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
1485
字,建议阅读时间
5
分钟。
路易十四常年不洗澡,戴假发、穿高跟鞋,从早上起床开始,身边就围满了人,一直到晚上睡觉,毫无隐私可言,这种生活今天看起来就不可思议,即使今天最有权势的人也不会这样过日子,无论如何都有私人空间。16、17世纪的欧洲贵族不注重个人卫生,但非常注重衣服的卫生,在一天之内会换多套衣服,但就是不愿意洗澡。
有人要问了,法国贵族不洗澡,法国的宫廷以淫乱著称于世,回到一个基本的医学问题,宫廷里的女性不怕得妇科病吗?事实上,这个时候的上层有更值得担忧的疾病就是梅毒,而梅毒在青霉素出现之前,只能用水银治疗。所以我才说,真正能体现贵族精神的其实是梅毒,从英国到法国的宫廷,都有这种病,都得了,也没啥可丢人的。
今天我们也会说“凡尔赛”,说的是一种低调的炫耀方式。原始版本的凡尔赛宫可不是低调的炫耀,是高调的炫耀。封建制本质上是一种私人的忠诚关系,路易十四时期,正是法国从黎塞留大臣的强权到君主强权的时候,这种私人忠诚关系如何体现呢?大孔代跟西班牙联手对付法国,今天看起来是叛徒,但从私人忠诚关系角度,国王只是领主,不过大一点儿的领主,他对我不好,违背了契约,我当然有理由去反抗。路易十四最终原谅了他,大孔代与蒂雷纳的组合是路易十四时代的军事捍卫者。
大孔代是最后一位标杆式的封建领主,从反叛到回归又和平降落,这是封建贵族的最后遗风。路易十四的“朕即国家”,法国完成了从封建制度到中央集权,法国国王从大封建领主到国家的代表的转型。这句话不是路易十四狂妄,代表欧洲的一种趋势。对比之下,他与康熙皇帝统治期间有重叠,康熙、路易十四都是1661年亲政,康熙1722年去世,路易十四1715年去世。康熙的时代,皇帝作为国家的代表已经深入中国人的心理,因为中央集权国家形成的太久。
路易十四建造凡尔赛宫,极尽奢侈的宫廷生活,以及从早到晚接见不同的人表示恩宠,他要达到两个目的:1. 将法国的贵族吸引到宫廷,并看管起来。就像清朝的宗室不允许离开京城,要在皇帝的眼皮底下生活,明代的藩王要么危害地方无任敢管,要么起兵造反烦不胜烦,波旁王朝的烦恼是一样的。2. 将法国的贵族以及其他的人吸引到宫廷,并且用不断的赏赐告诉所有人,国王的恩宠才是最重要的,这样,凡尔赛宫就成了政治中心。
可以这么说,路易十四要解决的问题,是同时代的清朝康熙早已解决的问题,那就是从权力的私有化到权力的公有化,君主是公权的符号,是国家的代表。凡尔赛可不是今天我们理解的“无意之间的炫耀”,路易十四利用凡尔赛宫组织了一场刻意高调的政治公关。秦晖心心念念的小共同体是一种庄园经济的产物,其实欧洲的进程只是比中国晚,方向与中国完全一直,就是从政治权力的私有化到公有化。秦国的短命给了汉朝很大的教训,汉朝经历异姓王分封到郡县+同姓王分封,混合制度的试点经过七国之乱,彻底走向了中央集权。
中国经历东汉魏晋到唐的再封建化,或者说门阀分权,最后在宋代彻底走向权力公有化。
路易十四的时代,欧洲的贵族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开始接受教育,进入国家机关工作,他们开始寻求国王的恩宠,他们的收入从个人土地收入转向从国家获取收入,也就是说贵族开始进入体制内寻求机会。贵族从目不识丁的大老粗开始成为文化人,从靠军事技能到靠政治权力,他们开始学习礼仪,比如不用手直接去抓饭,不随地大小便,不在别人面前拉屎撒尿聊天,成为温文尔雅的人。我们在影视剧里看到的贵族,其实没有存在多久,他们只存在了两百年,也就是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
不过,今天的凡尔赛跟路易十四的凡尔赛也有共同点,那就是最终还是要炫耀,太阳王高调的炫耀自有法国的国情在此,为的是法国宫廷的流量,而今天低调的炫耀则是为了个人的流量,存在感是刚需。
全文完,如果喜欢,就点个赞或者“在看”吧。
文章转自公众号:鸟不飞
商业合作请后台联系,谢谢。
李子旸:为革命正名,理解中国人
李子旸:古人怎么对付“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