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春节过后,开业大吉。2月5日
丰田汽车官宣,将在上海金山独资建设纯电动汽车工厂
,估计投资10亿美元以上,一期纲领年产10万辆,2027年投产。
这是一件好事
。
1、丰田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在全球减碳、制造业绿色转型的过程中,中国无疑走在了世界汽车产业前列。中国目前是全世界新能源汽车最大的市场,又有全世界最强大而完整的产业链。加之中国互联网发达,在汽车产品的智能化创新方面也具有全世界最好的条件。因此
世界各大汽车制造企业,都想跟上中国汽车市场绿色智能转型的步伐,用好中国的产业链资源和创新氛围,都在加强与中国创新型企业和绿色智能供应链企业的合作。
丰田此举
可以直接以中国市场需求为引导开发产品,充分利用中国的创新和产业链资源,全部过程在中国闭环完成,
效率和成本都会优于在日本开发与生产。对于丰田全球电动化转型的引领作用,也意义非凡
。至于为什么设立独资企业,可能是想以此提高沟通效率,以速度优先为原则,当然也避开利益纠纷。
2、丰田雷克萨斯上海项目不大可能获得当年特斯拉项目那样的轰动效应。
与丰田等世界汽车大企业相比,特斯拉具有产品技术与开发流程、销售与服务流程的先进优势。当年在上海独资生产,带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带动中国新能源汽车打破了价格天花板。丰田此项目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带动作用不会有那么大,但是
可以让丰田在与特斯拉以外其他世界汽车大企业竞争中占据一定先机,也有助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新型产业链走向世界。
此举可能对全球汽车产业的格局产生影响,值得业界持续关注。
3、丰田此项目不大可能对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产生重大威胁。
中国汽车产业的优势在于成本、效率以及创新的环境
。丰田在中国设立独资企业,在中国闭环开发、采购和生产,确实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并提高创新的效率,但在对中国市场的理解和充分降本增效方面,不一定能比得上中国品牌企业。以特斯拉为例,虽然在上海独资设厂获得巨大成功,但其成本控制能力和创新的效率,并不比中国品牌的头部企业好。当前中国汽车市场最突出的问题是内卷比较严重,
希望特斯拉和丰田在中国设立独资企业,可以带来成熟国际市场的竞争规则,改善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环境。
4、
虽然外国大公司到中国会加剧国内市场的竞争,中国品牌整车企业和新零部件企业走向国际会有技术外溢,但
中国汽车产业的根本的、长远的利益在于走向国际,与世界汽车产业融合发展。
技术领先的根本在于创新能力,一般的技术外溢不会影响中国汽车产业的根本竞争力。凭借我们自身的努力和抓住世界汽车产业转型的机遇,
中国汽车产业追平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将进一步蓬勃发展,在世界汽车市场中占据更大的份额。割裂中国与世界汽车产业的联系对我们极为不利。
正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拜登政府颁布了《削减通胀法案》和《确保联网车辆的信息和通讯技术及服务供应链安全规则》,试图切断中国与世界汽车产业间的联系。宁可自己发展的慢一点,也要把中国汽车产业排除在世界汽车产业之外。
拜登政府的行为是逆天行事,必将受到世界汽车产业的唾弃,丰田雷克萨斯上海项目就说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