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还在庆幸没有成为股市绿油油的韭菜,今天,他们却免不了成为租赁市场金灿灿的稻草。不同的市场,相同的境遇,逃不掉的收割,摆不脱的困境,房租或许猛于虎。
过去的一年,深圳的房租彪升了29.68%,北京、广州也均超过了20%,即便逃离了北上广深,成都30.98%的涨幅也足以令人瞠目结舌。重庆、西安、天津、合肥等二线城市的涨幅成功超越了北上广,应了那句,没有超越不了的城市,只有你不知道的方式。
市场上有这么一种声音“北京房租上涨只是均值回归,过去租金偏低源于房东自我牺牲。”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2018年7月发布的《50城租金收益率研究报告》,北京以1.7%的租金收益率排在50城的倒数第6位,远低于世界发达城市的租金收益率。
城市
|
日本东京
|
美国纽约
|
英国伦敦
|
德国柏林
|
法国巴黎
|
租金收益率
|
5.50%
|
3.58%
|
3.45%
|
3.4%
|
2.66%
|
这种观点者认为从租售比角度来看,北京的房租偏低,目前房租的这种爆发式上涨只是均值回归,是对北京过去房租偏低的一种纠偏,不能把“北京房东”的自我牺牲视为常态和理所当然。租售比确实是讨论租金与销售价格的比值,但租售比偏低一定是租金偏低吗?
从数学的角度来说这是很明显的错误,租售比偏低完全可能是分母的售价偏高,而不能仅仅归结于分子的租金偏低
。
就租房而言,租金应该是供需决定的价格,从租房需求者也就是普通的房客来说,收入的多少对需求的影响至关重要。根据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市统计局发布数据,2017年度北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为8467元,而根据德国联保劳动局统计2017年柏林的平均月收入是3126欧元,依据1欧元=7.88人民币换算是24632.88人民币。简单说,柏林的月工资是北京的2.9倍,但是柏林的租金收益率仅仅是北京的2倍,北京的租金便宜在哪?租售比低,到底是租金低还是售价高?
在美国,美国住房及城市发展部将一个家庭/个人租金开销超过30%的可支配收入定义为成本负担(cost burdened)
,如果按着此标准,结合统计局、中国房价行情平台的数据,中国各大城市的租客们正亲身践行着“活着就是一场修行”。
租金收入比例高达0.54的北京傲居榜首,不负帝都之名!爆表的PMI,口罩替换了斗笠,高企的租金下北漂人又何尝不是“苦行僧”,又怎能不经历佛系的人生,可到底是谁打断他们支撑前行的禅杖。
静如止水的房客收入自然是跟不上噌噌高升的租金,那么租房的供给端又是怎样的情况?这里引入一个概念空置率,它指的是指某一时刻空置房屋面积占房屋总面积的比率。
空置率越高,房屋使用率就越低,房屋泡沫越大。
关于空置率的数据国内官方没有公布数据,这里仅能搜集一些数据参考:
第一个是: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在2014年6月10日调查的数据:
2013年全国城镇家庭住房空置率高达22.4%,其中六大城市重庆、上海、成都、武汉、天津、北京的空置率分别为25.6%、18.5%、24.7%、23.5%、22.5%、19.5%。
第二个是:2015年5月腾讯通过网友抽样,最终完成《2015 年5月全国城市住房市场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主要城市的住房空置率整体水平在22%至26%之间。中国房地产报针对“一二级地产开发公司、代理行、营销机构、二手房中介、房产电商等”房地产行业内人士的定向调查则显示,
目前一线城市空置率22%,二线城市24%。
当然这些数据最晚也已经是2015年,而之后中国房地产经历了一场去库存,空置率上有所下降。但是与美国对比,除非爆炸式下降,否则数值上怎么下降都将让人汗颜。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2017年第一季度自住房空置率1.7%,低于2016年第四季度的1.8%,而到了2018年第一季度,自有住宅的空置率已经低至1.5%。
空置率是否适用于中国,专家有所疑义,焦点在于西方国家的大规模城市化进程早已结束,而中国才刚刚开始,但是一线城市的城市化进程难道也才刚刚开始,自欺总要有个限度。
对于居高的空置率,任泽平在《房地产周期》中谈过“从住宅看,中小城市空置率更高可能是因为过度建设,大城市的空置率可能跟过度投机有关。”
高空置率,高房价,自然也成就高房租,但是现实总是不遂人意。北京房价同比跌了3.83%,租金却同比涨了21.89%,深圳、上海、广州三地的房价同比也远远没有租金来得迅猛、呛人。
资本总是逐利,匆匆的时间,匆匆的金融掮客。对于租赁市场,58同城上打着“个人房源”诱骗客源的中介遍地皆是,真正的个人房源凤毛麟角,谁在垄断房源,不言而喻。长租长租,待得不长可怎么长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