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洞察
更真实的视角,更有深度的思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MINISO名创优品  ·  名创×时空中的绘旅人 | 名门相绘,全是心动! ·  2 天前  
刀法研究所  ·  “美国足力健”,反向激起中国年轻人的购买欲 ·  2 天前  
玩物志  ·  不只 0 元购,这年头都开始「0 元游」了 ·  5 天前  
刀法研究所  ·  老铺黄金2024年净利润同比大涨;南京德基广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洞察

印度在中印边界部署一万士兵,它究竟想干什么?

新洞察  · 公众号  ·  · 2024-03-09 22:06

正文

各位,我是太守。
2024年3月8日外交部召开记者会。
会上彭博社记者提问:
印度已在中印边境新部署1万名士兵。中方有何评论?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
印度在中印边境地区加强军力部署不利于中印为缓和边境局势所作的努力,也不利于维护中印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确实如此,印度此举绝对不利于和平。
但印度想要和平吗?
自2020年中印加勒万河谷事件以来,为避免冲突再度上演,双方已举行了很多轮次军长级会谈。
就在2024年2月19日,中印两军还举行了第二十一轮军长级会谈。
中方参与会议的目标很明确:
同意与印度继续保持接触,以维护边境地区和平。
然而,和平是相互的。在谈判桌的另一边,印度又为和平做出了哪些努力?
目前看,印度似乎并没有在和平的道路上做出努力,反而在刚走下“和平谈判桌”之时,反手 就往中印边境增派一万士兵。
磨刀霍霍,荷枪实弹,他们想干嘛呢?
可以肯定的是,这绝不是什么善举!
印度最近些年确实是发展了,但更多的是膨胀了。
2023年8月23日,印度“月船3号”探测器在月球南极表面软着陆成功,这使得印度成为全球第四个掌握了登月技术的国家。
印度信心大震,提出要在 2035年建空间站,2040年实现载人登月。俨然一副强国模样。
同样在2023年,印度人口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后官方更是各种庆祝,认定在大国之路上印度又迈出了坚强一步。
但无论是科技还是人口上的进步发展,都不足以让印度膨胀起来。归根结底的原因还是:
印度是这个时代的受益者。
当中美之间的对抗成为主线的时候,印度就看到了坐收渔翁之利的良机。
美国为了制约中国发展,动员了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而印度就是这美国人布局中的重要棋子。
印度不仅是麦金德笔下的“心脏地带”,斯皮克曼眼中的“边缘地带”,还是布热津斯基大棋局中重要的“棋手”。
所以,当中美之间关系紧张的时候印度就成了关键棋子,动不动就给予各种重视。
备受重视的印度也由此感觉到“实力大增”,国际地位大大“提升”,于是,很难再老老实实坐在谈判桌上共绘和平蓝图。
这个情节实际上已经在历史上上演过。
1947年,印度好不容易从殖民者手里脱离出来,正式获得了独立的政治地位。
但印度人却将自己视为了二战之后,南亚地区政治秩序的主导者。更是看不起周边一众穷邻居。
这一时期的印度,和西方国家有着深深联系,又受苏联的拉拢,一时间各种错觉涌上头来,觉得自己可以是亚洲霸主了。
1961年12月18日,印度总理尼赫鲁命令印度军队用武力的方式收复了葡萄牙殖民者在印度国内的据点果阿。
虽然这场战争的规模和影响力都十分有限,但这是印度人第一次战胜来自欧洲的殖民军队。
一时之间,印度国内的民众欣喜若狂,所有人都认为印度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强国”。
这样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使得尼赫鲁本人也产生了一些幻觉。
于是,在下级官僚的层层推动之下,尼赫鲁将他的目光对准了中国的西藏地区。
在印度人看来,自己能轻而易举打败葡萄牙人,那么对付中国人应该轻而易举。印度一个少将甚至叫嚣,最多三个月就要把中国军队从西藏赶出去。
但结果呢?
损兵折将,颜面扫地。而发动战争的尼赫鲁,也最终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郁郁而终。
不知道印度人,是不是还记得这段历史。

【作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