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果壳童学馆
靠谱的儿童科学教育; 有料的亲子课讲座; 干货满满的线上分享课程; 以及,大家一起来动手的科学实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营销之美  ·  DeepSeek使用图鉴:人类和AI谁在玩弄谁? ·  23 小时前  
营销之美  ·  DeepSeek使用图鉴:人类和AI谁在玩弄谁? ·  23 小时前  
爱可可-爱生活  ·  【[90星]Open-R1-Video:为视 ... ·  2 天前  
爱可可-爱生活  ·  【academic-project-temp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果壳童学馆

当妈后最大的噩梦:孩子死活不睡,根本不给你做梦的机会

果壳童学馆  · 公众号  ·  · 2019-07-30 07:00

正文

作者: 花时间

国际新闻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美国PET父母效能训练讲师


“孩子死活不睡怎么办?”

“上了床就翻来覆去,能兴奋两小时。”

“早上又起不来,真受够了!” ……


太多妈妈给我留言说孩子睡觉的问题了。我觉得如果开个聊天群,那吐槽绝对是不停刷屏的级别——大家都太感同身受了!


我家就有个”小睡渣“。 如果小家伙肯乖乖午睡、晚上能按时睡,真是要烧高香的节奏。


我们妈妈的口号是:不管男孩子、女孩子,肯睡觉就是好孩子


倒退两年,一到睡觉时间,我们的对话就是这样的:


“果果该睡觉了,去刷牙。”

“不,我还玩儿。”


“果果该上床了。”

“不,先讲书。”


——讲完N本之后。

“果果该睡觉了。”

“不行!我还要听!再讲一本!”


“不管你睡不睡,妈妈都关灯了哈。”

……过了五分钟,黑暗中传来连踢带踹,嘴里叽叽咕咕还带对话的声音。

“你还睡不睡?”

……安静两分钟,再次 黑暗中传来连踢带踹,嘴里叽叽咕咕还带对话的声音。


以至于老妈子内心的动图都是这样的:



我真觉得,当妈后最大的噩梦就是: 孩子死活也不睡,根本就不给你做梦的机会!


白天累了一天,就盼着晚上赶紧上床躺一会儿,结果小恶魔还在满脸兴奋——“我不刷牙”、“我还没玩够呢”、“我不睡”……甚至上了床还能翻跟头。


要放在古代,让人困倦至极还不许睡,也属于酷刑了吧?


之前演员李佳还在微博上晒过困倦的老公,和拼命想摇醒老公的儿子……这一幕大家看着是不是都特别熟悉?


其实,影响大人的休息还是次要的, 许多妈妈担心的是孩子睡眠不足,或者早上起不来。


毕竟上了幼儿园后,孩子每天都要按时早起。就这么睡眼惺忪去上学,怕对孩子身体不好;起不来就任他迟到、请假,对孩子生活习惯不好。


说到这里,真心觉得当妈是妥妥的“弱势群体”——被小恶魔折磨得夜不能寐,还要为恶魔担忧。 不管怎么说,吐槽也吐槽过了, 我们还能怎么办呢?


作为一个“睡渣”孩子的妈妈,过去这几年我在这个难题上真是被折磨不少,果果上幼儿园后也有些改进和起色,所以分享点儿“血泪经验”吧。



1、知道睡眠规律,别为孩子“睡不足”掉头发了


许多妈妈对孩子不午睡、不按时睡觉,都很焦虑。朋友总说我心宽,除了吐槽和反讽自己累,没焦虑过。


回想一下,我之所以这么想得开,就是因为从果果出生,我就开始学习各种科普育儿知识,非常 了解孩子发育的过程中对睡眠的需求。


我总说, 谈任何问题前,先了解孩子的发育规律 ,这样我们就不会因为一些误解对孩子过分担心,又或者盲目地寻求解决方法,反而造成伤害。


在成年以前,孩子在不同年龄段所需的睡眠时间如下:


资料来源:美国睡眠医学会(AASM),该数据已获美国儿科学会认可


拿正在上幼儿园的果果举例,假设每晚9点睡觉, 早上7点起床,正好 有10小时的睡眠时间。那么午睡的1-2小时,有的话更好,没有的话也没那么严重。


当然,事实上很多孩子晚上9点上床没问题,但几点能睡着就不一定了。果果以前就这样,有时在床上蹦跶一小时才睡着,按照10点钟计算,早上7点起床,就是9小时。这时白天就最好能补充一小时午睡。


所以,大家计算睡眠时间的时候,要考虑到全天的作息分布。别因为某个单独时间段而过于紧张。我们的焦虑和压力会传递给孩子,让他们更难入睡的。


这是学龄前阶段详细拆解白天和夜晚睡眠时间的表格,在国外的睡眠专家看来:三岁以内尽量保证孩子午睡;幼儿园期间午睡灵活,整体一天的睡眠充足即可;小学后午睡不是必须的。


2、传说中的“睡眠程序”都是骗人的?


了解了规律,说说怎么调节吧。 孩子不睡,我们最常听到的就是“一定要给孩子培养出睡眠程序”、“营造睡眠环境”。 有的妈妈 觉得老生常谈不管用——孩子孩子瞎蹦跶,根本不睡啊!


但以我“睡渣母亲过来人”的亲身经验来说,睡眠程序和睡眠环境,还是非常有用的。


睡眠程序,就是bedtime routine ,睡前有一系列必做的事情,每天重复,培养出仪式感。从孩子一两岁就可以坚持,到后来,孩子一做这些就知道该睡觉了。


睡眠环境,包括熄灯、拉紧窗帘、关掉电视、保持环境安静 等,不让孩子受到过多光源、声源刺激。


不仅有睡眠程序,还有起床程序▽

说到底,都是在帮助孩子调整生物钟,也就是我们人体的内在节律性,帮助身体更快进入瞌睡状态,所以即使果果不能马上睡着,我也一直坚持在做。


我发现持之以恒,它们的确 能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 就算躺下不一定能睡着,但我知道这个时候就该准备睡觉了,所以我还是会把事情做了。


例如以前不想睡就要在客厅玩, 但现在我们会约定上床时间 ,到了时间一提醒,她就会自动去刷牙、洗澡、选好绘本让我讲故事。哪怕熄灯后不能马上睡,但会按时把睡前程序完成。



有了这个基础之后,我们把睡眠程序整体提前 ,就可以改善小家伙晚睡的问题了。例如我知道果果不管几天上床,都要折腾近一小时,那么我就提前一小时开始睡眠程序。


有睡眠程序的习惯,孩子的纪律性也会更强,她在幼儿园从没有因午睡而困扰——就算我今天睡不着,我还是会躺在小床上跟着大家一起休息,而不是非要起来、打扰其他人。


顺便说个小窍门: 总有妈妈问我,孩子讲起绘本来,一本接一本、没玩没了怎么办?



果果幼儿园以后,我们都是约定好,睡前绘本(到床上讲的)最多三本,所以每次睡前她会精挑细选想听的故事。


有的妈妈怕孩子耍赖。 其实,孩子们出于秩序敏感期,契约精神反而出乎我们意料地好。 做约定是有意义的,给孩子一阵子适应,慢慢地他就会主动执行呢。


3、你让孩子在外面“野”多久,决定他晚上让你歇多久


老母亲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经验——如果今天带孩子去公园疯跑了大半天,那晚上回来绝对省心,上床没多久就能睡得跟小猪一样。( 开篇果果午睡的照片就是这么来的)


可见充分的户外活动对孩子们来说,有多重要!



在这点上,国内外幼儿园、小学,真的差距蛮大的。 国外幼儿教育的日常,经常让人觉得孩子是“野地里”长大的。


而在国内,因为城市环境(大城市拥挤)、天气状况(雾霾),又或者理念的限制,孩子们的户外活动非常有限。拿果果的同学来说,不上学的时候都在上各种课外班,现在的孩子从三岁起就总在室内坐着。


童年就是要奔跑的啊 。如果能保证孩子在户外发泄过多的精力,那么晚上睡觉时,小家伙就会踏实很多。 充分的户外活动还能促进维生素D的生成,有利于钙质吸收,也可以帮助孩子晚上睡好。



4、睡前玩会儿手机就睡了? 还是算了吧!


我家是严格限制孩子用电子产品的。很多妈妈知道会影响视力,却不知道对睡眠也有影响。


首先, 睡前玩手机、看电视,会让大脑的思维出于兴奋状态 。而这个兴奋是没法很快消退的。


所以,我们关了电视,对孩子说“睡觉!”,就盼着十分钟后孩子能上床睡着?这是不可能的,小脑袋里还在飞速运转呢!



而且, 电子产品辐射中的蓝光 ,对大脑也会有影响。


蓝光在自然中,正是用来维持我们生物钟的“唤醒光”, 会告诉大脑“喂!醒醒吧!” 。所以,使用电子产品过多,尤其是睡前使用,当然会让小家伙睡不着啊!


说到这里,我觉得咱们大人也要注意了 。大家是不是也有过,熄灯后还在睡前玩手机,结果越看越睡不着?干脆关上手机和孩子一起睡,也对自己的健康好。



5、想让孩子睡,需要补充镁?


睡前别让孩子吃太多,也是我们老母亲摸索出的铁律了, 不仅对肠胃有负担,还会让孩子睡不踏实。


但我之前真没注意到营养元素对睡眠的影响,还是一个做营养师的朋友最近告诉我的 —— 饮食中保证镁元素, 对睡眠很重要哦!


这是因为,镁元素具有调节神经和肌肉活动,维持肠道运动的功能。所以,有的小朋友晚上总是睡不着,过度兴奋,也可能和镁元素吸收不足有关。



我查了网上资料,美国的食品和营养委员会对镁的推荐量为:


  • 1岁以内婴儿每日为50~70毫克,1~3岁为150毫克,4~6岁为200毫克,7~10岁为250毫克。

  • 女性11岁以上至成年300毫克;男性11至14岁为350毫克,15到18岁为400毫克。18岁以上的则均为350毫克。


大家有没有觉得奇怪:为什么男孩子在青春期对镁的需求更高呢?这是因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