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研职场说
聚焦医生职场,洞察职业风云。我们致力于为广大医生提供最全面、最实用的职场指南。关注科研职场说,让您在医学的职业道路上不再迷茫,一路畅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科研职场说

国家医保局出手!这笔钱提前给医院,临床医生的绩效会涨吗?

科研职场说  · 公众号  ·  · 2024-12-09 17:5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近期,国家医保局和财政部联合发布通知,以缓解医疗机构的资金压力,推动医保基金结算方式向“预付制”转变。这一机制的实施旨在解决医院与医保及药企间的“三角债”问题。然而,尽管这一政策可能解决医院的回款问题,但对临床医生实际的薪酬改善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背景与政策解读
“预付制”并非新鲜事物。自2009年上海率先试点后,一些省市相继实施。然而,“后付制”的存在一直导致医院资金链紧张,并转嫁给药企造成三角债务。这次政策调整旨在改变这种局面,简化医保费用结算流程,提高资金流动性,缓解医院支付压力。
然而,并非所有医院立即受益于这一改革。只有那些信用良好、资金流稳定的医疗机构可以申请。而且,这一“预付金”主要用于药品和耗材的采购,不得用于日常运作和发工资等其他开支。
医院财务压力与实际效果
公立医院财务状况的紧张,部分源于医保资金延迟支付。即使国家对定点医疗机构费用结算有30日的时限要求,实际操作中仍有延迟。与此同时,医院在资金短缺背景下,对药品采购支付长期拖欠,动摇整个医疗供给链的稳定。
尽管如此,“预付金”政策并未直接针对医生薪酬问题。医院恐难以缩短或调整临床医护人员的工资发放周期。部分医院已经因资金不足而出现破产或欠薪的问题,政策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资金流动,但未更详细说明如何缓解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和收入下降。
前景与展望
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提高绩效的希望短期内难以实现,医生社区的普遍反馈亦反映出对政策预期的谨慎乐观。对此,通过提高医院管理效率、增加财政拨款等长效措施,更能确保长远的薪酬保障。
“预付制”作为调控医院回款困难的措施,长远来看,依然需要进一步观察其对于整体医疗服务体系及医护人员待遇的影响。政府财政支持和制度调整的力度及方向,仍是决定未来医改成效的重要因素。
结语
医疗行业的改革,尤其是财务结构与薪酬体制的重构,需要全面系统的规划与执行。此次“预付制”是解决医院支付压力的一项策略,但如何确保其在改善医务人员工作条件和薪酬方面的转化,还有赖于进一步的配套措施与政策支持。医护人员的职业稳定和积极性,不仅取决于资金流动的改善,也需要合理的薪酬体系和人性化的管理制度。
点点 转发 ,转发给你想要分享的人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历史其实很有趣  ·  历史上的丐帮:不给钱整死你
8 年前
陕西都市快报  ·  西安市内要禁电动摩托啦!你有啥意见?
7 年前
读懂财经  ·  新三板投融资信息汇总(7月14日)
7 年前
金融行业网  ·  在中国,1亿股民假装在投资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