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明的蹴鞠,跟今天风靡全球的足球什么关系?它为什么没发展成现代足球?
文|智煜
足球是哪国人发明的?
这个问题几乎没什么争议,国际足联钦定了:中国战国时代齐地的蹴鞠就是足球运动可考的最早形式。这一点,现代足球诞生地的英国人也基本认同。
中国人民对本国在现代足球的表现深恶痛绝,不影响对祖宗发明过足球的自豪。在获得布拉特官方认证后一年,“足球发明地”山东临淄就建成了足球博物馆,并“经专家商讨论证”,得出蹴鞠经丝绸之路传到埃及,再传到希腊,最后经欧洲大陆传入英国的结论。
▍
临淄足球博物馆橱窗展示的传播路线图
如果他们的考证站得住脚,今天在英超、欧冠、世界杯赛场上滚动的足球,就都含有中国古人的智慧了,这确实值得自豪。然而,无论是临淄方面还是别的学者,都没有提供过可靠的文献或实物资料来证实这条传播路径。
相反,有大量与之对立的事实指向另外一种结论:古代中国人发明了“足球”,但他们发明的蹴鞠却并非现代足球的祖先。
足球是可以在多个地方独立起源的。人类历史上曾长期与外界隔绝,因而不可能从外界输入足球的一些地区:美洲、澳大利亚,都创造了自己的踢球运动。
约公元前 1400 年,中美洲的人们就已经开始踢重达 4 公斤以上的实心橡胶球。北至美国南部的亚利桑那州,南至尼加拉瓜,至今已发现超过 1300 座为此修建的球场。
▍
墨西哥西部霍奇卡尔科地区发现的玛雅时期球场,长 51 米,宽 9 米,构造较有代表性:中间长廊是主要比赛场地,两边的斜坡保证球能弹回来。当时的比赛规则已不可考,球从场边的两个石环中穿过很有可能是一种得分方式。
不同地区踢法各有不同,有时在小型球场上,由于橡胶球弹性极佳,脚踢容易出界,或者有时实心球实在太重,不方便脚踢,因而踢球者会多用肩、臀、大腿、膝盖传接球。
▍
墨西哥特奥蒂瓦坎古城壁画中的足球比赛,两人在用臀部传接球。上下的两条线就是场地中间的长通道
▍
上述壁画中另外一个踢球的人
北美印第安人的文明发展程度比中美洲落后很多,但在踢球方面也建立了自己的传统。17 世纪,白人殖民者在美国西北部看到了伦纳佩人(Lenape)部落的足球比赛。他们的球赛在草地上进行,与现代足球一样采用射门得分的方式。
▍
17 世纪白人看到的伦纳佩赤脚足球比赛,最左和最右是两个女人。左侧竖着的两根杆子充当球门
伦纳佩足球最特别之处在于男性一队,女性一队,互相对抗,往往是一个村的年轻男女齐上阵,人数从数十到数百都有可能,场地大小也视人数而定。由于男性可以用手接球,但不可以扔出去,只能用脚踢;而女性可以手脚并用,所以男队的优势一般来说并不会很大。
▍
复原的印第安人足球,由鹿皮内填充动物毛发制成
发明足球似乎并不需要很高的文明。1857 年,一支探险队在澳大利亚考察还处于旧石器时代的原住民部落 Nyeri Nyeri,发现那里的孩子们已经在踢球了,只是他们脚下的球是用树根缠绕在一起压实做成的。在大洋洲的其他地方,也曾出现过用椰子或者小动物皮毛制成的足球。
▍
当时探险记录中 Nyeri Nyeri 的孩子们踢球的场景。2010 年,澳大利亚足球协会申请举办 2022 年世界杯的材料中,就曾以此作为澳洲足球历史悠久的证明。
古代欧洲人同样不需要中国人帮他们发明足球,制作于公元前 400 至前 375 年的一个古希腊瓶子上,就有一个人正用大腿颠球的浮雕。
当然,以古希腊人贸易网络之广,也不是没有可能让中国人发明的蹴鞠流传到他们脚下,但考虑足球在多处独立起源的事实,古希腊人自行发明他们的足球恐怕更为合理。
球迷大都知道,欧洲足球和橄榄球类运动本来就是一家,直到 1863 年英格兰足球总会(Football Association)成立之前,都统称“足球”。而诸如禁止手触球及踢小腿之类高强度肢体冲突的足球规则,也是在那之前不久才在英国的一部分公学确立。
“足球”一词的本意甚至可能并不是“用脚踢的球”,而是与“马球”相对,指代“徒步玩的球”。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足球”是城邦或帝国军事训练的一部分,比如斯巴达的“艾佩斯凯罗斯”(Episkyros)和古罗马的“哈帕斯托姆”(Harpastum)。比赛形制更接近今天的橄榄球:场地一分为二,持球的一队需要冲到对方场地的底线得分。双方互相冲撞,场面相当野蛮,而且用球很有可能是硬质的,弹性很差,比赛中用脚踢球的成分应该不多。
▍
复原的古罗马“哈帕斯托姆”场景
进入中世纪,足球逐渐成为民间运动,原先的硬质球开始被皮球和猪膀胱制成的充气球取代,出现了长距离的传接球,参赛者用脚的频率也提高了,但暴力程度仍然有增无减。
中世纪足球的流行范围很广,东至格鲁吉亚,西至爱尔兰都有过类似的比赛。往往是以村庄、教区为单位,男女老少齐上阵,双方球门最远可能相隔数公里,也没什么规则可言,大家连踢带扔,前仆后继,断胳膊断腿都是常事。
▍
布列塔尼地区的中世纪足球:La Soule,至今当地依然会组织,图为2010年的比赛
直到今天,英国德比郡的阿什本还保留着 12 世纪以来“群氓足球“(mob game)的传统。每年基督教忏悔节和大斋首日连着两天,当地分成“上”(Up’ards)、“下”(Down’ards)两队,每队数百人,在没有任何规则限制的情况下踢“皇家忏悔节足球”,每天从下午两点踢到晚上十点。很多人认为,这也是英语中形容同城球队竞技的“德比”一词的由来。
▍
2016 年 2 月 9 日,“皇家忏悔节足球”一景,在场所有人都是参与者。此时球应该是在把右臂举起来贴在墙上的那名男子左下方
这样的运动既不雅观,又不利于社会稳定,尤其是城市发展起来后,经常出现在街道上纠缠一个足球的大队人马总能危及旁人——无论他们社会地位多高。因为踢球而伤人或被罚款在当时英法各地的法庭文书里屡见不鲜。
英王爱德华二世、亨利五世、爱德华四世、亨利七世、亨利八世以及法王腓力五世均有过限制甚至干脆禁止玩足球的法令,今天英国的足球圣地如利物浦、曼彻斯特也曾在 15 至 17 世纪间禁掉了足球。
但真正解决野蛮足球问题的,还是 19 世纪英国公学发展出的成形规则,这些规则把人们的足球热情限制到一块有限的场地里,削弱肢体对抗的强度,帮中世纪足球完成了文明化,在此基础上,现代足球诞生了。
与欧洲的发展路径不同,在足球运动的最早诞生地中国,蹴鞠很早就被规则所驯化。早在汉代,中国的蹴鞠就不可以用手了。无论是作为身体对抗性和训练目的较强的军事体育项目,还是花样繁多的休闲游戏,均规则明确,场地有限,人数固定。
中国军队的蹴鞠比赛曾高度发达。汉代军队的校阅场,修建过四面有墙的“鞠城”,墙上一排六个半月形的“鞠室”,每个鞠室前有一个守门员,以射中鞠室次数多者为取胜一方。虽然规则的细节不可考,但从东汉铭文《鞠城铭》中“建长立平,其例有常。不以亲疏,不有阿私“的说法看来,当时的比赛既有队长,也有裁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