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餐小哥慢下来,送餐晚了,顾客要骂,平台要扣钱,收入要减少,其他能得到什么?有平台为员工安全发奖金吗?别扯淡了。
前两天,同事在微信里发了条消息给我,开玩笑说,“这是要送餐小哥自毁钱途”。消息是关于外卖平台送餐人员的《承诺书》,承诺送餐时不闯红灯、不走机动车道、不停车越线、不加装、不超速、不逆向行驶和不随意变道。我一向自诩遵纪守法,但是看了这承诺书也觉得“要求太高”。今天早上听新闻说,为了让小哥们不要玩命送餐,企业们正在通过高科技提高配送系统的效率,成立专业的内部监督部门,如果小哥闯红灯被监督到,要罚50元。
的确,送餐小哥的交通事故已经占城市交通事故的大头。各地时不时爆出小哥受伤、送命的消息。如果今年我们要排行最危险的职业,送餐员一定位列前三甲之一。我朋友的留学儿子回国,大赞上海的便利和时尚,共享单车、外卖送餐和宝网购物,他大呼过瘾:在他国异乡哪有这等快捷和便宜!他也和台湾同胞一样盛赞内地一个手机可以搞定一切,赞扬内地人民的努力,留学所去的欧洲实在是落伍和懒惰。直到一天,他看到一个老人面对在送餐小哥快速的驾驶时手足无措,并遭受“走开”的呵斥时,他六年留学养出来的正义感使得他挺身而出,当然无果,他说他不叫外卖了,因为他看到“快捷带给别人的伤害”。
叫外卖原本图的是懒动,但是现在首要是快!就如同网购,原本也是图足不出户,图个便宜或者图个线下“买不到”,但是一家平台信誓旦旦地说“我们可以上午下单,下午到货”,竞争点立刻转移到送货的速度上了。
问题是,愿意为速度付费的顾客实在不多,你这边厢要收费,你的竞争者说“我免费”,你敢收费吗?可是竞争的焦点就是快速。如果说网购还能比一比商品的差异,快递还能比一比货物的安全,送餐只能比—比速度了。送餐员几乎没有底薪,按次计薪,所以既然做了送餐,不追求快是不可能。内部监督、自我保证、系统优化,包括现在动不动就贴上的“大数据”标签,就像衣服袖口上的花边,看看吧。只要送餐还是人工活儿,送餐就是“玩命”!
企业业绩考核最常用的两种手段是:1. 关键指标考核(KPI); 2. 平衡计分卡(BSC),前者的考核点是单一、量化的指标,后者要考虑财务、客户服务、内部生产流程和新产品革新等多种指标,设计不同岗位的指标权重,当然平衡计分卡要复杂多了。在每年前程无忧组织的典范雇主评选项目中,每年都会和雇主讨论员工的业绩管理的潮流和手段,曾经有一家获得绩效管理典范的电气公司,不仅考核方法多样和多向,强调绩效结果也非常重视获取绩效的过程,当时听得我深以为然。
可是在数据挂率的当下,在阅读量第一的环境下,在速度成为生命线的形势下,员工激励的手段越来越简单粗暴。我们的企业越来越追求评估的标准简单化。在竞争越来越极致的市场里,复杂是很难活好,活下去。那些曾经被羡慕、被追捧的多层级、兼顾差异、人性化的考核体系渐渐失去市场,还动不动被批评为“陈旧”,缺乏创新。
中国人真的勤劳吗?
送餐小哥慢下来,送餐晚了,顾客要骂,平台要扣钱,收入要减少,其他能得到什么?有平台为员工安全发奖金吗?别扯淡了。送餐平台除了靠速度竞争订单,它还能靠什么持续?
与之同步的是,我们的头脑变得越来越直线,连吃饭都懒得动几步的人,有什么大智慧呢:太复杂我们不接受,要等待我们不接受,过程分析我们不接受。电视剧角色看的是“好人还是坏人”?网站用户数是100万还是110万?送餐平台一天接单近万还是过万?收入是9000元还是10000元?有GDP了,就免谈GNH(Gross National Happiness国民幸福指数)。
我曾在机场看到航空公司不遗余力地请每一个乘客成为会员,可是当航班延误时,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时面对围着众多会员们,苍白无奈地说“我也不知道”“自己留意屏幕”时,我总忍不住想问“既然没有接待能力,为什么要那么多会员?” 当然会员用户的数量比顾客的满意度重要得多了,顾客总是不满意的,用户数量是多么能张扬的光环。
在国外旅游,不止一位华人导游表扬中国人的快递事业,诟病国外物流动不动送错、送迟,甚至把货物弄坏。我大胆预言说,中国企业还会给出很多对顾客贴心的服务措施,会让很多国外同行自愧不如,但是你看不到服务员的笑脸。中国的快递速度让美国和日本无法匹敌,更不要说懒散的欧洲。我没有什么得意,在数据和速度面前,人变得一点都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