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姜胡说
我姓姜,大家都管我叫大胡子。跨界疯人院院长。我是一名企业顾问,过去的十几年里我一直在帮助企业改进产品和团队。姜胡说是我去年开通的私人帐号。在这里,我们只关注两件事:第1.如何帮助个人成长,第2.如何通过成长赚到钱。就这些,别的没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美留学生观察  ·  从《哪吒》票房爆火,看被严重低估的专业潜力 ·  昨天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50211-2 ·  昨天  
北美留学生观察  ·  无语!汪小菲群里撕周受资:“你凭什么封我号!” ·  3 天前  
北美留学生观察  ·  直播预告| 美本热门专业与就业前景分析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姜胡说

人到中年,我是如何赚钱的?

姜胡说  · 公众号  ·  · 2018-01-15 21:38

正文

正文共: 2551 14

预计阅读时间: 7 分钟


这是『年初计划』系列文章的第三篇。

和大家聊聊,作为一名斜杠中年,我是如何赚钱的。


之前的两篇在这里:

《如何为2018制订一个靠谱的年度计划?》

《为什么你如此优秀,却依然没什么成就?》

老师


我是一名老师。


在IT行业工作了差不多18年。

即便再『蠢笨』,也总是会有一些经验传递给『新人』。

更何况我并不是那么『蠢笨』。


要善于利用你的优势。



王思聪就很擅长利用自己的优势。

他有一句话说的很有道理:

『人长得好看就应该去拍戏、

有才华就应该去写书,

有钱就应该让钱发挥作用,

非要用劣势去和别人竞争,

有劲吗?』



王思聪的最大优势是有钱。

我的最大优势 是也只能是『才华』


『才华』是什么?

才华是刻意练习的结果。


我没有大学生活,

缺乏一些本应该在大学中掌握的通识。

这是我的劣势。


我的优势是自我学习、自我进化的能力

一边学习一边打工,

所有的知识都是自学的。

学到新知识必须马上用起来,学以致用。


找到自己的优势,把它发挥出来。


时间是公平的, 每个人都只有24小时。

用法只有两种:输入,输出。

输入是学习,是阅读、聆听、练习、充实技能、吸取经验。

输出是产出,是工作、应用、产品、呈现、写作、分享。


无论有多少输入,

人们最终都会用输出来评价一个人的能力大小和价值高低。

当你将『输出』传递给他人时,

价值就产生了。


将『知识』转递给用户。

和将产品传递用户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之前有文章专门讨论过传递价值的方法 ,建议你翻出来读一读。


我的课程主要是针对企业的。通过第三方培训机构,课时分成。

这样做主要有两个原因。

1.一开始我并没有自己的用户群,只能和第三方培训机构合作。因为用户主要是人家的,所以拿到的课时分成其实很少。你的影响力越大,你的话语权也就越大。

2.用户越来越多了,我仍然会选择和第三方伙伴合作。这样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在知识产品本身,而不被其它琐事打扰。节省出来的时间精力可以用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比如投资、跨界整合。这个我后面会说。


从输入到输出,

中间经历了 过滤->吸收->整合->精简->内化->沉淀->生发->行动->选择呈现方式 整个过程。

这是一个增量迭代的正向闭环


如果你在一个行业刻意练习了很多年,

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实战经验。

我建议你也可以尝试一下。

把它打磨成一款真正有价值的『产品』。

收入还不错。

但并不是一开始就可以做到这一点,

有一个增量迭代的过程。


早期投资人



曾经有人问过我,为什么不成立自己的公司,直接与用户合作?

答案很简单: 时间成本


教育其实是一个不错的职业选择。

但缺陷也很明显。

那就是时间成本。


我很快就遇到了天花板。

因为一年只有365天。

而你必须有一些时间用来陪伴家人。


人获取财富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叫资源提供者,一种是资源分配者。

无论是老师,还是经理人,又或是快递小哥,本质上都是通过出售自己的时间获取财富。而时间是有限的。

你必须学会将自己慢慢转化为一名资源分配者。


什么叫资源分配者?

简单来说就是不需要出卖时间、体力这样的资源获取财富。比如餐厅老板,一个月可以挣100000。自己做,100000全是自己的。交给大厨,却只能拿30000。但是时间腾出来了,就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开更多的店。


2011年,我开始逐渐接触到一些创业者。

他们真的很苦逼。

我自己也创过业,组建过两个『团伙』。

我知道创业者经常会遇到什么问题。


如何『冷启动』?

怎么做产品运营?

如何节省成本?

框架怎么搭?

并发量达到10W怎么解决?


这些都是他们会遇到的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

挖掘机技术哪家强?

『山东技校找蓝翔』。


创业需要的不仅仅是挖掘机技术,

谁能帮助创业者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类似问题?

李开复老师的创新工厂。

雷军老师的生态链,

徐小平老师的真格基金等等等等。


杀鸡焉用牛刀。


在此之前你可以找我,

我曾经也是创业者,我知道你需要什么。

我也不一定能解决,

但是我知道谁能解决。

培训、社群、各种圈子帮我建立了广阔的人脉资源。

我不是『雷锋』,

我看中的是『成长溢价』。

爬坡的时候,我帮你推一把(视野、资金、人脉、技术)。

下山的时候,塔个顺风车。


这是我从事的第二个职业:早期投资人。


我仍然会做老师,

它除了给我带来更完整的知识体系、更广阔的视野之外,

还给我带来了更丰富的人脉。


还记得吗?

视野决定了你在多大的范围内把握机会,

人脉决定了你在多大的范围内整合资源。


跨界整合者



第一次知道费玉清是因为《千里之外》。

当时不明白为什么周杰伦会找费玉清合作?

后来我明白了,

这叫『互推』。

简单来说就是粉丝整合。


我是不是开发行业里代码写的最好的人呢?

肯定不是。

但我可能是视觉圈里代码写的最好的人。

又或者是引导界代码写的最好的人。

至少有这种可能。


每个圈子都有每个圈子的壁垒。

走出来很难。

正因为难,

才有商机。


传统企业里有非常多优秀的人,

在他们那个领域,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