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材电弧定向能量沉积
(
Wire arc-directed energy deposition
,
WADED
)
是一种利用电弧热源熔化金属丝材并逐层沉积从而制备构件的技术。与其他
增材制造技术相比,
WADED
具有高效、经济、
可集成制造大尺寸装备构件
的显著优势。
Al-Mg
合金因其
轻量化及优异的强度
-
塑性综合性能在航空航天工业中广泛应用。采用
WADED
技术制备
Al-Mg
合金
构件的可行性已被诸多研究证实,但
WADED Al-Mg
铝合金仍
存在缺陷较多和强度不足
(
<
300 MPa)
等问题。此外,随着对航空航天用铝合金性能日益增长的需求,构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需被兼顾考虑。为解决上述问题,已有研究围绕工艺参数优化、后处理和微合金化等手段来提升合金性能。其中
Sc/Zr
微合金化
改性
Al-Mg
合金
吸引了广泛关注,成为新一代高性能铝合金制造领域研究热点
。
基于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齐铂金教授团队通过WADED技术制备
Al-Mg
和
及
Al-Mg-Sc-Zr
薄壁件
,
对
WADED
Al
-
Mg
-
Sc-Zr
进行
350°C
时效
4
小时
处理
。研究了
Sc/Zr
微合金化对孔隙率、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
Sc/Zr
加入后,孔隙率
从
0.208%
下降到
0.005%
,晶粒尺寸从
84.34 μm
细化至
19.54 μm
。
WADED
Al-Mg-Sc-Zr
组织呈沿熔池边界及层间区域分布的等轴细晶
。沉积态
WADED
Al
-
Mg
-Sc-Zr
表现出
360
M
Pa
抗拉强度、
185
MPa
屈服强度和
23.31%
伸长率。热处理后
WADED
Al
-
Mg
-Sc-Zr
抗拉强度
提高到
388 MPa
,并保持了良好的
延伸率
(
22.53%
)
。晶粒细化和
Al
3
(
Sc
,
Zr
)
粒子
是力学性能提高的关键因素。
Sc/Zr
的引入改善了
电化学腐蚀行为,但
由于初生
Al
3
(
Sc
,
Zr
)的分布,腐蚀表现出分层特征。
相关研究成果以
“Sc/Zr microalloying on strength-corrosion performance synergy of wire-arc directed energy deposited Al-Mg”
为题发表在
增材制造领域国际顶级期刊
Virtual and Physical Prototyping
(
IF=10.6,
中科院一区)。
北航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祁泽武教师与齐铂金教授为通讯作者,博士生周豫斌为第一作者。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80/17452759.2024.2358981
图
1
WADED Al-Mg(-Sc-Zr)
合金
构件
制备及实验取样
通过
μCT
断层扫描技术进行了气孔三维特征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WADED Al-Mg
中
微孔数量较多,
孔隙率为
0.208%
。
Sc/Zr
微合金化后,微孔数量和尺寸显著减少,孔隙率下降至
0.005%
。
热处理后孔隙率略有增大,与热处理过程中微孔聚集和生长有关
。
图
2
WADED Al-Mg(-Sc-Zr)
气孔特征:
(a
1
)-(a
3
) WADED Al-Mg, (b
1
)-(b
3
) WADED Al-Mg-Sc-Zr, (c
1
)-(c
3)
WADED Al-Mg-Sc-Zr-HT
WADED Al-Mg
微观组织由均匀等轴粗晶组成,沿晶界分布的大尺寸相为
β-Al
3
Mg
2
和
Al
6
(Mn, Fe)
。
WADED Al-Mg-Sc-Zr
在
熔池边界及层间区域呈现等轴细晶特征,在层中及熔池内部为等轴粗晶,组织分层特征明显。
层间区域聚集的
Sc/Zr
富
集
粒子为
Al
3
(Sc, Zr)
。
时效后
WADED Al-Mg-Sc-Zr-HT
晶界表现出半连续特征。
图
3 WADED Al-Mg(-Sc-Zr)
金相组织:
(a) WADED Al-Mg, (b) WADED Al-Mg-Sc-Zr, (c) WADED Al-Mg-Sc-Zr-HT
图
4 WADED Al-Mg(-Sc-Zr)
微观组织:
(a
1
)-(a
4
) WADED Al-Mg, (b
1
)-(b
4
) WADED Al-Mg-Sc-Zr, (c
1
)-(c
4
) WADED Al-Mg-Sc-Zr-HT.
WADED
Al
-
Mg
-
Sc-Zr
构件中,
初生
Al
3
(Sc, Zr)
作为
形核位点,存在于等轴细晶晶界处,
平均半径153.6 nm。
由于等轴
粗晶中的
Sc/Zr
元素
处于过饱和状态,更倾向于在时效过程中析出
次生
Al
3
(Sc, Zr)
相,其具有较小半径
2
4.5
nm
。
图
5 WADED Al-Mg-Sc-Zr
TEM
结果
:
(a
1
)-(a
3
) WADED Al-Mg-Sc-Zr, (b
1
)-(b
5
) WADED Al-Mg-Sc-Zr-HT
WADED Al-Mg
(
-Sc-Zr
)
微观组织呈随机分布的等轴晶特征。
Sc/Zr
微合金化后
,晶粒尺寸由
8
4.34 μm
减小至
19.54 μm
,热处理后晶粒尺寸略增大至
2
1 μm
,表明
Sc/Zr
可促进晶粒细化,并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
图
6 WADED Al-Mg(-Sc-Zr)EBSD
结果:
(a
1
)-(a
4
) WADED Al-Mg, (b
1
)-(b
4
) WADED Al-Mg-Sc-Zr, (c
1
)-(c
4
) WADED Al-Mg-Sc-Zr-HT
Sc/Zr
引入后
,合金的平均硬度由
91.7 HV
0.2
提高到
99.5 HV
0.2
。经过
350 °C-4 h
时效后,硬度进一步
提升
到
120.3 HV
0.2
。
WADED Al-Mg
、
Al-Mg-Sc-Z
r
及
Al-Mg-Sc-Z
r
-
HT
均表现出均匀的硬度分布。
图
7
WADED
Al-Mg(-Sc-Zr)
显微
硬度
相比于
WADED
Al
-
Mg
合金,
Sc
/
Zr
微合金化后屈服强度由
155 MPa
提升至
182
MPa (1
17
%)
,抗拉强度由
330 MPa
提升至
360 MPa (109%)
,延伸率保持
23.31%
,力学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350 °C
时效
4 h
后,抗拉强度进一步提高到
388 MPa
,同时保持
22.53%
的延伸率。
图
8
WADED
Al-Mg(-Sc-Zr)
拉伸性能
对于
WADED
Al
-Mg
,
β-Al
3
Mg
2
相沿晶界分布,致使结合力减弱,主要表现出沿晶断裂特征,断口边缘存在连续分布的析出
相。
WADED Al-Mg-Sc-Zr
的
侧面断口形貌随拉伸方向变化呈现不同特征:水平方向上,断口边缘分布有少量析出的
Al
3
(Sc, Zr)
颗粒
;竖直方向上,裂纹沿层间扩展,表明层间是竖直方向拉伸断裂敏感区。断口正面形貌显示
WADED Al-Mg
具有大量的韧窝,表明其局部塑性变形程度高,延展性好。
Sc
/
Zr
微合金化后构件的
韧窝大小与前者相似。各构件皆呈现韧性断裂特征。
Al
3
(
Sc, Zr)
颗粒
在层间区域的聚集和孔隙的层间
分布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
图
9
WADED
Al-Mg(-Sc-Zr)
构件断口形貌
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
Sc/Zr
微合金化后开路电位稳定值升高,腐蚀倾向下降;阻抗环半径增大,阻抗模值升高;腐蚀电位升高、腐蚀电流
下降。
WADED
Al
-
Mg
-
Sc
-
Zr
经
时效后腐蚀电流进一步减小,表明电化学腐蚀行为得到改善。
图
10
WADED
Al-Mg(-Sc-Zr)
构件
电化学测试结果
:
(a)
开路电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