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公布了
2017
年中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0.65
亿元(
+28.12%
),归母净利
5.54
亿元(
-25.15%
),基本
EPS 0.69
元(
-25.81%
),加权
ROE 7.33%
,(
-3.48pct
)。
评论:
1
、票价水平逐步企稳,成本侵蚀业绩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0.65
亿元(
+28.12%
),营业成本
46
亿元(
+42.94%
),毛利
4.65
亿元(
-36.8%
),毛利率
9.18%
(
-9.41 pct
)。上半年,通过运力结构的调整,公司客公里收益为
0.32
元(
+0.21%
),稳中有升;但
单位主营业务成本为
0.28
元(
+9.6%
),主要是燃油价格上涨和民航局上调起降费标准。
公司销售费用
1.47
亿元(
+41.88%
),管理费用
1.12
亿元(
+23.89%
),财务费用
1.13
亿元(
+0.47%
),和收入规模基本匹配。公司实现政府补贴
6.08
亿元(
+14.6%
),其中航线补贴
5.11
亿元(
+76.3%
),财政补贴
0.97
亿元(
-59.7%
),补贴收入有所增长。由于成本上升侵蚀业绩,公司归母净利同比下降
25.15%
至
5.54
亿元,基本符合预期。
2
、航线结构调整初显成效
上半年,结合航线规划、市场供求关系、各区域航线盈利能力以及时刻获得的不同情况,公司着力布局国内航线,并通过停飞部分二三线国际航线。
公司
ASK
同比
+30.73%
,其中国内线同比
+43.63%
,国际线同比
+10.89%
;
RPK
同比
+29.12%
,其中国内线同比
+41.96%
,国际线同比
+8.77%
;客座率
91.81%
(
-1.15pct
),其中国内线
93.84%
(
-1.11pct
),国际线
87.82%
(
-1.71pct
)。
通过航线结构调整,公司国内线
ASK
占比从去年末的
61.9%
上升至
65.9%
,国际航线
ASK
占比由
34.6%
下降至
30.7%
。
公司针对高客座率国内线进行收益管理。上半年,上海、深圳、石家庄、沈阳等成熟基地国内航线客公里收益同比涨幅超过
10%
,客座率下降不足
1pct
,盈利能力显著改善。国际线中,公司降低航线集中度,日本、韩国和泰国航线
ASK
占比从去年末的
91.0%
下降至
81.9%
,分别为
29.5%
、
6.8%
和
45.7%
,票价水平跌幅逐步收窄。上半年,公司
客公里收入
0.32
元(
+0.21%
),其中国内线
0.3
元(
+4.27%
),国际线
0.36
元(
-2.58%
)。
3
、成本控制良好,燃油和起降费增幅较高
上半年,公司
单位主营业务成本为
0.28
元(
+9.6%
),主要是燃油价格上涨和民航局上调起降费标准,剔除油价和起降费因素后公司单位主营成本同比下降
0.8%
,成本控制整体良好。
上半年,公司单位油耗为
0.21
吨
/
万人公里(
-0.9%
),但公司航油采购均价同比上涨
38.3%
,单位航油成本(航油成本
/
可用座位公里)为
0.085
元
/
人公里(
+36.2%
)。
机场收费标准调整方案自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