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单仁行
“单仁行”是央视财经评论员单仁唯一的官方公众号,11年来,单仁博士一直专注产业互联网的应用研究,尤其是网络营销的系统研究。我们将带你走进网络经营,聊聊治国理政与企业管理,并畅谈企业家个人修为。与单仁行,行更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云南省人民政府  ·  央媒看云南丨《科技日报》聚焦云南“三张清单” ... ·  23 小时前  
云南省人民政府  ·  央媒看云南丨《科技日报》聚焦云南“三张清单” ... ·  23 小时前  
经纬创投  ·  经纬张颖:2025,4个重要判断 ... ·  3 天前  
青春黔言  ·  正月为什么不能理发?答案是...... ·  3 天前  
青春黔言  ·  正月为什么不能理发?答案是......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单仁行

不要让“常识”和“惯例”变成企业发展的最大敌人!

单仁行  · 公众号  ·  · 2018-07-24 06:25

正文


昨天讲完优衣库完胜班尼路,很多粉丝纷纷留言表示对优衣库的崛起之道很感兴趣。所以今天我想和大家继续分享优衣库创始人柳井正《经营者养成笔记》中讲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


1


妨碍公司成长、发展的最大敌人

就是“常识”


当我们长久处于一个行业、一家公司、一项事业之中时,不知不觉地就会把现有的状态当作“常识”。


这样的话,我们就会想当然地设定出一些条条框框,比如认定:


“想要汽车买得好就该让车身更长、让底盘更低、让车型更特别”;


“大众喜欢的手机是内存高、电池容量大、拍照清晰且价格低的”;


“电商网站产品应主打女性用户”;


......


而这样想的结果就是压制了自己的潜力。


2


但是,这些条条框框是由谁来决定呢?


是否有什么国际规则规定了必须那样做不可呢?


并没有这样的规则。这些都只不过是各行业或各行业的公司自己认定的,或者是为了划分生存空间而根据自身方便与否划出的条条框框。


这种条条框框的划分,并没有考虑到顾客。


那些从顾客的角度来看并无意义的事、给顾客带来不便的事,行业里、公司里的人或是从事某项事业的人却把它称为“常识”。


这样做的结果是,很多对顾客来说很重要的事我们却没能做到。


企业不要让条条框框限制了自己的发展


3


“行业是过去,顾客是未来,不要过分关注竞争对手,而要全心全意地以顾客为中心展开经营。”


行业的惯例已经是过去的东西,遵循惯例的企业是没有未来的。全心全意为顾客着想的公司才会有未来。


因此, 对于那些所谓的“常识”,我们必须抱着怀疑的态度重新审视。


比如“从顾客的角度来看,这样做正确吗?”“从顾客的角度来看,非这样不可吗?”等。


此外,当我们站在顾客立场上感到不便或是产生了“要是有这种商品就好了”的想法时,当顾客问我们“有这样的产品吗?”诶,这个时候就要反思了:“我们是否因拘泥于公司的常识,而没能真正做到想顾客之所想呢?”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仅以一句“对不起”或“我们店没有这种商品”来草率应对,那这家企业就不可能有未来。


4


7-11便利店的

“夏季关东煮”和“冬季冰激凌”


因质疑常识,不受常识束缚而获得成功的著名革新案例当属7-11便利店的“夏季关东煮”和“冬季冰激凌”。


过去超市受饮食文化常识的影响,认为关东煮这种热气腾腾的东西是在寒冷冬日吃的,而冰激凌则是炎热夏季的食品。


因此,天气一变暖,就把关东煮从货架上撤下来;天气一变冷,就缩小冰激凌的柜台。


但是,7-11便利店却反其道而行之。


即使在夏季,收银台旁边的显眼位置也醒目地摆放着关东煮;即使在冬季,冰激凌也仍旧占据着店里的绝佳位置。


结果,卖得非常好。于是其他便利店也纷纷效仿。现在,在日本的便利店,这种商品设置方式已经成为一种“常识”。


7-11便利店获得成功要归功于空调的普及。


由于夏天开着冷气,无论在办公室还是家中都感觉身体发冷,所以想吃热的东西。


相反,冬天由于开着暖气而感觉浑身发热,所以就想吃凉的东西。正是这种生活环境的变化大大影响了商品的销售。


正因为能够从顾客的角度来质疑常识,才创造出了“夏天吃关东煮、冬天吃冰激凌”的顾客,并成功开拓了前所未有的新市场。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其实在人们所谓的“常识”中往往蕴藏着许多商机,希望大家能够意识到这一点。


7-11便利店:经常不按套路出牌的企业


5


不要被不安束缚手脚

要勇敢尝试


比如纤维行业是非常保守的,很多公司都拘泥于所谓的行业“常识”。一旦让“常识”支配了我们的心智,我们就会简单地认为:


“那是不可能的,那样的事我们是做不了的。”


“即使做了那件事,我们的情况也不会有好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