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淡蓝
男人大小事,我们都知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淡蓝  ·  误入流量池的gay,被世界像怪物一样围观 ·  18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淡蓝

误入流量池的gay,被世界像怪物一样围观

淡蓝  · 公众号  · 男性  · 2025-01-22 18:30

正文

小罗,某短视频平台博主,熊,主要内容是跳舞和健身。2025年的某天,像往常一样,小罗拍摄了一个跳舞视频发到了平台上。


几小时后,小罗被运营推荐到流量池里。他的视频出现在很多人的手机上,“恶心死了”、“马上过年了,小心点”、“标签:#猎奇 #重口味”、”为什么我会看到第三性别的内容”,潮水一般的恶意通过评论与私信涌来。


“你想象一下,”小罗说,“每天早上醒来99+提醒打开一看全是在骂你的感觉。”


01.

请问你兜得住shi吗?


小众的内容免不了会有“破圈”的可能。有些创作者追求破圈,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将获得大量的流量,并将自己想分享的信息传递给更多人;但同志博主往往避之不及,是因为破圈往往会带来许多负面甚至恶意的评论。被推进流量池的同志,被整个世界像怪物一样围观的事件绝不是只发生了一两次,人们带着“哦原来这就是gay”、“果然他们都长一样”、“请问你是男的那个还是女的那个”或者“那请问你们兜得住shi吗”的奇妙言论,急匆匆杀进评论区。


当人们提到性少数的时候,每个人可能都会持有不同看法,而这些意见和看法往往不是基于全面的事实,而是基于片面的信息或是他人的观点,这就会使得这些看法非常站不住脚,但却又被人深信不疑。更糟的是,一些内容创作者,捕捉到负面信息能够印证负面的观点使得内容受到欢迎这一特点,将更多负面的、引导情绪的内容生产了出来,形成“我觉得你不咋地——我看到你不咋地的视频——你果然不咋地我要点个赞因为我想的没毛病恶性循环。


有点像《GOT》里这位负责Shame人的修女


有些内容创作者为了迎合流量,刻意放大性少数群体的刻板印象和负面内容。比如某些短视频账号,原本科普性的内容很少引起关注,但一旦涉及“同志的身体隐私”等主题,播放量和点赞数就会激增。这种迎合恶意流量的行为,不仅未能改善社会对性少数的认知,还助长了偏见。


至于社群内的一些博主也观察到这种特点,然后助纣为虐做相关内容来获取直人流量,平日里已经骂累了,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02.

很难独善其身


在2023年,thinknow做了一个性少数群体遭遇的歧视与支持的调查,在“你在何处会因为自己的性倾向或性别认同而感到歧视”这个问题上,社交媒体以48%的得票率位居第一。



有的伙伴可能会说,我从来不用这些软件,因此这些仇恨言论伤害不到我。然而这些言论会通过网络,来到现实,出现在你的家人、同事、同学和邻居口中。试想一下,一个正在努力准备向父母出柜的伙伴,突然在家族群里看到“如果你的孩子喜欢同性,你要抓紧送去治疗”的文章标题时,会有怎样的感受?


03.

我们能做点啥


那我们能做什么来改变这种情况吗?我觉得很难,但并不是无从下手。恶意在互联网上广泛存在,与互联网的匿名性、用户与用户之间的疏离感、长久以来堆积的文化偏见与刻板印象、受到群体影响而引发的从众效应是相关的。



适当的与社交媒体切割、与生活中的人多建立联系、向他们分享关于性少数群体的事实、澄清偏见与迷思,或许在短期内不能改变整个群体面临的困境,但可以帮助你所在的环境对你更友好,增强你的自我认同,让你过更开心的生活。而当足够多个小环境对某个或某几个同志足够友好,大环境就会变得好一些。


00.

说回小罗


说回小罗吧。他花了一点时间调整,删掉了一些极端的评论与私信,在伙伴的支持下,现在已经逐渐走出这件事的阴霾。他又拍了一只视频,把那些能过审的恶评贴在视频上,然后站在旁边跳舞。


他的自信传达的很明确:你说你的,我跳我的,我不会再在乎了。


如果你愿意,在评论区和我们讲讲你遇到过的,来自网上陌生人的歧视和恶意吧。



撰文|羊蹄
编辑|羊蹄

本文为淡蓝原创
如已获白名单授权,可在推送的48小时后转载
同时标注完整的版权信息(文/编/图等)
单账号每周限定转载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