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闲言
每个时代都有美的文学。
每个时代也都有能发现美并传播美的哲人。
论及当代,自觉不可一笔带过的,就是来自台湾的蒋勋先生。
出生于古都西安的他,似乎有着与生俱来的古典气质,即便拥有了百万粉丝,也不因名声大噪而脱离恬淡、从容,仍然“以布道者的心境传播对美的感动”。
歪在沙发上,打开广播,听着蒋勋先生的声音,一颗焦灼不安的心慢慢入定,我想起苏东坡的词句。
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台湾散文名家张晓风曾这样描述蒋勋先生:
“他善于把低眉垂睫的美唤醒,让我们看见精灿灼人的明眸。善于把沉哑喑灭的美唤醒,让我们听到恍如莺啼翠柳的华丽歌声。”
著名诗人席慕容赞他:
“是这个时代踏入艺术门槛的最佳引路人”。
女神演员林青霞,视他为“唯一偶像”,称他为自己的“半颗安眠药”,能给予内心安定的力量。
▎他讲孤独之美
“孤独是一种沉淀,而孤独沉淀后的思维是清明。静坐或冥想有助于找回清明的心。因为不管在身体里面或外面,杂质一定存在,我们没办法让杂质消失,但可以让它沉淀,杂质沉淀之后,就会浮现一种清明的状态,此刻你会觉得头脑变得非常清晰,非常冷静。”
在一个空间里安静下来,聆听自己的心跳与呼吸,我相信,这个生命走出去时不会感到慌张。如果“孤独”曾是一种不得以而为的状态,那么蒋勋先生的叙述中,它成为了使生命饱满的要素。
▎他讲美的沉思
“我嗅着自己手中一杯浮荡着香气的茶,凑在鼻前,慢慢嗅着,因为是假日吗?我有足够的悠闲,从容地去感觉自己的身体。那茶的防线贮存着许多许多记忆,阳光、雨水、雾霭或山岚、清晨的露水、山坡上的土壤、偶然飞来停留片刻的小甲虫。”
蒋勋先生要告诉我们的,关于美的一切,并不是佶屈聱牙的大道理,也无关政治,或许只是一杯茶,一瓣花。
▎他讲经典红楼
“《红楼梦》的作者,没有嘲笑,只有悲悯;没有不喜欢,只有包容。他引领我们去看各种不同形式的生命,高贵的、卑贱的、残酷的、富有的、贫穷的、美的、丑的。他通过一个一个不同形式的生命,使我们知道他们为什么上进,为什么洁癖,为什么爱,为什么恨。”
《红楼梦》的作者用十年写了一部未完的小说,如果作者要写的是自己一生的梦幻,繁华根本是一场梦,他或许根本不在意结局。他只是告诉你,在所有的生命中,权力、财富、爱情,全部是一场空。他要告诉你,知道是空,你还是执着。知道归知道,执着归执着。《红楼梦》的迷人就在这里,明知道所有都是空的,可是每一刻又都在执着。
▎他讲文学之美
“文学有什么用?
文学是照进单调贫乏生活中的一束光,是对平淡生活的救赎。”
人性坦荡得一如清水时,就会看到最美的东西,而当一个人有了心机,所有东西就都不见了。有时候回想自己的一生,会觉得所谓的迷失是因为执着,你一旦刻意要某个东西,肯定就找不回来了(蒋勋说陶渊明)。在蒋勋先生看来,文学是我们探索生活美学的入口。我们可以通过汉字跨越时空,与过去的人相会,甚至感受几千年前的情感与生命。
▎他讲生活之美
“我们不要变成物质的奴隶。譬如我可以吃得多,可是我也可以吃得少。我有很多机会去吃驼峰、熊掌这种奇怪的食物,可是我也可以选择去吃山苏刚刚冒出来的嫩芽,或者春天刚刚发出来的春笋。那些不是昂贵的食物,但让我品尝到生命里面清淡的滋味,这才是美。”
人大概到最后才会懂得,重要的不是要什么,而是不要什么。所以我一直希望在生活美学里,我们要强调的美,并不只是匆忙地去赶艺术的机会,而是能够给自己一个静下来反省自我感受的空间。你的眼睛,你的耳朵,你的视觉,你的听觉,可以听到美的东西,可以看到美的东西,甚至你做一道菜可以品尝到美的滋味,这才是生活美学。我会从这样的基准点去重新审视“美”在现实生活面的角色。蒋勋先生通过娓娓叙述,告诉我们:发现生活的美,并没有那么难。
▎他讲艺术之美
“我们可能在一张《向日葵》前掩面而泣,我们可能在一张《自画像》前惊叫起来,我们可能在一张《星空》之前热泪盈眶。梵高揭发了所有“正常人”的妥协,他明确宣告:没有某一种疯狂,看不见美。”
我们误解了,以为风景一定是奇特的山水,也许不是,奇特的山水,在工业革命交通便利之后,常常容易流于肤浅的观光,招来一堆无法安静与风景相处的喧嚣游客。真正的风景也许就在身边,如此平凡,如此单纯,如此安静, 永远在那里,等待你终于发现,“啊,原来就在这里。”(蒋勋破解莫内)
从今年开始,蒋勋老师独家授权蜻蜓FM平台,为书友会的朋友特别推出“美学合辑”,包括《细说红楼梦》《中国文学之美》《孤独六讲》《生活之美》《身体之美》《美的觉醒》《细说王羲之》《说梵谷》等经典作品。
终其一生,永远不要放弃对美的追寻和信仰,和蒋勋老师一起,发现生活之美,找回最初的自我。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收听全部音频,永久私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