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香港凤凰周刊
《凤凰周刊》凭借正直媒体人的良知与敏感,忠实记录转型阶段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民主和法制发展进程;以海外视角,详解大陆及两岸三地重要事件,在全球华人圈内广受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海峡都市报  ·  事发福州一小区!业主直呼:脏乱差! ·  22 小时前  
海峡都市报  ·  事发福州一小区!业主直呼:脏乱差! ·  22 小时前  
新华社  ·  定了!1月7日,开始报名 ·  昨天  
人民日报  ·  便宜了!平均降价63%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香港凤凰周刊

能折腾的,以色列都折腾了个遍

香港凤凰周刊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2-10 17:13

正文


【点击此处 2017年让我们陪您走下去】


原题为《以色列何以如此“任性”》

 

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0票反对、1票弃权的表决结果,于去年年底通过关于谴责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建造犹太人定居点的第2334号决议后,引发了以色列方面的“雷霆之怒”,火气之盛、“杀伤范围”之广,在当代国际关系史上都是罕见的。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采取的一系列应对举措包括:召见投赞成票14国中的10国大使以示抗议;召回以色列驻新西兰和塞内加尔大使;取消塞内加尔外长1月访问以色列的计划;冻结以色列对非洲国家援助方案;和14个投赞成票国家中的12国“暂停工作关系”;取消和乌克兰、英国等国领导人在达沃斯论坛等场合会晤的既定安排……

 

这些雷霆之怒可谓“无差别”:美国是以色列最有力、最长期的支持者,但貌似最让内塔尼亚胡难抑火气的正是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国务卿克里。决议通过后,内塔尼亚胡在公开场合大骂奥巴马三天,并紧急召见美国驻以色列大使夏皮罗,要求其“解释美国的相关立场”。投下赞成票的14个国家中,12个被宣布“暂停工作关系”(据解释主要内容是减少官方互动、要求本国官方人士尽量不去对方国家访问旅行等),例外的两个国家——马来西亚和委内瑞拉因与以色列并未建交而“幸免于难”。换言之,能折腾的,以色列都折腾了个遍。

 

最后“未能幸免”的是联合国:1月6日,以色列驻联合国大使达农表示,考虑削减以色列应交联合国会费600万美元,以示对2334号决议的抗议。

 

2016年12月23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0票反对、1票弃权通过2334号决议,要求以色列停止所有在巴勒斯坦土地上的定居点建设。美国在该决议中投出弃权票。


怨气乃因“坏了规矩”

 

以色列第一轮怒火“倾盆而出”之际,英国《独立报》对“内塔尼亚胡何以如此光火”表示大惑不解。

 

在其看来,和2011年2月18日就同一问题的上一次安理会表决、乃至36年来安理会在犹太人定居点问题上的历次表决相比,此次除了美国罕见未否决,其他安理会成员的表态和以往30多年毫无两样。这表明,国际社会普遍认为1967年分界线以外建设犹太人定居点是非法的,这是国际社会的一贯立场。决议不过是各投票国对自己在这一问题上一贯立场的重申,不会改变任何事实。文章讽刺称,以色列政府“认为国际社会在孤立自己,然后便自己把自己孤立起来了”。

 

英国《卫报》也称,内塔尼亚胡的一系列任性之举有些“莫名其妙”:除了美国行将卸任的奥巴马政府,其他各国不过把36年来每次都做的事、表的态又重复一遍,何至于如此失态?别人且不去论,接任英国首相不算太久的特蕾莎·梅“差不多是当代英国能找到的最亲以的首相”——她最近称赞以色列是“接触的国家”和“展现包容性的灯塔”,还在国内引发争议,以色列人如此“无差别攻击”,不怕为渊驱鱼、为丛驱雀么?

 

问题是,在内塔尼亚胡及其支持者看来,他们别无选择。

 

在定居点问题上,以色列是绝对的“孤家寡人”。最惨的时候在联合国全靠美国那张否决“铁票”才能过关(2011年2月就是如此),如果美国的“变卦”让巴勒斯坦、让本就同情巴方立场的大多数国家产生“有希望打破铁板”的想法,后果很可能是崩溃性的:巴勒斯坦方面可能将充分利用安理会决议抵制定居点,包括对参与建造定居点的公司采取法律行动,让定居点导致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人在国际刑事法院起诉以色列领导人,敦促国际当局确认以色列是否违反《日内瓦公约》等。而他们背后的伊斯兰国家在国际平台则会更活跃、更针对以色列,其他各国也更无顾虑地对以加大施压,迫使其冻结,甚至拆毁已建成的定居点,按照巴方“要价”恢复巴以和谈,甚至以国家身份加入更多国际组织,乃至联合国。

 

从历史来看,巴勒斯坦自1988年11月15日宣布独立建国,随后成为联合国观察员。2011年,对巴以间长期僵局感到不耐烦的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单方面推动“入联”。2011年10月31日,巴勒斯坦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以独立主权国家身份加入联合国的机构;2012年11月29日,联大不顾美国强烈反对,以压倒性结果通过6719号决议,接纳巴勒斯坦成为“非会员观察国”——虽然“非会员”,但毕竟是“国”了。只有在安理会层面,由于美国的否决权一言九鼎,“巴勒斯坦国”尚不得其门而入。如今美国在“涉以”决议表决中弃权,此例一开,以色列岂能不担心“巴勒斯坦国”因此“不国将国”?

 

此次2334号决议通过后,巴勒斯坦方面喜气洋洋,巴勒斯坦自治权力机构外长马尔基表示,“希望2017年是以色列占领结束的一年”,自治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则“希望国际社会为结束以色列定居点计划制定一个时间表”,并称决议为解决定居点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而素来在欧美特立独行的法国,已经倡导在1月中旬举办一次中东会议了。当然,鉴于内塔尼亚胡的态度,开不开都没太大意义。

 

还会“任性”下去么

 

当美国进入特朗普时代,内塔尼亚胡早就放出风声,暗示或将在特朗普上任后撤销对巴以和平计划的支持。在这一大背景下,以色列耶路撒冷市政府在去年12月28日批准东耶路撒冷600套犹太人定居点住房项目,这不过是“一期5600套”的一小部分。很显然,内塔尼亚胡政府是借此向美国新政府“叫价”,希望在美国政权更迭的非常时刻,捞取到更多的“实空”和未来腾挪的空间。

 

在第2334号决议通过后,特朗普第一时间公开批评奥巴马政府的做法,并表示一旦自己上台,在类似场合将回归以往历届美国政府的一贯做法(即无保留支持以色列)。而他并非共和党中表现得最亲以色列的公共人物:前总统候选人提名竞争者、参议员科鲁兹甚至呼吁美国在第2334号决议被逆转前“切断对联合国的资助”。

 

随着共和党在美国府院的双双得势,亲以色列院外活动集团的能量将再次得到更充分释放,内塔尼亚胡在巴以和谈上的强硬立场、在定居点上的顽固态度,也变得更有底气。

 

但美国和以色列的“友谊”说到底是建立在彼此间利益、而非单纯“传统友谊”基础上,两国未来关系的走向,将不可避免受到利益的牵制和驱动。

 

对以色列而言,“三面受敌、腹心有患”(西面是地中海)的不利战略格局,和幅员狭小、资源贫乏的现实困难,在相当长时间内都不会有根本改变,美国则是其唯一靠得住的大树。对美国来说,“海合会”诸国的原教旨色彩、土耳其的离心离德、埃及的动荡不稳,让其只能将以色列作为自己在中东最可靠的落脚点。如果说战后某些时候美国曾有别的选择(艾森豪威尔时代的伊朗及“中东条约组织”、海湾战争后的“中央司令部”),今后一段时间将不再有了。

 

正因如此,特朗普时代的美国,恐不得不继续“惯着”以色列——但不会毫无节制,只是“忍耐值”会比奥巴马高得多。问题在于,内塔尼亚胡会否得寸进尺?

 

尽管在以色列国内,质疑内塔尼亚胡“任性”的声音并非没有。反对党领导人阿提德在议会要求内塔尼亚胡对表决后一系列造成以色列外交形势恶化的动作作出解释,以色列专栏作家本加斯皮特更将内塔尼亚胡的一系列做法称之为“现代外交史上最蛮不讲理的举措”,并称内塔尼亚胡为“最孤独的人”。

 

但对其执政最直接的威胁,却来自于更“任性”的一派——执政党利库德集团内部。直接挑战其党内领导权的保守派人物贝内特认为,增加和扩大定居点“不过瘾”,主张直接吞并约旦河西岸(作为补偿,可以给巴勒斯坦人以“城市自治权”)。这一主张在党内、社会上存在强大的支持群体,如果内塔尼亚胡不设法安抚,可能“后院起火”。

 

许多观察家认为,正因如此,他才近乎疯狂地扩建定居点计划。根据反定居点组织“现在的和平”数据,2009年共有297000人住在西岸、193737人住在东耶路撒冷的定居点,2014年底东耶路撒冷犹太定居者增至208000人,2015年底西岸犹太定居者增至386000人,如今还要再扩大。

 

问题是,美国政府至少在官方层面,是不便公开支持“定居点计划”的。而内塔尼亚胡在定居点问题上的“任性”,也令越来越多西方外交官质疑其真正目的究竟何在,并怀疑其是否真的打算认真解决巴以冲突。倘若未来内塔尼亚胡“任性”过了头,就算特朗普能忍,他的专家团队、背后的共和党国会及院外阵营,恐也是坐不住的。

 

特约撰稿/陶短房

编辑/漆菲  美编/虎妹

本文节选自《以色列何以如此“任性”》,原文刊载于《凤凰周刊》2017年第4期,总第605期。

 

《国务院部委人事渐进调整》

《军改一周年,迈步从“头”越》

《渔人的葬礼:十五年前的灾难记忆》


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凤凰周刊》快速订阅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