们设计了一个信封,把吴鑫发寄来的信小心翼翼装好,送到他女儿沈女士手里。

她拆信的时候手微微发抖:“很激动啊,他平时喜欢写点文章,但都是集邮方面的,给我写信还是第一次。”

孩子们看到时会有什么反应?吴鑫发说:“他们看了肯定要笑。”

沈女士真的是边笑边读。

益月:

近好,近半年来,老头好像“换了人间”,变了。


老头一向守旧、保守,埋头纸质天地,默默耕耘,偶成一文,那一个个字,均是“借”你的手“敲”上去,送出去的,时而见报,老头深知:其中有你的一半也有吾的一半,二代人之间由此拉近了距离。


你总想让吾的退休生活光鲜一点,每次回家总唠叨: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何不进去瞧瞧。你购了手机,不要吾出一分钱,教我如何学用,一次二次,不厌其烦,吾也慢慢地从无动于衷开始踏入门槛,起先是看看新闻,觉得蛮有意思,后来开通微信朋友圈,在武汉厦门多年不见的朋友,仿佛就在眼前,聊天说地,乐在其中,最新信息“秒杀”就传过来了,神了,手机真好,从内心喊出一句话,表达了老头此情此境。


后来在你的指导下,老头始学微信公号留言,不用草稿,想啥写啥,方便快捷,练练脑瓜,好。当见到“恭喜你的留言入选为精选留言”时,开心又一次挂在脸上了。上月9日,在“杭州日报”微信公号留言中获当天最佳评论奖——开心再次从心底里升起,即发至朋友圈,点赞声一片,真是75岁的老头赶时髦啊。吾有时呆想:这也许是小辈对老头的一种关爱。当今的娃真能干,连拖带拉把老头拉进新时代。


著名作家汪曾祺曾说:“多年父子成兄弟。”此话的内涵至今才有深层的理解。现在娃都长大成人了,有家了,懂事了,两辈人之间的奥妙在哪里呢?老头终于如梦初醒。


写此信的目的何在,真心地感谢你,请接受老父的一份爱吧。


祝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作者

吴鑫发

下面这封家书 饱含着一位老学者的功底与深情。

《以身心安全告平儿书》,以文言文写就,文字精练,文意畅达,引经据典却毫不做作。


不奇怪,写这封家书的是杭州师范大学汉语言学者殷作炎先生。

平儿如晤。


元旦迄今,祖母入住老年病医院,家人轮班探视陪护,忽已半载。

尔于担负繁重教务之际,奔波于学校与医院间,复以祖母一度病危,心劳力疲,竟酿成驾车追尾,殃及二车。我自侧面闻知,即发微信告诫,临事务须沉着,然迄未得告事故缘由及经过,谅不欲使我惊心也。


吾辈同为幼承我炎黄传统,必欲竭慈乌反哺、羔羊跪乳之诚,自谓此身如寸草,竭诚答春晖。其间尔之所为,尤所赤诚,诚如苏辙所咏:“马驰未觉西南远,乌哺何辞日夜飞。”


晋 李密作《陈情事表》有云:“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私意此言盖尔今日之情愫乎?然每以尔之身心安全为忧,切望把持定力。


定力者,意志力,临危不乱,处变不惊之谓也。须念倘罹事故,何事得成?临窗命笔,再叙心曲,勿谓改弦更张之难能也。


父字  二零零七年五月廿三日

注: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三·慈乌》:

“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

宋 苏辙《次韵宋构朝请归守彭城》诗:

“马驰未觉西南远,乌哺何辞日夜飞?”


作者

殷作炎

下面这封信来自于杭州知名民间历史学者丁云川之手,写在端午时。

惍迈吾儿:


如见。端午临近,你公司销售业务甚忙。晚上来看望父母时说:今年端午节是奶奶九十九岁的生日,你想奶奶了,要到陵园去。妈妈说你一个人去太冷清的,让爸爸陪你去,若姑妈们能一起去,那就热闹了。这天晚上已八点多了,你还要到超市去看看公司产品的销售情况。

端午节前一天晩上八点多,二姑妈打电话来说我的儿子真好,还在剥虾仁,要做几只爷爷奶奶生前喜欢吃的菜,姑妈们都很感动,说你有孝心!明天她们要一起到陵园去,在父母亲的墓地上过端午、过生日!


儿子,你有这一份孝心,这是你感恩之心的体现。一个有感恩之心的人,就会有善心,就会做善事,不会说重话,不会伤屈人。我们家族能在杭州这座城市里生活了几百年,就是有"涵养怒中气,谨防口内言,留心忙里错,爱惜有时钱"的祖训,教育了我们的子孙后代。


同时,我也在想,是否与你工作的百年金牌老店"楼外楼" ,重视杭州的传统文化有一些关系。总之,儿子你有孝心,有感恩之心,你的教师母亲对我说:在你的身上,看到了她成功教育理念的体验!纸短情长,匆匆草就,祝你保重身体,工作顺利!父于端午之夜


作者

丁云川

下面这封信的作者叫阮成,女儿还只有5岁。他和妻子是从小在杭州市儿童福利院长大的小伙伴,现在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小家庭,还有可爱的女儿。

小雪:


我可爱的女儿,当我提笔给你写信的时候,我的脑海里不停地掠过我们在一起时的点点滴滴。


我还清楚地记得你刚出生时的情景:一头乌黑油亮的头发,一张鲜红娇俏的小嘴,一双小小的、乌溜溜的眼睛多么可爱的宝贝!你的到来,是上苍送给爸爸最美好的礼物!


慢慢地,你会坐了,会爬了,会翻身了,会迈开稚嫩的双腿走路,会张开樱桃小嘴说,但那会儿爸爸却不在你身边,因为那时爸爸在为这个家庭去拼搏。


现在,你已经是幼儿小班的学生了,在同龄孩子的身上,你的不足爸爸都看在眼里,你还需要不断地去学习和改变,爸爸一直对你很严厉,但爸爸有多无奈之举!


孩子,我希望你是个自信、善良、美丽、豁达的快乐女孩,我也相信你一定能成长为一个自立、自强、博爱、智慧的好姑娘。


不论发生什么不开心的事,我会是你最坚强的支持者,只要有恒心、有毅力,你一定会做到任何你想做的事!


努力吧,我的小天使!爸爸的爱永远在你的左右!


作者

阮成


父亲的爱如山,

看了这四位父亲写的信,

你有什么感受?

“书香门第”直抵心门的家书,等你提笔。

征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