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致力于开发异体CAR-T疗法的Cellectis公司宣布,美国FDA允许其在研产品UCART123的临床试验继续进行,治疗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以及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BPDCN)。
本次成为众人关注焦点的UCART123是一款
“通用型”CAR-T疗法
,在细胞的来源上与传统CAR-T疗法有所不同。在传统CAR-T疗法中,研发人员需要从患者体内提取T细胞,插入嵌合抗原受体(CAR),使T细胞针对癌细胞上的特定抗原,再把这些改造后的T细胞输回到患者体内治疗癌症。通用型CAR-T疗法则可以对异体T细胞进行提前制备,随时提供给患者。此外,它也不受患者自身T细胞质量的影响。
这款疗法针对的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以及BPDCN癌细胞表面上普遍表达的CD123抗原。今年2月,它成为了
首款
经过美国FDA批准进入临床试验的通用型CAR-T疗法。多名患者随后入组,接受治疗。
Cellectis首席执行官
新药研发的道路从来不是坦途,突破性的创新疗法研发尤其如此。在这项早期临床试验中,一名患者不幸去世,这也让美国FDA在9月4日决定暂停这项试验,好在安全性上做重新设计。
在和美国FDA进行讨论后,Cellectis决定对目前UCART123的1期临床试验进行以下改动:
-
降低UCART123细胞水平至每公斤62500个。
-
降低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的用量至每天每平方米750毫克,持续3天。每日最高剂量不超过1.33克。
-
在UCART123细胞输注当天引入特定的标准,它们包括没有在淋巴细胞清除后发生新的不受控的感染,没有发热,只使用替换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没有器官出现功能障碍。
-
确保每种治疗方案接下来的3名患者年龄都低于65岁。
-
确保接下来的患者招募是AML123与ABC123两种方案的交错,两项研究的患者招募间隔应不小于28天。
参考资料:
[1] FDA Lifts Clinical Hold on Cellectis Phase 1 Clinical Trials with UCART123 in AML and BPDCN
[2] FDA gives Cellectis a green light to relaunch off-the-shelf CAR-T studies — with several strings attached
来源:药明康德
前期回顾|
FDA紧急叫停Cellectis公司CAR-T临床试验
2017年9月5日,FDA因安全原因紧急叫停法国生物科技公司Cellectis正在进行的CAR-T试验,该公司首个人体试验对象是一名78岁患急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BPDCN)的患者,该受试者是在接受首次注射后8天去世,死亡原因是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以及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该患者在治疗第1天接受6.25x10
5
UCART 123/公斤的治疗,第5天检测到患者发生2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3级肺部感染,接受了托珠单抗和抗病毒药治疗后有所缓解,但是在第8天检测到5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和4级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虽然使用皮质类激素并加大了托珠单抗的用量,患者依然在当天死亡。
同时进行的AML研究,对象为58岁女性(AML)患者,在接受治疗的第9天经历了4级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但是最后成功得到了缓解。
临床试验叫停消息一出,Cellectis公司股价应声下跌30%,市值瞬间蒸发4亿美元。
Cellectis在CAR-T研究领域的起步很早,具公司创始人Andre Choulika的描述“Cellectis早在1999年就开始CAR-T技术的相关研究,是该领域的第一家公司,也是最早尝试编辑基因的公司”。
2014年6月18日,Cellectis与辉瑞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开发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T-cell,CAR-T)免疫疗法。
2015年3月25日,Cellectis在欧洲市场完成了价值2亿美元的融资。
2015年11月6日,Cellectis公司在GMP条件下,完成了通用性CAR-T疗法的3个生产批。
2017年2月7日,Cellectis公司宣布其通用型CAR-T疗法UCART123获得FDA的临床批准,进入临床试验。
类似的事情去年也在JUNO的CAR-T临床项目JCAR015试验中出现过,该公司的CAR-T临床试验受试者因脑水肿而死亡,更不可思议的是仅仅经历几天暂停,FDA就同意重启JUNO的CAR-T临床试验,而这次重启显然不是深思熟虑后的结果,之后又有3名患者在试验中死亡,最终Juno主动叫停了临床试验。
就目前公布的结果来看,Cellectis首先要解决的2大问题:
1. Cellectis的UCART123项目使用的是捐赠者的免疫细胞,而不是自体免疫细胞,异体免疫细胞会在受试者体内引起强烈的免疫反应,称移植物抗宿主病。而CAR-T技术本身又是特异性极强的,这使得确定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原因变得极为困难。
2. CAR-T技术无论自体还是异体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虽然在诺华CAR-T上市的同时,FDA也批准了罗氏的Actemra用于治疗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