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天,“极越主播崩溃大哭”的直播切片视频在社交媒体疯狂发酵。视频里助播对主播说,“我们到十六号统一撤退”,不必再上班,只需打卡到16号。听完助播的话后,主播捶胸顿足。
在这个直播中,极越的重点不在卖车了,而更像是进行了一波车企倒闭前的死亡预告。而死亡预告后,是一出车企和员工的分手大戏。
围观的 和 维权的
“主播崩溃大哭”踩中了打工人和新能源的两大流量兴奋点。视频迅速引起各类人群的围观,甚至主播本人也出现在转发视频的评论区。自己的瓜自己吃。
各大网友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嗨点。很多人开始为这位主播支招,大家造梗、吐槽,化悲伤为诙谐。比如有网友打趣“赶紧去哪吒,过阵子俩仲裁并一个律师办了”;有网友建议,转阵小米,趁着流量接着播。
广大网友毕竟事不关己,围观、吐槽、走人。最着急的可能与这位主播一样,是极越汽车的那些员工。
许多极越员工在小红书上实时更新在公司总部的情况,以及与CEO夏一平相关的视频和图文。上午还在围堵夏一平,下午就开始攻占办公室。魔幻的是,这些员工还能平静地拍摄夏一平的办公室。而另一些员工已经将公司的微波炉搬走了。
其实打工人的需求就那一个,拿到应得的工资、社保及赔偿。
但极越目前的难题正好出在资金上。
据一些极越员工发布的信息称,极越在11号发布的内部信中明确给出两个方案:要么主动离职补偿N+1,发放时间不确定;要么停薪留职。这就是大家吐槽的一个是“就地解散”,一个是“为爱发电”。
这样的内部信直接引起今天员工集体讨伐夏一平的举动,维权是现阶段极越员工最头大的事情。
但话又说回来,真的能要到钱也不存在资金问题了。就像有同样经历的高和汽车前员工站出来说的,能跑早点跑,不要抱有幻想。
放弃幻想,认清现实。这或许是极越员工和车主来说唯一的办法。闹得再凶大概率也补偿不了自己的损失。
自媒体“Tech星球”就在昨晚公布36万的催款函,艾特极越汽车和夏一平。稍微想一想都能知道这36万恐怕要不到了。
这年头公司倒闭都有人当站姐。不过毕竟这可能是极越汽车从发布到现在最大的一波流量了。
最大一波流量来于快“死”的时候
卖新能源汽车需要流量。极越从去年正式发布首辆汽车后至今一直不温不火。今年极越累计交付1.4万辆左右,月均销量1300多辆。
再者,很多新能源搞的就是个噱头。快速上新车型、新功能、新服务、新技术,一定要让消费者觉得新鲜才会有买的冲动。现在的新能源就如同更高级的快销品,要不断制造兴奋点,勾起人们下单的欲望。
而极越到目前为止,除了不接地气的ROBO X,也只有两款车型。反观小米SU7,全年交付接近13万台,在公布SU7的4分钟内就预定破万。雷总的一句“年轻人的第一辆「保时捷」”就能挑起巨大的流量。
而且夏一平也直接表现出对小米和雷军拥有的流量的羡慕和尊敬。在夏一平前几条微博中,他直言不是不想学雷总搞流量,是学不来。
他的确没学来。比如今年8月份,夏一平在极越AI智驾发布会上提到销量时哽咽流泪;同样在八月份,极越公关在朋友圈指责雷军亏钱卖车的倾销行为;九十月份,夏一平亲自下场大搞18小时的直播。但这些事件对极越都没有产生什么实质性的流量收益。
直到这两天,极越的直播终于在这两天爆了。不过不是夏一平想要的那样。夏一平或许没想到自己苦心想要的流量是在公司要倒下的时候来的。
活久见,什么样的分手秀都有了
就像李行亮和麦琳或许也没想到,会因为上离婚综艺节目而获得破天的流量。
一边是真人夫妻的分手节目,另一边是车企和员工的离职分割大戏。而这两种分手情况还惊人的相似,因为主线任务都是分割好各自的财产。当没有实质性的补偿时,就只能靠硬搬硬抢了。抢微波炉、抢卫生纸、抢办公室桌子椅子...
这个走向似乎慢慢变味了。现在的阵仗更像是新能源车企和他们的员工,以及互联网草台班子的一出戏。夏一平强装镇定、一些车企趁机营销、一些博主大V出来站台,还有一些车评人疯狂删旧贴...
这个世界突然就像一个巨大的《再见,爱人》。车企和员工分手,一群草台班子吃瓜、质疑、审视、建议。
但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夫妻离婚分手,孩子怎么办?此刻,那些前脚刚提车,后脚就看着车企和员工直播分手的车主也在经历同样的事情。
有车主大哭大闹,有车主无奈自嘲“成为了绝版车车主”,有车主称要激情贱卖了,有车主自我安慰、自我说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