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尔街见闻(ID:wallstreetcn),作者:《见闻主编精选》内容团队。整理:姜楚雨。更多精彩资讯请登录wallstreetcn.com,或下载华尔街见闻APP。
8月制造业PMI意外反弹,非制造业PMI意外下滑,官方PMI出现一好一坏两个意外,究竟是为什么?
数据爆冷市场却上演大逆转,最难懂的8月非农如何解读?飓风“哈维”直击美国能源心脏,油价表现却让人大呼看不懂,下一步会怎样?朝鲜导弹威胁不断,全球股市是否已经产生免疫?黄金作为避险资产持续走高,又有哪些买入信号?
印度改革受阻,莫迪如何别出心裁?印度独有的非市场力量,如何让一台破手机带来的财富超越李嘉诚?经济改革的背后,印度又有哪些黑历史阻碍着“印度梦”实现?
见闻主编精选带你用“正确且友好”的打开方式,来看本周那些不容错过的全球市场大事件。
Part 1:8月PMI 一好一坏 两个意外
3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8月PMI相关数据,见闻主编精选第一时间通过《读要闻 | 一好一坏两个意外 8月PMI能告诉我们什么?》解读了这份官方数据。
8月中国官方制造业PMI为51.7,出现反弹,平年内次高值,高于预期值51.3和前值51.4;官方非制造业PMI 53.4,创15个月来最低,低于前值 54.5。官方PMI出现一好一坏两个意外,究竟是为什么?
我们认为,制造业PMI意外走高,源于内需带动。在分项PMI数据中,生产和新订单增长明显。生产比7月增长0.6,为54.1,同比增长1.5;新订单比7月增长0.3,为53.1,同比持平。不过,新出口订单PMI为50.4,较上月的50.9有所放缓。
从行业来说,黑色系PMI表现抢眼。中物联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发布钢铁行业PMI指数显示,8月份钢铁业PMI为57.2%,较上月回升2.3个百分点。这是该指数连续四个月处在50%以上的扩张区间,且已接近2016年4月创下的高点57.3%。高盛认为,之所以8月钢铁等黑色系PMI表现抢眼,主要是因为考虑到秋冬季节的限产,一些钢铁企业为达到年度生产任务,在8月开足马力,满负荷运转。
非制造业PMI创下15个月来新低,主要降幅来自建筑业,建筑业PMI从上月62.5下滑至58.0。国家统计局认为,建筑业PMI高位回落主要是受到多地受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影响,建筑业企业生产活动有所放缓。其中,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降至53.1%,降幅明显。
第四季度经济怎么走?
虽然非制造业PMI数据不及预期,但仍在荣枯线上方,并依然保持较高位置。加之制造业PMI的超预期表现,总体来说,分析师们对短期内中国经济的发展持乐观态度。
对于此轮经济增长,德国商业银行的经济师周浩认为,虽然今后像这样的“惊喜”数据不会再有,但经济较高速发展的状态至少会稳定到第四季度。
不过,PMI数据也揭示出一些潜在风险。
首先,8月制造业PMI数据优于预期主要是因为黑色系等大宗商品的价格提振,而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又主要由于环保督查和限产等短期因素。由此,邓海清认为,由于8月底大宗商品价格已经出现明显的高位震荡走势,未来随着价格效应的逐渐消退,经济的高点可能会出现。
另外还有出口,虽然9月是中国的出口旺季,但人民币可能依然坚挺。此外,美国等国家可能出台针对中国的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也不能忽视,这将对外贸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外需前景依然不容乐观。
Part 2: 本周市场两大谜题:油价、非农
飓风直击美国能源心脏 油价波动成谜
本周的四级飓风“哈维”是美国自2005年以来遭遇的最强飓风,而其正面袭击的,是美国油气产业的心脏:墨西哥湾地区。该地区炼油产能占据全美近半壁江山,但“哈维”飓风在短时间内导致油价下跌的同时还有着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影响:周四美股开盘大比例走高,WTI收高1.27美元或2.76%,报收47.23美元/桶,较周一盘前价格累跌1.3%,而周三时累跌幅度最深达4.5%。布伦特收高1.52美元或2.99%,报收52.38美元/桶,完全收复了哈维带来的周内跌幅。
面对这一怪现象,主编精选在《读要闻 | 最强风暴波动成谜一文读懂飓风之下油价“两大怪”》中给出了全面分析。我们认为,哈维看似与卡特里娜相同,但影响大不同。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登陆时,美国的原油主要依赖进口,页岩油气的开发方兴未艾。因此当位于墨西哥湾的离岸油田有三分之一因狂风被迫关闭时,引发油价暴涨。
但本次哈维飓风登陆时,美国墨西哥湾主要油产向内陆页岩油产区转移完毕。FGE Energy预计,墨西哥湾沿岸油产下线38万桶/日,美国内陆另有40万桶/日的原油产能关停,加在一起占美国总日产的15%或更少。
本周,在《读要闻 | 休斯顿已经淹了直击美国能源心脏的飓风对全球油价意味着什么?》一文中我们还分析了哈维飓风及对美国政府的考验。飓风来临当下,有媒体质疑特朗普政府是否做好了充足准备,而据悉,特朗普政府中应急自然灾害的相关部门正处在人员变动中,比如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中若干主要职位依然空缺。共和党策略师Matt Mackowiak表示,特朗普完全没有处理应对灾害的经验,即使是小规模灾难。
8月非农爆冷市场却上演大逆转
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8月非农就业再一次加剧了华尔街观点的分野。各大媒体头条都是触目惊心的大字:“不及预期”、“令人失望”,更有分析师表示,美联储今年不会加息了!资本市场的表现似乎也印证了这个观点。美股高开高走,黄金跳涨10美元,10年期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迅速回落。但数据发布后的两个小时,市场走势又突然扭转。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止跌上扬,黄金完全回吐盘初的涨幅,“8月非农也没那么差”的评论声音浮出水面。那么,8月非农数据到底差不差?不符合预期就一定不好吗?本周主编精选《读要闻 | 数据爆冷市场却上演大逆转一文读尽最难懂的8月非农》在第一时间解读了这份报告。
8月非农不如预期
新增就业15.6万人,不如预期的18万;6月和7月前值共下修4.1万人,失业率涨至4.4%,不如预期的持平4.3%。平均时薪环比涨0.1%,连续五个月同比增速2.5%,每周平均工时环比跌0.1%,均不及预期。劳动参与率和统计更广泛的U-6失业率分别持平62.9%和8.6%,代表就业市场疲软没有完全消除。
市场却表示“我们不怕”
8月非农发布后,美股高开高走,道指盘中在两周以来首次重回22000点上方。三大指数收涨,标普500创4月以来最大单周涨幅(1.3%),纳指单周涨幅今年最高(2.7%)。10年期美债收益率盘初跌至2.11%,随后回涨至数据发布前的2.16%;美元指数一度跌0.5%,美股收盘时止跌反弹0.3%;黄金在跳涨10美元后回落,抹平数据发布后的涨幅。
8月非农为何重要?
对于投资者来说,这份数据作为美联储未来政策风向标的作用,远大于作为经济晴雨表的作用。
另一方面,美国又确实身处经济发展的十字路口,前路漫漫且“虎狼伴行”。既面临美联储缩表和加息等收紧银根的政策,又恰逢白宫和国会在财年预算与债务上限等大考前的关键节点。
是否影响美联储缩表?
8月非农就业只是不如预期,也没有太差,不会立即改变美联储对经济的看法,更不会影响缩表。尽管市场对何时实施缩表的时点看法没有统一,但9月FOMC会议宣布缩表板上钉钉。
是否影响美联储加息?
认为会推迟年内加息路径的分析师,援引的都是平均时薪增速不佳。劳动力市场看上去没有过热,也就没有加息的必要。
芝商所CME根据联邦基金利率期货的交易计算得出,12月加息的概率为40.8%,反而高于一天前(即数据发布前)的38.7%,也高于一周前的39%,但小于一个月前的46.8%。
此前,主编精选已发布了一份市场对于8月非农数据的预测,在《早知道 |当季节性萎靡遇上习惯性测不准,8月非农注定要让人失望?》中我们认为市场不看好8月非农有以下原因:
1)近期的ISM制造业和芝加哥PMI数据均表明制造业活动放缓;
2)建筑业的就业增长预计将“碰壁”,而随着页岩油开采活动似乎已经见顶,矿业和能源新增就业岗位已经再次放缓;
3)7月数据意外强劲主要收益于休闲和酒店行业就业岗位一次性激增,但预计这种情况不可持续。
Part 3:导弹威胁几时休 全球股市对朝鲜免疫?
两次危机走势如出一辙
自上周末,朝鲜三天内两度发射导弹,本周二凌晨发射的中程弹道导弹,在8年来首度飞越了日本领空。这是朝鲜年内至少第15次试射导弹,本次可能是威胁要向美属关岛发射的中程导弹“火星12”。
事发后,见闻主编精选随即发出《读要闻 | 两次危机走势如出一辙全球股市八月对朝鲜免疫?》一文,简要概括了东北亚再度升温的紧张局势,并分析此局势对全球股市的影响。
导弹发射后,亚洲股市方面,日韩股指周二低开低走;欧洲股市同样低开后跌幅收窄;美国股市低开高收的V形反转最为明显;避险资产方面,现货黄金在美股收盘前回吐全部涨势;外汇方面,美元指数由跌转涨,美元兑日元从亚市早盘逾四个月新低反弹163点,刷新8月17日以来高位至109.90。欧元兑美元重回1.20关口下方,美元兑瑞朗收复亚盘起全部跌势。
事实上,在8月8、10、11日,特朗普已三度警告朝鲜,若威胁美国将面临“前所未见的火与怒”。 道指和标普500在8月10日经历了五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但美股三大指数在8月11日均收涨。
再根据此次导弹发射后的市场走向,我们发现,8月以来的朝鲜核威胁对美股打击不超过一周,本周二的影响更是只维持了盘初的一两个小时,市场或已对朝鲜导弹威胁产生了免疫。
对于朝鲜导弹威胁,市场关注的方面有四:
1. 特朗普对朝鲜的克制态度令市场安心。野村证券高级经济学家孙荣森认为,美国的立即军事行动信号有三:撤回在韩国的美国公民、向朝鲜半岛调兵、将防御准备状态从四级提升到三级。而这些信号都没有释放出爆发战争的信号。
2. 东北亚局势保持现状,应趁低买入。英国劳埃德银行集团首席投资官Markus Stadlmann表示,地缘政治风险升温,但若只是独立事件,将不会产生持续影响。
3. 美元走低主推经济,未来提振美股。券商Leuthold Group首席投资策略师Jim Paulson指出,受朝鲜局势推波助澜的美元走低和美债收益率下跌,将对长期的美国经济形成刺激提振,并支持股市走扬。
4. 再次证明朝鲜问题对美股影响不大。此前,见闻主编精选在8月12日《读要闻 | 美朝互怼正酣时美股终于稳住了》中提到,在36次朝鲜发布有关核武言论或进行弹道导弹试射后,标普500平均在第二日下跌0.4%,19次“嘴炮”事件后的美股不降反升。
至于朝鲜对市场未来的走向会有那些影响,需要关注的方面还有四:
1. 美国经济数据方面,嘉信理财首席固收策略师Kathy Jones表示,债券和外汇交易员最关心美联储加息,反而看淡朝鲜局势。
2. 避险情绪仍在酝酿。数据显示,对黄金的投机性净多头头寸连涨六周,全球最大黄金ETF的资金也净流入两周,两者同步发生为6月以来首次,是黄金技术位看涨的信号。
3. 数字货币成新避险选项。8月第二周的比特币屡冲新高,本周二的比特币也不例外,一度升破4700美元。虚拟资产有去中心化的特性,被投资者用来对冲主权国家的冲突风险。
4. 朝鲜仍构成隐患。一方面是特朗普难保不会再脱稿“口出狂言”,敲打市场的敏感神经。另一方面,金正恩仅2017年就发射了至少18次导弹,比其父在位的17年间还多出16次。如果朝鲜动作不断,将继续威胁股指。
另外,有意思的是,此次朝鲜导弹一经发出,特朗普的反应却与先前的“怒与火”形成巨大反差。我们认为,特朗普的反应正是目前整个市场最重要的焦点。特朗普8月11日一条推特,让韩国首尔综指大跌1.61%,而此次朝鲜发射导弹以来,韩股只跌了0.7%,日经225也只跌了0.4%。在前一日的主编精选《读要闻 | 朝鲜再射导弹!这次市场终于吓坏了因为这个“第一次”》中我们指出,让人不安的,可能不是朝鲜的再次试射,而是特朗普那异常安静的推特账号。
还有什么理由忽视黄金?
由于朝鲜对世界威胁不断,本周主编精选《读要闻 | “多事之秋”真的来了还有什么理由忽视黄金?》指出,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将再创新高。
今年多次突围1300失败后,黄金借助朝鲜凌晨突如其来的一枚导弹,强势打破阻力,接连闯过1300、1310、1320关口,创去年11月特朗普当选以来的最高点。今年以来,黄金上涨约13%,主要受美元持续疲软影响,突破1300美元/盎司,市场看涨情绪激增。
一直都不看好避险投资的IrrelevantInvestor博客博主MichaelBatnick周一表示,决定配置10%的黄金,理由是全球最大黄金ETF SPDR Gold Shares预计将连续第二个月收于12个月移动平均线上方,Batnick认为这是一个强烈的买入信号。
Batnick分析称,1970年至今的数据显示,如果在金价收于12个月移动均线上方之后买入,其月均收益为1.47%。而如果在金价收于该均线下方之后买入,月均收益则是-0.15%。
因此,如果在金价收于12个月移动均线上方之后买入黄金,并在跌破12个月移动均线后抛售并转为持有现金(下图中黄线),其综合收益比单纯买入黄金并持有(图中黑线)更高。
此前,在《读要闻 | 达里奥:战争风险逼近,每个人都应配置5-10%的黄金(附全文)》我们写道,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创始人达里奥建议,与朝鲜局势和美国政府债务上限相关的政治风险正在上升,如果情况恶化,黄金可能比其他避险资产拥有更大的潜在收益。
Part 4:"一意孤行”的特朗普
贸易战“灵感”又现 特朗普硬要征钢铁税
自美国贸易战打响以来,特朗普在对中国的关税问题上,态度始终强硬。七月G20汉堡峰会一周后,中国提出在2022年以前削减钢铁产能1.5亿吨,但特朗普不顾手下多名顾问的看法,两次拒绝该提议,并敦促其顾问想办法对从中国进口的钢铁产品征收关税。
在本周主编精选中,我们就对特朗普“不要减产要关税”的强硬态度进行了一番剖析。在《读要闻 | 中国五年减产1.5亿吨也不行特朗普为何“一意孤行”要上钢铁关税?》中,有美国贸易专家认为,特朗普两度拒绝中国的减产方案,强行选择钢铁进口税,是因为近期屡屡在国会吃瘪,而推动进口税则无需待国会批准。
但其实中国的减产方案有其自身的好处。美国商务部长Wilbur Ross深知,推动美国钢铁企业再度复苏的不是特朗普,恰恰是中国。美国钢铁价格升至三年新高,主要因中国政府自2016年年初开始实施的供给侧去产能政策。
另外,特朗普通过征收惩罚性关税重振美国制造业的举措并不仅仅针对中国,还包括欧洲、中东、加拿大。美国商务部已经以“国家安全”为由启动针对美国进口外国钢铁和铝产的“232调查”。
即便上周把班农“踢出”白宫,但特朗普对中国的贸易立场不见得会变软。有分析认为,班农只是特朗普与中国开打经济战的“灵感”,这一想法并不会随着班农的离去而消失。
对待暴动态度暧昧 国务卿与特朗普划清界限
特朗普针对夏洛茨维尔骚乱事件毫无顾忌的公开表态重新撕开美国最敏感的种族仇恨问题的伤疤。如今看来,特朗普正在一步步亲手断送自己的总统生涯。
本周主编精选《读要闻 | 连国务卿都划清界限了,暴力事件是断送特朗普总统生涯的最重“稻草”?》我们通过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在一宗访谈节目上的惊人发言,捕捉到特朗普目前深陷被孤立的处境。
做客福克斯新闻访谈节目时,美国国务卿蒂勒森说:“我认为,没人会怀疑美国人民的价值观,或者美国政府对于推动并捍卫这些价值观所做出的承诺。”
主持人Chris Wallace追问:“那么总统特朗普的价值观呢?”
从Wallace的表情来看,蒂勒森的回答似乎令他倍感惊讶:“总统只代表他自己。”
主持人继续问蒂勒森:“那你的价值观是不是和特朗普不一样?”
蒂勒森给出的答案很妙:“至于我们的价值观,我有自己的看法。”
蒂勒森是最新一位、也是级别最高的一位在夏洛茨维尔种族骚乱问题上与特朗普划清界限的白宫高级官员。
而上周夏洛茨维尔暴动时,特朗普的反应正是使得国务卿与之划清界限的导火索。特朗普不仅对该暴力事件反应迟缓,事发两天后才公开发声谴责,而且他不仅没有直接点名谴责白人至上主义者,反而还说冲突双方都有责任,“其中一方做法是很糟糕,但另一方也很暴力。”此言一出,举国哗然。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爱德华·卢斯称,通过为新纳粹分子和白人至上者提供掩护,特朗普正在为史上最致命的意识形态提供帮助,从而破坏共和体制。
此前,在《读要闻 | 突然曝光的尘封卷宗、“伤了心”要走的国务卿特朗普一手养大的“灰犀牛”正加速奔来》中,我们已经提到,《纽约时报》挖出的一份克林顿政府时期的陈年法律文件经过一番论证后表明:“即使是在职的总统,也是可以被起诉的。”
Part 5:矛盾重重 印度的光明与黑暗
常规改革不可行 莫迪组合拳如何别出心裁?
金砖峰会来临,本周主编精选对金砖之一的印度做了全方位的深度剖析,从经济、社会、外交等多个角度为“印度象”画出了一幅素描图。
《大特写 | 印度经济改革如超速列车一旦脱轨或拿中国当“保险杠”?》提到,以往我们不在乎印度,但现在是关心印度经济改革的时候了,因为一旦其造成的矛盾失控,或拿中国当“保险杠”;而长期而言,印度一旦成功,在经济上也将是中国的强劲对手。
莫迪在2016年11月8日傍晚,以打击腐败和假币为名,突然宣布4小时后,500卢比和1000卢比面值的纸币全部“作废”。政府给民众20年天的时间,在年底前,可以将手中已经“作废”的大额纸币存入银行。从长期来看,这启动了印度的银行体系。
虽然印度银行的“渗透率”表面上已经达到了还可以的程度,但近50%的银行账户都长期处于休眠状态。莫迪这么一来,把所有账户都瞬间“激活了”,并随之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在最后存入期限后第二天,印度国家银行就宣布,因存款激增,将隔夜以及三年期等各期限贷款利率下调90基点,大大降低了印度实体经济和基建的融资成本。
废钞之后,印度随即又进行了税改。所谓推出全国统一的商品服务税,说到底就是要明面上的大公司,通过全国统一的税制,将成百上千万的供应商、客户等等有商业联系的公司和个人,“暴露”在光天化日下,使其不得不成为纳税人。如此,不仅国家税收上升,更有能力集中力量办大事,也让很多原灰色经济主体丧失使用现金的动力,从而进一步加强印度的银行体系。
此外,莫迪早已想好的组合拳还远不止如此。由于印度目前仍有60-70%的人口(最少8亿人)的生计直接或间接地依赖农业,很多经济活动仍不得不依靠现金。然而印度人已经做好了电子支付的准备:调查显示,86%的印度民众表示愿意在未来一年使用移动支付,远超全球57%的平均水平。
然而,快速改革的同时,矛盾也在叠加。胡润全球富翁排行榜显示,在全球亿万富翁增加69名的同时,印度2016年的亿万富翁人数却减少了11位。印度总理莫迪力挺的“废钞”行动是导致该国亿万富豪人数减少超10%的主要原因。
不仅仅是富豪们,普通民众和“小家伙们”也不免受到冲击。税改之后,成千万的小作坊们只有两个选择,脱离大公司的供应链或自觉纳税。但税务成本无疑将让很多公司难以为继,造成失业上升。
事实上,在此之前,主编精选就已指出莫迪在改革之路上的重重困难,在《印度对中国的模仿“登峰造极” 为何“印度梦”却无法PK中国?》中,我们看清了印度糟糕的制度和基础设施如何让印度“梦碎”;而在《大特写|印度制造?有中国根本没有印度存在的必要》中,我们又进一步辨析了中国制造业与印度的区别,并认为所谓的“印度梦”其实是基于一个基本的经济学原理:比较优势,即劳动力丰富的国家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巨大的成本优势;而中国的“特殊”在于,她正处在这两大新趋势的中心。因此,印度坐等馅饼掉到自己嘴里的美梦,有中国在注定只能是黄粱一梦。
非市场力量强大 一台破手机超越李嘉诚
在印度,有一位因为发布“破手机”(售价约合人民币150元)而超越李嘉诚,成为亚洲第二富的富豪。一台“破手机”如何能有如此大的威力?本周主编精选便在《大特写 | 印度非市场的巨大力量卖个“破手机”都能超越李嘉诚》中,对这台“破手机”一探究竟。
原来,发布这款手机的,是印度第二大私人工业集团:RelianceIndustries(收入规模仅次于印度塔塔集团)。Reliance Industries本来是一家以石化为主业的集团企业,但自2012年起却突然发力投资4G,总共已投入了310亿美元。
这款手机根据印度人的使用习惯而高度定制,更重要的是它同时还是“免费”和支持4G的。在8月24日下午5:30开启网络订购后,数百万人同时涌向了订购网站和线下授权商店抢购。
但让人“惊奇”的是,公司如何在这种免费的模式下,回收前期的巨额投资?
原来,在印度流传着一句“名言”:如果欠银行10万,那是你的问题;如果欠银行1000万,那是银行的问题;但如果是超级富豪欠银行个几十上百亿,那是政府的问题。
这一次私营的Reliance Industries,能从印度国有银行借这么多钱跨界进入4G,控制全国最先进的电信基础设施,并不计成本、收益和未来投资需要,通过“破手机”向印度民众提供“免费”服务,这些事实本身就已充分展示了印度非市场的力量巨大。
天堂与地狱之别 印度对待缓冲国为何如此残忍?
印度的改革之路道阻且长,另一方面,还源于印度在对待缓冲国的方式上,十分残忍。在本周主编精选《大特写 | 中印对缓冲国的“经济竞争”:天国与地狱的差距》中,我们将印度对待锡金、不丹、尼泊尔的残忍与苛刻一一展现在读者眼前,与中国对待缓冲国的方式形成强烈对比,天国与地狱的差距显露无疑。
印度对锡金的“残忍”:
锡金曾被印度在1949年入侵,并在1950年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成为印度所谓的保护国,最后于1975年被印度吞并。尽管锡金已经被国际社会承认是印度的一部分,但锡金和锡金人民仿佛从未被印度当成自己人对待。
锡金邦仅南面与印度的西孟加拉邦相邻,但却不通火车,十几年来仅靠一条10号公路与印度连接。10多年前要建的机场至今尚未完工。而所有汽车驶入锡金邦时,车辆和乘客证件都会被严格盘查。所谓的锡金邦时至今日一直被印度“特殊对待”。
虽然锡金已是既成事实,但锡金的前车之鉴却为在印度“淫威”之下的另外两个国家,尼泊尔和不丹敲响了警钟,它们表面上对印度百依百顺,私下里却极其渴望中国能“救救自己”。
印度对不丹的“残忍”:
表面上来看,印度是不丹的最大援助国,其援助额占不丹接受外援总额近60%,其中最主要是在水电领域。印度“出钱”帮不丹修建水电站,然后不丹再将电力销售给缺电的印度。
然而,双赢的表面下是印度对不丹的“扒皮喝血”。在商谈水电建设时,本应由印度来出的 70%费用最后全部成为了高利贷。印度的言而无信使不丹不仅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且政府债务飞涨。
此外,半个世纪以来,印度在不丹一直保持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并控制着不丹的外交,让不丹无法向外“求助”,只能任由印度宰割,而印度的军事力量可以在不丹各地自由行动。这使不丹成为了全世界唯一一个与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没有任何外交关系的独立国家。
而中国将路修到不丹,在很大程度上为不丹提供了不至于亡国的一条经济生命线,让不丹至少可以在经济上摆脱印度的钳制。
印度对尼泊尔的“残忍”:
目前,尼泊尔的能源几乎完全依赖于印度的供给,多数食物和药品的供给也基本依赖印度。但2015年9月,由于尼泊尔对新宪法的抗议,12月起印度对尼泊尔禁运救命物资,并发表声明,指责尼新宪法未能取得最大范围的共识。
更要命的是,在尼泊尔发生了8.1级地震后,印度不仅继续对尼泊尔禁运物资,还继续对尼泊尔人民趁火打劫,400名从尼泊尔“逃难”到印度的女孩“人间蒸发”。
与之对比,中国现已成为尼泊尔第一大直接外资来源国和第二大贸易伙伴。尼泊尔政府也表示,欢迎更多中国企业家在基础设施、电力、矿产、石油、现代化农业、旅游业等重点领域加大投资。在天国与地狱之间,选择显而易见。
印度对本国的“残忍”
最后,印度不仅对缓冲国残忍刻薄,对本国也是草菅人命。上周主编精选《大特写|“天灾”再次来袭!印度此次能否hold住全球最易饥荒地区?》中我们便已一针见血地指出,印度在每年至少有2.5亿人吃不饱饭,约五分之一的人口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的严峻状态下却将粮食大量出口沙特、印尼和非洲等国。
背后的原因则是,即便某些等级的国民一直处于饥饿状态,但由于国家对土地没有所有权,拥有大片土地的地主为了赚钱,会种植高质量的作物用于出口创汇,但绝不会把粮食低价卖给本国“贱民”。
本周还有这些大势也许你会感兴趣:
读要闻 | iPhone 8发布前夕抛售自家股票 “不长心”的库克该学学巴菲特
读要闻 | 地产三巨头的土地新选择:“万科扩张+恒大降储+万达甩卖”
读要闻 | “新全食”第一天就降价43%!“火力全开”的亚马逊是美国零售业的终结者吗?
读要闻|“老大”马士基大动作频频航运业新周期已经开始了?
这些投资建议也许你也会感兴趣:
读要闻 | 一个月涨50%,这家央行的股票被游资炒上了天
大特写 | 财报都是留给“傻钱”看的 对冲基金如何“抢跑”赚大钱
读要闻 | “人造肉”会彻底颠覆农业吗?盖茨和农业巨头看到了什么
读要闻 | 市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被千夫所指的ETF 其实有点冤
读到这里的都是真爱。本文里提到的好多文章都想读?戳这里订阅吧,限时优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