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民日报评论
人民日报评论部微信公共账号。秉承党报评论的厚土,我们向新媒体平台伸出小小一枝,期待与您一起见证复杂而深刻的转型中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主编温静  ·  主编温静丨今天发生了什么? ·  昨天  
团结湖参考  ·  这次民营企业座谈会,变与不变的都是什么?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人民日报评论

科技创新的“硬”与“软” | 人民锐见

人民日报评论  · 公众号  · 时评  · 2025-02-21 20:40

正文

图片
近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引发各界广泛关注。大家从中感受到党中央对民营企业一贯且坚定的支持和对民营企业家的深切关怀。

也有人从中读出国家对硬科技实力的重视。比如,在会上发言的企业,有从事电子制造、新能源产业的华为、比亚迪、小米,也有致力于芯片产业的韦尔半导体,还有投身机器人研发的宇树科技。 他们站在中国创新、中国制造前沿,也被很多网友看作中国硬科技企业、硬科技实力的代表。

国产机器人。图源网络

何为硬科技?归纳起来,大概指那些科技含量高、需要长期研发投入、具有较高技术门槛的前沿核心技术。 比如,芯片制造、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这些硬科技领域对一国产业升级、国家安全和全球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当前,我国在上述硬科技领域正不断涌现新的重量级成果,振奋人心,有网友评价,“这是‘国运’级的突破”。

硬科技的快速发展令人振奋。但与此同时,也有一种声音,把我国这些年来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与硬科技发展对立起来,认为互联网经济主要是商业模式创新,太“软”太“虚”,对生产力发展没什么贡献,已经不重要了,甚至认为互联网经济过于繁荣会稀释硬科技所需的创新资源,产生挤出效应。 硬科技领域固然是我国当前发展重中之重,但将之与互联网经济对立起来,搞非此即彼,可能也不符合经济规律和创新规律。

一个基本事实在于,硬科技与互联网已经深度融合在一起,两者是相处促进、彼此成就的关系。 比如,当前大家最关注的人工智能,我们的大模型之所以如此聪明,就在于互联网经济产生的海量数据为其提供了“养料”。在智能制造方面,我们之所以能造出更先进的工业机器人,之所以能实现柔性化生产,也有赖于互联网数据的支撑与反哺。在这个意义上,繁荣的互联网经济不仅不妨碍,反而可以成为硬科技发展的加速器。

还要看到,这些年来我国互联网经济的繁荣,也为硬科技突破提供了良好人才储备、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产业生态、营造了浓厚创新氛围。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诞生了“六小龙”的杭州、孕育了先进制造的深圳,也恰恰是互联网经济或者说数字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再看美国硅谷,同样也是互联网公司与硬科技企业交相辉映。 实际发展、中外经验都证明,两者相辅相成,不宜以彼此割裂、对立的眼光看待。

这也给我们以启示,以二元对立视角看待经济发展中的复杂关系,既看不清也看不准,得出的结论更有害而无利。 我们应擦亮双眼、避免偏颇,广泛凝聚共识,共促高质量发展,共创美好未来。

图片
图片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