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题目下方
历史震惊你
关注中国顶尖文化平台
来源:
围炉夜读
微信号:weiluyedu
说到辜鸿铭,我们最先想到的一定是那句
“生于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
这位精通9国语言,头顶文、哲、理、神等13个博士头衔,一言不合就在洋人面前,倒着读英文报纸的大师。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只是一个常年衣着长袍,头扎小辫,戴一顶瓜皮帽,面容严肃,动辄就横眉怒目,不给你好脸色的怪老头。
以前的清华大学校长罗家伦盛赞他:“在清末民初一位以外国文字名满海内外,而又以怪诞见称的,那便是辜鸿铭先生了”
而林语堂更是直言不讳:“鸿铭亦可谓出类拔萃,人中铮铮之怪杰。”
辜鸿铭像极了《天龙八部》里的黄老邪,一身本领举世无双,脾气却古怪至极。有一次慈禧过生日,别人都在忙着拍马屁,他却当众贺出:“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诗一出口,把旁人的魂都吓没了。
用现在的流行语讲,辜鸿铭就是个典型的“暗黑流”大师,他就像清流里的一股“浊泉”,远看近看都没有一点大师的痕迹,而且你看的越仔细,越让你惊掉下巴。
辜鸿铭
众所周知,辜老怪的第一大怪就是他喜欢骂人,被他骂过的人,除了慈禧,还有日本大臣伊藤博文、袁世凯、胡适……以及一大堆数都数不清的普通人。
他在德国爱丁堡读书的时候,寄宿在别人家里。每逢过节,辜鸿铭便在桌上摆放齐酒肉供品,然后对着家乡的方向,叩头遥祭。当时,房东看见他这副模样,便讥讽他呆板,再怎么三跪九叩,死了的祖先也不会来到他身边,享受他供奉的祭品。
这话放谁身上,都会有所不适,我拜我的老祖宗关你屁事啊。但很少有人会直接表达自己的不满,因为中国人的社交体系很讲究面子,别人帮过你,你一定要时刻念着别人的好。哪怕别人以后做了什么对不起你的事情,你也要有胸怀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叫“明事理,懂世故。”
可辜鸿铭偏偏不这样,他立马反驳道,“你们总在祖先的坟墓奉上鲜花,难道他们就能闻到花香,并从坟墓里爬出来么?”把房东大妈呛的一句话也说不出。
“他的灵魂里没有和蔼,只有烈酒般的讽刺”
,由此可见一斑。
回国后,辜鸿铭曾受聘在北大教书,这一时期,与他同在北大教书的还有胡适。当时年仅二十七八岁的胡适,以留美博士的身份,初至北大,并且开授了一门哲学课。辜鸿铭得知后,大笑胡适既不懂希腊文,又不知德语,就连说的英语都带着一股浓浓的美国西部乡村风,怎么好意思给别人讲西方哲学。
这话后来传到胡适耳朵里,他只是一笑,没有多说什么。但我想胡适的心里肯定也很不爽,只是无可奈何,因为辜鸿铭说的是事实,研究西方哲学务必要涉及到德国与希腊,自己也的确是不会这两门语言,辜鸿铭的话虽难听,却难以反驳。
而且辜鸿铭早在胡适留美期间,就已经将《论语》、《中庸》翻译到国外,还曾与泰戈尔一同提名过诺贝尔文学奖,自己若因不高兴而与人争辩,才真是贻笑大方。
胡适
后来,辜鸿铭在学校里还遇到过一位外籍教授。当时两人在教员休息室相遇,一个穿着西装革履,一个穿着长衫布鞋,洋教授面对着辜鸿铭这个土里土气的怪老头,不由发笑。
辜鸿铭未露愠色,大步走到那位教授面前,然后用纯正的英文问他大名,教什么课。那位洋教授一听到辜鸿铭的英语发音极准,才后悔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连忙站起身,毕恭毕敬的答道“教西洋文学的。”辜鸿铭得知后,又改用拉丁语和他交谈,结果洋教授一脸茫然,不知所云。
最后辜鸿铭很不屑的对着洋教授说“你是教西洋文学的,如何对拉丁文如此隔膜?”
让别人闭嘴的办法,就是用实力碾压对方
,这一点在辜鸿铭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他出生在马来半岛,父亲去世后,便被英国人义朗收养,并在自己10岁的时候,跟随义朗定居英国。从那时起,他开始学习德文、拉丁文、英文等语言,并且被义朗以一种近乎变态的方式进行语言训练。
学英文的时候,就背莎士比亚作品集,三十七部戏剧,两周一本;学德文的时候,就背歌德的《浮士德》,一字一词都不能错;直到他年老时,仍对弥尔顿的《失乐园》记忆犹新,六千五百多行英文无韵诗,张口就来。
当时,孙中山曾说,全中国懂英文的人,仅有三个半,分别是辜鸿铭、伍朝枢、陈有仁和半个王宠惠。其中,尤以辜鸿铭的语言能力最佳,以至于整个西方,都在盛传
“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
英国作家毛姆访华时,想见辜鸿铭,他拖朋友给辜捎去一封信,请辜鸿铭到他下榻的地方一见。结果等了老半天,却没有见到辜鸿铭,无奈之下,毛姆只好亲自到辜鸿铭的家中相见。
两人一碰面,辜鸿铭便给毛姆甩脸子“你的同胞以为,中国人不是苦力就是买办,只要一招手,我们非来不可。”毛姆也察觉到了自己的做法欠妥,站在原地半天不出一句话,场面别提有多尴尬。
当时还有一件小事,就是毛姆临别的时候,辜鸿铭送了他一幅字,上面提了两首小诗。毛姆不认识汉字,就想让辜鸿铭给他翻译一下,辜一脸高傲的说,这有什么可翻译的,你回去找你们英国的汉学家给你翻译吧。
崇洋媚外,在如今的中国仍然存在,更别提那个“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时的中国了。
但在辜鸿铭的骨子里,有着一股傲气,它是一种民族性的狂傲,面对着洋人的霸蛮,他从不低头,也绝不低头。
辜鸿铭一惯见不得洋人的颐指气使,有一次和友人在国外的影院看电影的时候,身前坐着一位苏格兰人,他便和友人打赌,自己可以让洋人乖乖的给自己点烟。
友人不信,辜鸿铭便坐起身子,拿烟斗在洋人头上敲了一下。洋人转过头的时候,一脸愤怒,谁知道辜鸿铭面不改色,对着洋人说“请点着它!”辜鸿铭用他的地道英语,和娴熟的演技,成功镇住了洋人,对方还以为自己碰上了当地黑帮,于是乖乖的给辜鸿铭点了烟。
有没有感觉这个辜老怪还是蛮可爱的。
晚年辜鸿铭
随着辜鸿铭在国内的名气越来越大,拜访者络绎不绝,想要结识他的名人很多,想要招揽他的政治力量亦不在少数。
1911年冬天,张謇和唐绍仪,想拉拢辜鸿铭入伙为袁世凯效力,便宴请辜到自己府上作客。吃饭的时候,张謇援引《孟子》里的话“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意思是皇上把我们不当人看,你也不必讲什么君臣情谊啦,来跟着我们大包干吧!
结果辜鸿铭不仅不为所动,还当场讽刺二人:“我命应当不得志。但你们两人,难道一个人是“土芥尚书”,一个是“犬马状元”吗?”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张謇是前清状元,而唐绍仪之前曾任命过邮传部尚书,二人引经据典本来是想吸引辜鸿铭加入自己的政治阵营,结果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辜鸿铭不仅骂张謇和唐绍仪,就连袁世凯本人他也不放眼里。
有一次,袁世凯的一位幕僚对辜吹嘘,袁世凯虽然出身行伍,学识有些不足,但却善于实干,自有一套办事的体系。结果辜鸿铭不假思索地回答:“老妈子倒马桶,固用不着学问;除倒马桶外,我不知天下有何事是无学问的人可以办得好。”
他以此语讽刺袁世凯,你与倒马桶的老妈子相差无二,就别臭不要脸的,往自己身上贴金了。
不仅于此,辜鸿铭还曾写过一篇叫《贱种》的文章,大骂袁世凯“人谓袁世凯为豪杰,吾以是知袁世凯,与西人之为贱种也。”
袁世凯死后,举国哀悼三天,辜鸿铭却请了戏班子,在自家院子里,连唱三天。
换做是谁,一辈子被人这么针锋相对,估计都死不瞑目吧……
袁世凯
有人称辜鸿铭是天生反骨,总喜欢和人作对,你要往东他偏向西,你说一他偏说二。但是你不能否认,他的一针见血,和他的冷眼横眉。
有人说他是清朝遗老,是冥顽不灵的一代“腐儒”,别人梳洋头,留短发,他偏偏守着一条长辫,辫在人在。
但你不可否认,我们所讲的爱国恰是他所做的,只不过他生错了年代。
当年在福州,有一个美国人没有任何理由,就向一名中国人开枪,还差点将对方杀死,但在事后仅赔偿了20美元。最气人的是,当时的美国驻福州领事还骂那个美国人太傻,给这么多钱。
事情被辜鸿铭得知后,他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大骂洋人:“真正的夷人,指的就是像美国驻福州领事那样的人……
是那些以种族自傲、以财富自高的英国人和美国人,是那些惟残暴武力视是,恃强凌弱的法国、德国和俄国人,那些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文明,却以文明自居的欧洲人!
”
什么叫骨气,这就叫骨气!
看似辜鸿铭一辈子放浪形骸,骂人无数,但他每次张嘴都骂的让人心服口服,骂的让人无话可说。
台湾毒嘴李敖也是骂人无数,逢人便怼,他曾经说过一句话“我骂人的方法就是别人都骂人是王八蛋,可是我有一个本领,我能证明你是王八蛋。”
这世上真正厉害的人,恰是辜鸿铭、李敖这种能掌握自己情绪的人,越是愤怒,越是冷静,越是能以理性控制感性
。
骂人不是本事,有本事的是骂出你的真性情的同时,也骂出你的睿智。
作者简介:
炉叔,坚持原创,微信公众号:围炉夜读(ID:weiluyedu_),每日分享有深度的精品文章。本文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作者。
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删除,
或支付稿酬。
谢谢。QQ:12203980097
为你精选10个优质微信号给你生活的养料,喜欢就长按关注。
古典文化精粹
XDLHHY777
长按二维码,自动识别,添加关注
圣盏堂
jianteabowl
长按二维码,自动识别,添加关注
读史知今
iiihistory
长按二维码,自动识别,添加关注
古典与文化
iiiclassical
长按二维码,自动识别,添加关注
读书智
idushuzhi
长按二维码,自动识别,添加关注
经典读物
JDDWWX
长按二维码,自动识别,添加关注
她阅
SHE-READ
长按二维码,自动识别,添加关注
吃喝玩乐爱北京
CHWLABJ
长按二维码,自动识别,添加关注
国学文化与生活艺术
GXWHYSHYS
长按二维码,自动识别,添加关注
每日精彩正能量
MRJCZN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