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浪教育
新浪教育官方账号。第一时间发布教育相关新闻资讯,定期推送家长及学生关注的优质内容。合作请联系 (8610)82628888-6017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新浪教育

清华毕业不上班,养个女儿不上学,这个最“性感”的男人把日子过成了诗

新浪教育  · 公众号  · 教育  · 2018-07-17 11:2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王昱珩,江湖人称“水哥”。


由于超强的辨别力和观察力,他又被称作“鬼才之眼”。


局座张召忠说,王昱珩是《最强大脑》里自己最崇拜的选手。


最强大脑的科学团队说:做了这么久节目,只承认王昱珩一个人是天才。


凭借天赋和超速运转的大脑CPU,他成为了中国大脑最性感的男人。


如果你还不知道这个神一样的存在,那你家可能没有WIFI。


很多人说他是天才,他低调却又霸气地回应:


我从来不觉得我自己是天才,我一直在纠正这件事情。很多人喜欢我,我觉得是因为我真实,很多选手都是想红或者带着商业目的来的,就我是想来玩、来砸场子的人,最初我就说了,我不是最强大脑,我来只是证明你不是最强大脑。


1


“水哥”这个称号,来自《最强大脑》第二季中的 “微观辨水”


520杯水同质同量,来自同一水源,杯子采购于同批次同一时间生产。只有1杯曾被嘉宾碰过,然后放回去,要求挑战者在最快的时间里找出来。


真的,就是这样看一下:



从来没人挑战过“水”这种抽象的东西,受到惊吓的评委们以为他至少会观察几个小时,高晓松甚至只给了3分,并认为这是可以训练出来的。


结果!水哥一目十行,十几分钟就找到了那杯水,说: “剩下的不用看了,就是这杯,杯身还旋转了15度,中间经过了两三个人的手。”



就是因为这次挑战,他一战成名,被粉丝们叫做“水哥”,在网上火了。


按照水哥本人的解释,水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可能是一模一样的,而他却能把水想象成人或物品,所以,当你看到一个“脸”是表情不同的时候,自然就能分辨出来了!


凭借这种超人的辨识能力,水哥一次又一次创造奇迹,比如——微观辨火。


一根蜡烛火苗,不借助任何工具,180秒内在200根蜡烛中准确将其找出。



扇面之谜。 在《最强大脑》第三季,中日PK赛的扇子环节。


水哥放弃观察机会,仅通过观察3把折起来的扇子,就从200把展开的扇子中,找到了这3把展开后的样子,赢了日本队。



唇唇欲动 。让31个妹子现场用相同品牌颜色的口红印上自己的唇纹,然后放到700多个干扰项中,通过观察妹子+唇印,挑出其中四位妹子对应的唇印。



甚至还帮警方破了案。前年12月,山东警方找到王昱珩,请他寻找一桩悬了8个月的交通肇事案线索。


在调看了模糊不清的监控视频后,水哥根据肇事车辆的雾灯、挡风玻璃、大灯等元素,基本锁定了肇事车辆的车型等信息。2016年3月,警方根据这些信息成功破案。



而最牛的是,水哥本身是一个并不健全的人!


因为一次意外, 他的右眼几乎没有视力,左眼视力也只有0.4。 也就是说,他做出各种判断,完全是凭借超高的智商和记忆力。



不过,水哥自己很少提及眼疾,因为他不想一上台就被人同情,被骂炒作。这只能说明一点,水哥就是实力和脑力的担当!



2


大家看习惯了看王昱珩在台上对对手的智力碾压,但在生活上,他却说自己“小时候玩物丧志,长大了又不务正业”。


其实,这是一个把生活过成了诗的男人。



首先,他是一个学霸。


据说高考那年,王昱珩是清华设计专业第一名,专业成绩高出第二名40分。


但是毕业后他没有上过一天班,因为他无法忍受制度化的生活。他曾经去一家出版集团应聘过,但发现那里是一个个小隔间没办法养花,就放弃了。


所以他的工作室环境是这样的:



其实,有的人觉得要有一份工作才能养活自己,但有的人,除了上班,依靠别的方法都能养活自己。王昱珩就是后一种。



他会用很简单的工具,画出绝美的画。


他买材料,自学起了树脂画。



还写得一手好字。


钢笔字↓↓↓


毛笔字 ↓↓↓


偶尔,会用毛笔誊写古琴谱。




3


这样一个“身怀绝技”的人,却是一个暖爸,有一套自己独特的育儿经。


教孩子热爱大自然


水哥形容自己:“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因此, 他对女儿的教育就是尽可能带她去接触大自然。


当初他把女儿送进了离家很远的寄宿学校,遭到了全家的反对,觉得不能让这么小的孩子住校。


水哥却说,学校有很多植物,每种植物都挂了标牌,校园里还散养着猴子,丹顶鹤,黑天鹅......女儿可以在那里更好的了解大自然。



这个水族箱,是他送给女儿王一雯的出生礼物。


先用玻璃做一个空缸,然后在缸里放入玄武岩以及他自己调配的适度海水,接着用灯管模拟阳光制造生态系统,最后陆续放入各种海底生物的幼体……



随着女儿的长大,这个微海洋景观也日渐繁盛,生机盎然,异常美丽。


这样的礼物意义何在?水哥给出了答案:因为珊瑚的成长和海洋的形成,就是地球浓缩的发展历程,他希望女儿和小地球一起成长!



女儿写作业的桌子,摆满了他培育的各种植物,害的女儿向他抱怨,家里像个“科学怪人”的实验室,吃饭都没地方。


但渐渐地,小姑娘也变成了老爸那样的小怪人。


她喜欢坐在老爸做的绿色丛林前学习,喜欢攀爬到鱼缸的高处来喂鱼,观察鱼儿吃东西和尾巴摆动的姿态。



让孩子多长见识


逛水哥的微博会发现,他经常带女儿到处旅行。有媒体去求证小姑娘到底有没有上学,水哥给出了答案:


“一个学期她基本有半个学期不在,一开始老师也担心她功课跟不上,后来发现也都补上了。她基本每次全班考前五名吧,我不要求她考第一名,第一名没朋友,保持在第一梯队就好。”


水哥认为,女孩儿的见识特别重要,一个女孩如果没有见识是挺可怕的事情。世界很大很丰富,见识多了她才会宠辱不惊。



在水哥看来,学校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回到家里则需要平等地交流,而旅行不仅能长见识,也是让自己了解孩子、让孩子学会面对问题的过程:


“一起旅行,面临天气、身体、意外等各种情况,甚至具体到摔跤、洗漱等各种细节。尤其通过跟孩子相处走进她的内心。


我们家女儿,爷爷奶奶妈妈的话她也不爱听,但她听我的。因为你们讲100句有98句都是她不爱听的,我就说两句刚好是她能接受的。不是我有多聪明,而是我了解她”。


培养孩子的阅读和动手能力


水哥透露,在女儿7岁上学之前,也就是幼儿教育阶段,他只教孩子两件事: 阅读和动手能力。



最初,女儿在两三岁的时候就认识了一些生字,周围人纷纷称赞聪明。孩子由于爱显摆的特性,经常回家问爸爸哪个字怎么写,怎么念。


水哥觉得既然孩子那么喜欢认字,那就干脆教娃查字典认字好了。


水哥自己就爱书,曾说家里几个不低于10米的书架已经放不下书了。在他的影响下,女儿阅读涉猎很广泛,一年级时的主动阅读量就远远超过其他孩子了。


如今,10岁的王一雯从《哈利波特》到《三体》,从王国维到《时间简史》,甚至连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都看过。


另一件事就是教孩子用自己的感觉去体会和动手制作的能力。


他喜欢带着孩子去挑选些抽象的东西并将其变成一些具象的东西。比如下图,父女俩一起把空气凤梨依照孩子心的同学、亲人的形象塑造出了一个个卡通形象。



水哥觉得教会孩子动手能力,可以让她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更融洽,其实这也培养了她的自主学习能力。


不给孩子设“禁区”


比如,不能因为要保护牙齿,就剥夺孩子享受甜食的权利,其实吃多了糖多刷牙就好。


再比如,当女儿对辣椒和芥末产生好奇时,他也鼓励孩子品尝。他认为,孩子只有亲自体验过,才能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


爱,是留给孩子的最好资产


王昱珩曾在微博坦言,家人是比梦想更重要的事情。


冷静如斯,对待女儿,心却是软了大半(女儿奴)。


发现女儿往墙上乱写字,豪迈的很: 没事儿,不用躲着,随便写! 然后……王小姑娘真的随便写了,干净的墙上“凌乱”地躺着“王一雯”三个大字。水哥没怒,就是顺带惩罚女儿一起刷墙,还美其名曰, “子不教父之过。”



有事没事非要在微博上吐槽宝贝闺女的学习日常:“看个哈尔罗杰历险记……还画圈圈…也不知道有啥可圈的…… ”



女儿第一次卖花,表示支持的水哥一直在楼上窗户边盯着……女儿上学造个句,水哥天天在微博秀自己家闺女又夸自己……



不过这一切在王昱珩想到那句“待你长发齐腰”以后……


水哥就……“咔哧咔哧”地剪剪剪头发!



因为眼睛受伤,视力会渐渐退化,所以水哥给女儿画了很多画,趁还能看得清女儿的容貌。


他用画画的方式记录女儿成长的点滴:荡秋千的女儿,在北京海洋馆观察水母的女儿,和白鳍豚一起游泳嬉戏的女儿……



“我就当是写日记了,把这些画儿都留下来,希望在脑海中能够留存得住女儿的身影。”赛场上那个又酷又拽的水哥不见了,在我们眼前的却是一个暖心的老爸。


爱是我们能够给孩子的最好的资产,也是提升孩子竞争力的重要通道。一个内心充满爱的孩子,会更有安全感,未来的日子会过得更加温润。




我觉得我们和孩子之间可能是一种相伴的关系,我们去一个目标也好,去一个目的地也好,也许我们都没有看清楚,但是我觉得我会去陪她去这个目标,或者是去这个目的地。


看不看清其实无所谓,我觉得不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不一定要在意是否看见了前面的靶子,我觉得对于孩子和家长和家庭而言,中间的过程和旅途才是最重要的。

——王昱珩


水哥说在女儿眼里,他就像是超人。


诚然,和水哥相比,大多数父母都只是普通人,没有超凡的观察力、记忆力、逻辑分析能力,没有“最强大脑”,但其实, 这并不妨碍我们成为孩子眼中的超级英雄,只要我们用心了解和陪伴他们,并给他们真正想要的。


虽然,我们不能也不必将每个孩子都培养成“最强大脑”,但培养他们对自然、对阅读的热爱,培养他们的用心和专注, 无论何时何地,都是留给他们的最大财富!



本文整合自难得书院(ID: ndsy201603)、北大公学家庭教育(ID:pkufamily)、水哥微博@最不强大脑王昱珩yu 来源│尖叫童年(ID:jjtongnian)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