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库知识图谱壁垒是指在门店同意系统接入后,基于海量门店的商品档案和动销特征,融合线上旗舰店详情页标签,通过算法技术建立关于千万级商品的知识图谱。
与美国零售商CR10(行业前十市占率)的33%相比,国内零售商即便CR100也只占快消品市场总体量的10%。
而甲方(零售商)的碎片化也导致了乙方(ERP系统提供商)的碎片化,2万家门店,马上赢适配了超过500种ERP。
而在获得原始数据后,马上赢还需要对数据进行自动清洗和分级,建立起包含类目体系、厂商库、品牌库的商品条码库。在这里,每一个商品将被划分至3到5级的标准类目当中,如“饮料——非酒精饮料——即饮茶”,“食品——粮油调味——调味品——酱油”,更加具体的,生产厂商、品牌、名称、规格、单位等信息,也都被一一规范保存下来。
这样一来,这些原本散落在2万家门店各个类目管理的商品,就由“木材”处理成了“乐高积木”,后续不管是小程序BI的调用还是更加复杂的建模分析,都只是“搭积木”的过程。
在猴哥看来,门店量和商品库规模分别代表了时间壁垒和技术壁垒,2万家门店、500种ERP系统的适配对接,千万级的数据自动清洗,至今仍在以每天5千至1万条数据新增的商品库,都是难以靠纯资本推动的战略壕沟。
而在这圈壕沟之内,如何用好这些数据,也成为马上赢正在不断修炼的内功。仍以元气森林为例,
马上赢与元气森林联合提出的“可乐指数”的概念,即是以500ml、经典口味的可口可乐作为基准和参照,通过其他饮料与可乐销售额之间的浮动对比,快速评估其他瓶装饮料的卖力——相当于股市中的上证指数。
在实际销售中,饮料的销量会随季节和气温波动,引入可乐这样长期且稳定的大单品作为对比对象,有其必要性。同时,衡量某一时间点品牌广告集中投放后的转化效果、判断某一时间段是否出现了显著跑赢可乐的新趋势,可乐指数也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
除元气森林外,虽然还未正式向品牌方开放商业化,主动联系马上赢、想要购买数据服务的品牌如今就有几十个。
“危机感”是猴哥总结的这些品牌的共同特征
,新品牌担心品牌增长不再持续、老品牌担心正失去年轻人,在生活节奏、消费潮流变化如此之快的今天,掉队的焦虑感成为诸多品牌的心结。
按照计划,马上赢将在2021年一季度前建立起快消雷达服务的销售团队,正式开启商业化服务。据悉,马上赢将采取按类目收费的模式,售价不到尼尔森的一折。
“快消品零售的大盘子大概一年10万亿,厂商的预算在0.1-0.5%,所以我们的市场至少是100亿到500亿。尼尔森只服务中国不到0.5%的品牌,就算拿走10亿,留给我们的空间仍然很大。”猴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