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张应松
初夏时节,我们从昆明长水机场飞越连绵如岱的群山,50分钟后,飞机便降落在与缅甸接壤、以“驼峰航线”抗战文化、翡翠文化、火山文化等闻名于世的“极边第一城”——腾冲市。
十多米深的湖水清冽见底,结群游动的小鱼和植物的根须清晰可见。这里的水达到国标二类标准可直接饮用,但水体呈浅褐色,那是湖底的火山灰被太阳映射所致,水下的淤泥厚度约16米。水路两旁的水面上覆盖着大片厚1米〜2米的草排,或是一个个独自飘零在水面的圆体浮岛,或集簇连片成毛毯状。船家说这就是世界罕见的“浮毯型”草排。
大约在60万年前,大小笼耸山火山喷发流出的岩浆,堵住了地下水的出水口,由此便汇集成了中国西南地区唯一的亚热带火山堰塞湖沼泽湿地
。
造就“漂浮草原”奇观的其实是火山灰,由于火山喷发后撒落大量漂浮在湖面的块絮状火山灰,火山灰湿润后,有机物质为植被提供了滋养的温床。由大风传播或在上面停留的鸟儿身上、粪便夹带的草种留在火山灰上后,经年生长,变成密密麻麻盘根交错在一起的水草,累月中旧草腐烂新草又长在烂草根上,如此循环往复,水草的草根、草须经过约60万年的生长不断串接,最后形成整片整片的草甸各自浮在水面上,绵延成片的草原蔓延至山脚下。
北海湿地特殊的生态环境孕育了各种珍贵的奇异花草,仅被列入《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植物物种就有莼菜、喜马拉雅红豆杉、鹅毛玉凤花、绶草等10多种。
穿梭在浮毯草排之间,别样的野趣令人惊喜连连。游船行进中掠起一股股浪痕,惊起水中成群的水乌鸦、斑青潜鸭,扑起一片“扑噜噜”的水花冲入云天;苗条的白鹭也突然从草间惊起,“叽叽”几声,翩然盘旋起舞后又一个俯身扎入周边“草排”中;敏捷调皮的野鸭“嘎嘎”地叫着从排间水葫芦里惊起,矫捷的身子一个点射踏着水面快速飞逝,一个“猛子”从水面上倏然消失,不一会儿又在不远处的水面上萌萌地冒出头来……
本文选自《中国林业》
2018.6下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有关林业新动态,敬请关注《中国林业》杂志!
订阅电话:010-84238678/8462/9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