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作者采取了“以终为始”的思考方式:首先,他问,我们的教育目标是什么?他打算讨论的不是远期目标,而是近在眼前的近期目标:当孩子7岁时,也就是在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的这个时间点上,他应该实现哪些目标?
并且,他采取了“清单体”这种非常实际、非常具体的形式来展现这个目标(而不是笼统的理论阐述)。这样做的好处是:
首先,目标就变成是可判断的,实现与否,一看便知,毫不含糊。
其次,目标变成了不是一套标准,而是一系列可探讨的选项。
这两条都重要极了!哪怕这本书里作者列出的所有清单——他反复罗列并修改了很多次,包括找了很多人来做访谈、提供他们的清单,哪怕所有这些清单当中都必然有条目是你不同意的,也有条目是你认为应该列进去、但却没有看到的,这都是必然会出现的情形(而且作者也预料到了)。尽管如此,就因为上述两个特点,这仍然是一次非常有启发性的尝试。
首先,可判断。不管你同意、或者反对,总之它是非常清晰的,你可以就每一个具体的条目进行讨论,不会有任何含混的、笼统的地方。相对于大量教育理论和方法的模糊性,没有任何标准去辨别它们的效果、包括人们的反应,这份清单至少提供了非常好的思考起点。
其次,作者也不断地在陈述:清单中的条目会变化,也需要变化。可能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可能是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内容。但它给到了非常好的、思考“可能性”的出发点:
第一,对“世界认识”的整体关照。这份清单的主题是:7岁孩子应该对这个世界认识、理解和能把握到什么程度?这个视角能让教育者们跳出一时一地,拉开思考的格局。
第二,作者在“世界认识”的范畴内,通过自己先列出第一张清单(随后通过访谈又整理了第二张),实际上给到了:领域分类。在每个细分领域之下(比如“语言”)再举出具体的条目(比如“通过学习外语了解说其他语言的人群”),具体条目、细分领域都有可能刺激我们的思考和想象,让我们发现自己关注什么、又忽略了(这部分很重要)什么。那么,极端地说(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哪怕我们认为他所列出的条目全都没有意义,沿着这个思考方式也可以列出自己的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