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表龙门阵
负责吐槽一切!互联网大喷壶,大嘴善喷喷天下可喷之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任易  ·  DY副总裁,还不如AI懂舆论…… ·  13 小时前  
六根  ·  王道 | 河东二姑 ·  2 天前  
舰大官人  ·  深夜美食😋 -20250209021138 ·  2 天前  
餐企老板内参  ·  新年重磅!“独家知识礼盒”火爆抢购...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表龙门阵

被奔驰神车手玩弄的媒体

三表龙门阵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8-03-22 17:42

正文

传统媒体式微的显著表现就是:总会被吹牛逼爱好者按在身底下反复摩擦,毫无还手之力。

之前,善良如我们,还总给他们找体面的理由。譬如:监管太严了、有司不配合、审查不过关等等。

但一桩发生在高速公路上的离奇交通新闻,毫无调查阻力,媒体所体现做来的职业素养竟也让人汗颜。

上周《河南商报》曝出一则新闻:一辆奔驰车因定速巡航失灵在连霍高速豫陕段以120公里的时速惊魂飞奔一小时,在两地警方和奔驰售后的通力合作下,最终有惊无险,车主毫发无损。

报道以《失控的奔驰》为题,整篇采写单方面引用事主的讲述,最后还借他之口说出:「必须感谢高速交警,太感谢人家了,那么多警力帮我。」

警民一家亲的主旋律新闻出炉,转载无数,记者超额完成业绩。

实际上,记者做了什么呢?老媒体人王志安透露:「当时是河南省高速公路交警的通讯员给了他们一份通稿,他在这个基础上补充采访形成了报道。」

通俗点讲,记者就是做了简单的扩写,一无补充调查,二无观点平衡,毫无技术含量,也没有智力活动的痕迹。

这是事关公共安全的事件,本身足够离奇,足够吸引眼球,记者完全可以因此采写出丰满、翔实的报道,且他有第一时间抵达第一现场,接触第一当事人的条件,结果他只做了个「文抄公」的工作,把疑问和不解都抛给了公众。

你能指望他们担起「真像看门狗」的责任吗?算求,连基本的职业素养都匮乏。

当然,这种状况是「温水煮青蛙」的后果,思考能力、调查能力是一点一点丢掉的,拿着通稿发稿,拿着速记发稿,混事交差。

前调查记者孔璞说过一则往事:「某一次深夜去湖南山村采访一个杀人,我黑灯瞎火走到十几个死者的家里,一进每家的门,脚底就听到咯吱咯吱的声音,像是踩到一堆小颗粒的硬物。后来当地人告诉我,家里有了非正常死亡者,家属会把死者衣服上所有的纽扣剪下来,堆在地上。」

她由此感叹:「在我们当记者以文为生的时代,记者必须为了这些脚底咯吱咯吱的声音,深夜坐摩托走十几里山路,这些细节甚至不会出现在稿子里。但总是想尽可能让自己离新闻事实更近一些,这是一种职业本能。」

「职业本能」,说得好。你能从「河南商报」的记者身上见到这种「职业本能」吗?荡然无存!


他连行车记录仪都懒得看,连沿途的摄像头都懒得调取,连奔驰售后都懒得采访(奔驰否认他们在后台进行了控制),连业内专家都懒得请教,连这辆事故车为什么还能继续被放行都不敢追问。且,且,调查这桩事真的谈不上有太大阻力,和孔老师追访的杀人案完全不能比,你本可以做的扎实。

所以,当下我最感兴趣的不是奔驰神车手是否诚实,我在意的是「真相获取」真的越来越难吗?如果尽是写出《失控的奔驰》这样的记者,那未来相当不乐观。

我的兴趣在下降,但不代表我内心没有倾向,我认定「奔驰神车手」撒谎的可能性极高。因为正是尚有「职业本能」的团队在用扎实的采访帮我做判断。今天,某深度调查栏目就发布了与「奔驰神车手」面对面采访的视频,神车手的表现简直就是撒谎微表情的活示范,逻辑不能自洽,拒绝拿出行车记录仪视频,王顾左右而言他,全程一小时只踩了两次刹车,种种不合理,反正我内心是有答案了。

你以为这个面对面的视频采访来的很容易吗?这个团队软磨硬泡,数次面临车主反悔的状况,最终功不唐捐,赢得了对方的信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