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掌阅读书
引领品质阅读,精彩不可错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周刊  ·  这届年轻人的心愿,春晚真的听到了 ·  2 天前  
新周刊  ·  第一声新年快乐,来自建筑的焕新 ·  3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愈发成为热潮的网球运动,为何总显得那么时髦?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掌阅读书

吃糖多的人,真的会没命

掌阅读书  · 公众号  · 杂志  · 2018-10-21 17:00

正文

点击蓝字关注 回复“赢好礼抽取阅读器

糖作为人体需要的六大类营养素之一,对人体是有益处的。完全戒掉糖是不可能的。唯有控制食量,并有意识地避开一些高糖食物,才是养生之道。


作者 | 语不惜 

来源 | 有书(lD:youshucc)




今年5月初,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室里来了一位年仅14岁的脑梗塞患者。

 

像这样的病十几岁的孩子得,医生表示还是第一次遇到……

 

                           

医生说,这个小朋友非常喜欢喝饮料,这么年轻就得了脑梗,和这个有一定的关系。


 

这则新闻,让人震惊!

 

长期大量饮用碳酸饮料会导致脑梗吗?

 

在我们的生活中,糖已经无孔不入。

 

据《中国儿童含糖饮料消费报告》指出,我国儿童每天喝饮料超过 715 毫升,6-17岁儿童每周至少喝1次饮料的比例为61.9%。

 

报告还显示:儿童经常饮用的饮料种类前5位依次是:牛奶和酸奶、其他含糖饮料、果蔬饮料、茶饮料、植物蛋白饮料。


 

其实,不光是孩子,成年人的饮食里也已经不知不觉包含了太多糖分。

 

碳酸饮料、啤酒、咖啡、奶昔饮品、甜品等,这些高糖产品让我们加速步入“油腻”的中老年之列。

 

吃糖过多对健康的影响,有这么糟糕吗?

 

哈佛大学专家分析发现:

如果每天饮用含糖饮料1-2杯,将增加26%的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35%非致命性心肌梗死或猝死风险,增加16%中风风险。


多喝含糖饮料还会导致龋齿、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增加肾结石的风险,脂肪肝,骨质疏松,代谢综合征。

更可怕的是,糖能够令人成瘾,对大脑的影响堪比毒品。

 

澳大利亚导演达蒙·加诺(DamonGameau)为了弄明白糖对健康的影响,做了个勇敢的实验。

 

为了让人们更直白地看到糖的危害性,他还拍摄了纪录片《一部关于糖的电影》,把我们带入了糖的神秘世界,形象地诠释了“糖衣炮弹”对人身心的摧残。


 

达蒙·加诺说,他之所以想拍这个纪录片,是因为自己即将要成为一个父亲,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拥有健康的饮食习惯,他决定冒险亲自做这个刺激的实验。

 

他组织了一支专家团队,包括血液专家、营养师和医生,实验为期2个月。

 

排除了家族疾病史,做好了实验前的身体指标检测。达蒙需要连续60天,每天吃40茶勺糖(约160g),而这不是什么过分的摄入量,只是是澳大利亚人均水平的食糖量。

 

但结果依然令人震惊!


 

实验前,达蒙每天大约摄入2300热量(卡路里):

 

50%来自牛油果和坚果,26%来自于鸡蛋、肉类或者肉类里的蛋白质,24%来自于新鲜蔬菜中的碳水化合物。

 

实验开始后,达蒙每天需要摄入40茶勺的糖。

 

这些糖必须从公认为健康食品和饮料中摄取,比如果酱、葡萄干、水果、燕麦片、低脂酸奶等低脂食品。

 

而且还需要保持之前的锻炼量。


 

起初他以为吃40勺糖是个艰巨的任务,毕竟40勺糖放在杯子里,看上去就是4罐白砂糖,谁一天能吃掉这么多糖呢?

 

何况是在公认的健康食品里。

 

但是很快达蒙就发现,他随便喝一杯酸奶、吃一块蛋糕,抹一抹果酱,很快40勺糖就完成了。


 

一个人随便吃点所谓的健康零食就好了,更不要说碳酸饮料和奶茶。

 

两个月后,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

 

1、体型变化

 

体重增加了8.5kg。



腰围暴涨10厘米,而且脂肪都堆积在了肚子处。


 

2、健康指数下降

 

健康指数,从人群中最好的20%,跌到最差的那10%。



3、诱发各种疾病

 

实验体检后,专家团队分析,达蒙不但有了脂肪肝,而且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极易患糖尿病,还有诱发心脏病的可能。



4、情绪波动,喜怒无常

 

葡萄糖摄入过量,会刺激到大脑的一个兴奋点,让人情绪高昂,但一旦葡萄糖含量降低,人的精神又会迅速萎靡,喜怒无常,也会造成注意力不集中。

 


5、患上甜食依赖症

 

吃甜食会让人的心情变好。

 

过度摄取高糖食品,就如吸食毒品一样,极易让人患上“甜食依赖症”,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一不高兴,就会大量吃零食的原因。

 


大量的糖分像海啸一样冲入他的血液,击溃他的肝脏。

 

这就是营养学界著名的“海啸效应”。而这会带来一系列糟糕的后果。

 

而我们为什么会在加工食品中吃进这么多糖呢?

天然的食物中富含纤维让我们很容易有饱腹感。


蛋糕中的油脂和糖类混在一起的绝佳口感,让我们对糖的需求和耐受提高了几十倍:也就是说,你直接吃白砂糖,你吃不下去,但是加点奶油,口感非常棒,你很容易就能吃很多。

纪录片中,为了保证实验的严谨性,达蒙扩大了实验范围,他去了土著小镇、美国等地。



他采访了一些其他受高糖食物所影响的人。

 

一位17岁的男孩拉里在牙医所的惊悚场面令人印象深刻。

 

拉里从小就很喜欢汽水饮料,平均每天喝12罐。牙齿全坏了,总共需要拔掉26颗牙,牙医都不知道该从何下手好。


 

从生理上来说,人体离不开糖。然而,如果食用不当,或者食用过量,带来的伤害却是致命的。


 

“适量”是个说起来简单,做起来有点难的事情。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如何做,才能保证摄取的含糖量不过量呢?


少吃含糖量高的零食

 

纪录片中,达蒙说,自己对糖的摄入量几乎和实验前是一样的,最大的差别是热量(卡路里)的来源不一样。

 

这也说明,相同热量不同来源的食物,对身体造成的影响是不同的。


 

实验结束后,达蒙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戒糖”行动,他换回了实验前的食谱,开始进食有脂蛋白和新鲜蔬菜,用低糖的新鲜食品代替高糖的低脂食品。



虽然刚开始,这让在实验中已经深深依赖上高糖食物的他很不习惯,甚至难以下咽。


但随着女儿的降生,情况逐渐好转,2个月后,他的体重恢复到了实验前的水平,身体各项指标也都已经趋于正常,情绪也恢复了稳定。

  

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养成一个好习惯,用正餐代替零食,少食用高糖类食物。


少喝碳酸饮料、果汁等

 

影片中,达蒙在美国街头,要了一杯果汁,这杯果汁的含糖量是139g,相当于34茶勺糖。



生活中,遍布街头的奶茶店、鲜榨果汁店,常常让我们流连忘返。

 

我本人也喜欢喝奶茶,以前一直奇怪,为什么一段时间不喝,就会特别惦记它。看完这个纪录片我终于明白了,让我上瘾的不是奶茶本身,而是里面的高糖份。

 

而生活中,有时候为了让孩子多进食水果,补充维生素,我也经常用榨汁机给孩子榨取新鲜水果汁。

 

这有时候也会害了孩子。

 

有数据显示,一个苹果最多只能榨半杯果汁,1杯苹果汁等于2-3个苹果的糖分,约含29克糖,而一瓶同等容量的可乐含27克糖。

 

曾有营养专家建议:

4-6岁的孩子每天摄入的糖分上限是19克;


7-10岁,为24克;


11岁以上为30克。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人体的糖分摄入建议控制在每天摄入总能量的 10%以下。


过量喝碳酸饮料、鲜榨果汁等,不但极易让人患上龋齿,还会导致糖严重超标,带来一系列健康隐患。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天摄入糖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专家建议3到17岁的青少年人群少喝或者不喝含糖饮料。




正如导演达蒙所言, 每个人都有权利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糖作为人体需要的六大类营养素之一,缺之不可。糖含有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热量,对人体是有益处的。

 

完全戒掉糖是不可能的。唯有控制食量,并有意识地避开一些高糖食物,才是养生之道。

 

有人说,人生短短几十年,只为自己活一次,不吃甜点、蛋糕、巧克力,是不是有点反人性?

 

其实我们对待任何事情,都要有好心态。进退有度,方能气笃神闲

 

不必因为贪食一颗巧克力而为健康忧心,在保持健康的前提下,偶尔去品尝一点能让我快乐的食物,也未尝不可。


但一定不要经常吃哦!吃糖有度,甜中才能有乐。


 小阅有话说 

有个朋友说,“前天吃了一个糖麻叶,昨天吃了一个红糖焙子,今天还买了蛋糕,我太爱吃甜食了,以后为了健康得控制一下了!”书友,你是一个爱吃糖的人吗?


最近有书友反馈,微信改版后找不到小阅了,书友们可以将“掌阅读书”设置为星标(或置顶),就可以经常看到小阅啦~,操作如下:


今天,我们共读的是李尚龙《你的努力,要配得上你的野心》的第一部分(1-3节)。小伙伴赶紧阅读啦。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预约,每期共读课程更新时,你将会收到通知提醒。




-END-





文 | 语不惜

 | 优美图

结尾曲 | 谢春花 -《我从崖边跌落

语不惜,有书原创作者。有书,让阅读不再孤单,2000万阅读爱好者都在关注的公众号,文章首发微信公众号:有书(lD:youshucc)掌阅读书经授权发布本文。


今日荐书


《医本正经》

懒兔子 著



懒兔子用搞笑幽默接地气儿的语言把晦涩难懂的中医普及,它用现代的思维语言讲透老祖宗传下的中医精髓,书中穿插大量师徒二人搞笑奇葩的对话,就像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可以让你笑着读完。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阅读《医本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