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剧照,图片来自:https://movie.douban.com
在进入正文前,需要指明:本文无意探讨阿廖沙披露的性侵是否属实,也不涉及对阿廖沙的精神状况的分析,在更多事实证据披露之前,我无法确知“北影性侵事件”的真相。但事件曝出后卷起的现象作为既定事实,是值得我们去分析讨论的,当阿廖沙疑似被性侵,《关于“北京电影学院性侵事件”的班级集体声明》在网络上披露,但这份声明实际上是一种基于主观道德判断而选择的公示型冷眼旁观。
宗城
风来了/雨来了/他们为什么都知道/我听不到/我听不到/你说话声音太渺小 。
——《欲水》
我们知道,冷眼旁观在若干情况下构成伤害。当暴力正在进行时,如果一个人有能力阻止暴力,却选择冷眼旁观,他将成为施暴者的帮凶。比如:一位男子当街殴打妇女,如果旁边站着的是孩童,他没有能力阻止,他旁观或闷声离开,这可以理解。可如果旁边是身体健全的成年人,甚至是一群人,他们却对殴打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实际上他们助长了了对那位妇女的伤害。身体上,他们本可以阻止殴打,但没有;精神上,一个个体被侵犯时,外人的冷眼旁观,那种无情的冷酷足以摧垮个体对外部世界的信任和反击侵犯的勇气。
关于这种情况,过去人们有过不少论述,曾良君在谈论小说《朗读者》时说:
“在德国,所有从二战中存活下来的人,其实都是不道德的,要解释这个不道德,首先得明确一个逻辑概念,那就是,当正邪两件事情同时在你眼前发生的时候,如果你什么也不做,看似中立,实际上你已经站在了邪恶的那一方,既然你偏帮了邪恶的那一方,那你就是不道德的,是帮凶。”
而政治理论家汉娜·阿伦特在谈论“平庸之恶”、“道德冷漠”时的言论也早已为人熟知。
但存在一种冷眼旁观,它开始于侵害发生以后,它以中立的态度公示给众人。这种“中立”看似无害,却对被侵害者和对侵害行为的调查存在干扰,而它的驱动心态也并非全然冷漠的,恰恰相反,这些公开冷漠的人内心有自己的道德判断,他们的冷眼旁观正是基于这种道德判断。这一点在《关于“北京电影学院性侵事件”的班级集体声明》(后文简称《声明》)体现得非常明显。
万俊人认为:“道德冷漠是指一种人际道德关系上的隔膜和孤独化,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行为方式的相互冷淡、互不关心,乃至相互排斥和否定。”由这个界定去看《声明》,我们会发现道德冷漠并不能恰当地解释这个班级群体的态度。准确地说:他们在有偏向性地道德冷漠,而这种偏向,源于他们对涉事人朱老师和阿廖沙的道德判断。
我们回到文本,也就是《声明》。可以直接指出:《声明》的第一部分对性侵事件本身的明晰并无帮助,甚至存在道德干扰。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第一部分并没有谈论性侵事件本身,而只是意在强调“朱老师面临很大压力,朱老师不辞辛苦”。
可是,即便如此,然后呢?
性侵事件本身和朱老师对学生的付出、她本人的工作压力是否有关系?
没有。
这样的叙述反而存在通过衬托朱老师的人格魅力而干扰外界对性侵事件本身的判断的可能。而学生们之所以这样讲,也许是他们体恤老师,不希望老师受到不必要的骚扰,但归根究底,这暴露出他们对朱老师的正向道德判断,粗线条地讲,即:朱老师是好老师,所以我们要帮她。而正是这种判断促使学生们表面上“冷眼旁观”。
到《声明》的第二部分,作者终于谈到性侵事件、谈到阿廖沙。作者如是说:
“在随后的生活中,性格开朗的她(阿廖沙)与我们班同学的私交都很好。私下里她曾经零散地和部分同学提到过“性侵”这件事,由于我们对真实事件的不了解,也不便做更多评论,希望法制能还大家一个真相。在这里我们不能对“性侵事件”做出有效的判断,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告诉大家,我们的班主任没有做错......”
到此,我认为这封信的冷漠是存在的,但它只是深海上的浮波,隐藏在浮波下的是基于作者主观好恶所体现的双重标准。有心的读者不妨对比作者对阿廖沙与朱老师的描述,前者和后者的感情色彩有没有区别?
另外,可以给予我们启发的是——对于“性侵事件”,作者的判断是“不能对“性侵事件”做出有效的判断”,可对于朱老师,作者却能够说“我们的班主任没有做错”。但我们其实读不到证明朱老师“没有做错”的客观事实,更重要的是,朱老师有没有做错,到头来根本不是明晰“性侵事件”的关键。一句话,朱老师错不错,与她的父亲疑似性侵有何关系?
《声明》混淆了主次矛盾,外界最关心的不是朱老师的是非,而是阿廖沙是否真的被性侵?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群体里的其他人是否存在知情不报?事实上,《声明》不但不能消弭性侵事件对朱老师、“教学秩序”和“艺术氛围”的困扰,还可能推波助澜,并且干扰外界对性侵事件本身更进一步的了解与求证。
两句话:
第一,你看到的,可能只是你想看到的,你看到的人,未必是那个人的全部。不要着急用你的经验下定论;
第二,社会上杀伤力大的造谣未必是事实错误,而是对事实有偏向性的剪辑。
凯尔曼曾指出:“个体道德抑制机制受到损害有三个条件。第一,暴力通过享有合法权力的部门的正式命令来实现,本身被赋予权威;第二,通过规章的约束和对角色内容的精确阐述,行动被程式化;第三,通过意识形态的灌输,暴力受害者被剥夺了人性,被当作“非人类”。只要具备了其中一个条件,个体的道德抑制机制就会受损。”
北影性侵事件是分析个体道德抑制机制受损的一个新案例,它具备那些我们熟悉的因素,比如性侵发生时的冷眼旁观;比如暴力被赋予权威(尽管它未必是通过部门命令,而只是身份施压);比如事发后群体对个体的处置。但正如前文所言,集体内的个体并不是简单地被抑制道德,甚至变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个真正的利己主义者未必会发布声明,他反而可能一直沉默。那些联名发布声明的个体,其实是受到道德的感召,也许是他们对朱老师人品的推崇,也许是他们对艺术氛围被骚扰的愤慨,所以才出现这份冷漠的声明。
当冷眼旁观成为一种群体态度,它是危险的;当这种群体态度被公开,它的危险将会放大。因为在受害者与加害者之间,还存在着未知的沉默者,被公开的集体态度对沉默者相当于一种施压,而对侵犯行为的“置身事外”,这种自保策略一旦成为集体的共同意志,那么受害者所能得到的实质保护将岌岌可危。它甚至可能因此遭受群体的排斥与诽谤。这不但对现在,也对她的将来构成危害。
北影性侵事件,对事实的取证还不充分,阿廖沙口中的性侵者,他仍然只是一个嫌疑人,而不是确凿的罪犯。在这种情况下,其他个体当然有权置身事外,可以不评论、不引导、不站队,可这个声明的不当之处恰恰在于它将个体的置身事外汇流为象征性的集体意见(因为我们不知是否有人被代表),当冷漠被公开,这种冷漠是可疑的。评判一个人、一个群体是否真的中立,既在其言行,也关乎其表态的时机、背景等因素。显然,这份声明中的学生们并不能做到绝对的置身事外、不偏不倚,当声明被公开,这就是一份意见,而上文分析的文本措辞告诉我们——他们终归存在自己的道德判断,并在冷漠的外衣下做出站队。只是,他们没有赤裸裸地表示而已。
但同时,我们要警惕大群体对小群体的侵害,要守住就事论事的底线。《声明》的文字存在商榷之处,它体现了由道德判断催生的公示型冷眼旁观,但这不能构成对《声明》成员的所有道德判断乃至人格判断,也不能成为骚扰甚至侮辱、侵害他们的理由。
暴力发生后,我们当慎重于冷眼旁观,也要提防以暴制暴。以暴制暴不能解决问题,却很可能酿成更多暴力和更难以消解的冷漠。当阿廖沙面对一个班级,她是个体,班级是包围她的群体,可当场景变为舆论场,班级终不过是小群体,而他们正体验着阿廖沙式的恐慌。
大群体对小群体的吞没同样可怕,一如个体在群体面前束手无策。我们当记得,哪怕你拥有道理,也要慎用群体的力量。在群体面前,个人几乎没有一点优势。一点,也没有。
附:《关于“北京电影学院性侵事件”的班级集体声明》
往期回顾:
《欢乐颂》:当代都市女性的阶层焦虑 | 微思客
周作人去世五十年,没有你的春夏秋冬 | 微思客
非211/985大学奇谈录|微思客
是什么让知识分子越来越灰头土脸?|微思客
内容为王? 还是标题为王? | 微思客
魔幻杜拉斯:我读杜拉斯作品的私人体验 | 微思客
《琅琊榜》:一个美好的成人童话 | 微思客
“返乡体”:一个良好的公共讨论话题是如何败坏的 | 微思客
这不是“文艺青年”的错| 微思客
没有故事的中文系 | 微思客
《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叙拉古,去还是不去? | 微思客
“青春版”《红楼梦》:阅读盛事还是消费狂欢 | 微思客
曹禺:回不去的黄金十年 | 微思客
编辑: 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