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电台工厂
中广联合会广播文艺工作委员会官方指定唯一信息发布平台,一站式广播活动运营及节目专家
51好读  ›  专栏  ›  电台工厂

分享 | 播音主持毕业生应该选择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

电台工厂  · 公众号  ·  · 2017-05-08 00:10

正文


又是一年毕业季。毕业论文答辩纷纷落下帷幕,毕业生们也到了各奔前程的时刻。每年从高等学府播音主持院系毕业的学生数以万计,有多少人会进入媒体从事与新闻有关的工作呢?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加速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播音主持院系毕业生更倾向于去新媒体工作,还是在传统媒体就业?

 


有些毕业生认为: “传统媒体有着天然的内容优势,从传统媒体锻炼出来的记者如果掌握了新媒体技术,能很快地适应新媒体的岗位。不过,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传统媒体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估计会逐渐走向精品化和网络化。此外,新媒体对人才的需求量大,相较于传统媒体更具有想象和创新空间,感觉很适合有活力的年轻人。”


也有毕业生觉得,正处于快速成长期的新媒体可以带动自己一起成长。“与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除了要求求职者具备一定的新闻采编素养外,还要求从业者具备相应的技术使用、产品营销、市场分析等多元素质,能更快、更全面地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也有毕业生表示,不会严格限制自己去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就业。“只要采编机会多,就愿意去尝试,好好实践一下五年来的所学所得——一句话,就是想趁刚毕业的时候多走走,多写写。”


 

在分析人士看来,传统媒体更倾向于招收以下几类人才:“一是懂新媒体相关业务的人,能够帮助传统媒体实现融合目标;二是专家型或复合型主持人,除了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外,最好还具备其他学科背景或复合型的知识结构;三是懂得如何打造媒体品牌与融资的经营型人才。”


 


拓展

学新闻的第一份工作别去新媒体



作者|中青报曹林


近日我发的几条微博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贴出来与朋友们分享,主要意思是“第一份工作千万别去新媒体”。


我在很多大学的新闻系讲座时,都给过学新闻的孩子们一个忠告,第一份工作一定不要去所谓”新媒体“,而要去传统媒体认真做新闻。1,到新媒体,只会被当成”人手“,学不到东西,不像传统媒体那样在认真做新闻中累积经验和闯江湖地位;2,新媒体还是一个空洞概念,容易滋长和感染虚浮之气,传统媒体严谨很多。


一个叫@Gilbert馬斯凱的网友跟帖说:有看过一些新媒体的招聘广告,必须“九零后”,必须“想法新颖脑洞大开”。人总会老,如果一家单位只强调一时的“新颖想法”而不去积累经验,实践摸索,那被录取的“九零后”过没两年又会被“零零后”取代,这样的工作,不做也罢。


我遇到过几个第一份工作选择了去新媒体的孩子,浑身的“江湖气”。在学校时就作为实习生替人经营微信公号,没去传统媒体实习。虽然短期获得了一些利益,比如分得的收入,一些公号被转到了10万+,主页群的虚荣。但这些算什么“新闻经验值”呢?身上沾染了新媒体的很多毛病:标题党思维,段子手习惯,抄来抄去,绞尽脑汁迎合低级趣味寻找情色点……


做学术需要冷板凳,同样,新闻系学生实习和就业,也需要这种“冷板凳意识”。即使刚开始进去没有太多机会,即使开始只是跑会议新闻稿,但坚持做新闻,总会受益。有人说传统媒体难进,现在传统的似乎已经饱和了,但大大小小那么多媒体,努力还是有机会的,不要眼高手低非得挤那几个大城市的几家大媒体。在传统媒体做新闻,虽然受到一些约束。但好处是养成严谨做新闻的习惯,核实信息源,严格把关,推敲措辞,多采访几个人。多数新媒体并无新闻采访资质,也无意于认真做新闻,只是复制、整合和标题党,需要的只是“人手”。在里面混几年,混过了大好青春,混出了一身毛病,淹没了“人才”,也无法混成“人物”。


别跟我说传统媒体也有毛病,我说的是“第一份工作选新媒体带来的问题”。传统媒体的病根深蒂固,但对做新闻的人来说,其宝贵财富和资源足够你去汲取了。


记得我以前发过一条微博,是这样写的:新媒体拯救了大学新闻系,也拯救并抬高了实习生身价。萎缩的传统媒体对人力需求本呈下降趋势,新闻系就业越来越难。但传统媒体在冲击下被迫转型,转型需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新人,做新媒体尤其耗人耗人手。不少媒体现在大量招实习生,抢能玩新媒体的实习生。过去是实习求媒体,现在不少媒体是求实习生。――有人说,到传统媒体的新媒体是不是当“人手”?虽然也是如此,但传统媒体转型中多是跑新闻多年的资深记者管着带着新媒体,跟着这样的记者,也会学到很多。比如本报负责官微运营的叶铁桥,就是资深记者,做过很多影响巨大的报道,媒体新人跟着他做新媒体,能汲取到不少新闻从业经验:)在传统媒体的业务氛围中也能“熏”出来。


4月12日我还发了另一条微博:提醒防范假性因果的标题党诱惑。


看一条新闻说:司机高速摆剪刀手调戏监控被扣12分……这标题完全是误读读者,实际上不是“摆剪刀手调戏监控被扣12分“,而是”遮挡号牌的违法行为“。想起上周另一条类似的新闻:一游客看风景眼球转动太快致视网膜脱落--我在课堂上分析了,标题中的假性因果误导受众。前几年一条”爬树偷窥女邻居洗澡被判强奸罪“的新闻,就是以这种标题党方式误读公众的。看到一条荒唐的新闻时,首先要想想,是不是某个关键环节被记者屏蔽和省略了。


新闻系学生第一份工作选择新媒体,也许就会累积这样的毛病。



来源丨全媒体主持




电台工厂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投稿时请附上您的联系方式,以方便及时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