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药魔方Invest
把握医药脉动,赏鉴创投江湖!医药魔方Invest聚焦医药大健康一二级市场投融资动态,关注医药项目成长历程,剖析重磅投资案例,透视资本流向,与您共话医药创投江湖的精彩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校人才网V  ·  事业编制!唐山学院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聘启事 ·  昨天  
高校人才网V  ·  浙江万里学院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2025年 ... ·  1 周前  
高校人才网V  ·  武汉文理学院2025年招聘启事 ·  5 天前  
高校人才网V  ·  合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2025年人才招聘启事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医药魔方Invest

映恩生物递表港交所,B+轮估值2.7亿美元

医药魔方Invest  · 公众号  ·  · 2024-08-27 07:28

正文

2024年8月26日,港交所 官网显示 映恩生物 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Morgan Stanley、Jefferies、CITIC Securities为联席保荐人。(点击下载: 映恩生物招股说明书

图片来源:港交所官网

招股书显示,映恩生物是抗体偶联药物(ADC)领域的全球领跑者,已经建立多个全球合作伙伴关系,包括与BioNTech、百济神州、Adcendo的合作, 交易总价值逾40亿美元
映恩生物打造了四大领先ADC技术平台:免疫毒素抗体偶联平台(DITAC),专有的基于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的ADC平台;创新双特异性抗体偶联平台(DIBAC),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双特异性ADC平台之一;免疫调节抗体偶联平台(DIMAC), 打开了ADC药物形式在自身免疫等重要空白市场的潜力;独特有效载荷抗体偶联平台(DUPAC),开发优于传统细胞毒性药物且具有新型作用机制的连接子。

映恩生物研发管线

图片来源:招股书(下同)
依托四大平台,映恩生物采取梯度策略,建立了包括12款自主研发的ADC候选药物的强劲管线:
第一波候选药物由DITAC平台赋能,作为领先ADC技术的概念验证,包括:
(i)经临床验证靶点的ADC候选药物,针对差异化适应症进行策略性开发,代表产品核心产品DB-1303(一款HER2 ADC)及关键产品DB-1305(一款TROP2 ADC);
(ii)正在进行全球开发的用于高潜力靶点及未充分开发适应症的ADC候选药物,代表产品为核心产品DB-1311(一款B7-H3 ADC)及关键产品DB-1310(一款HER3 ADC)。
目前, 映恩生物正在与BioNTech合作开发DB-1303/BNT323、DB-1311/BNT324、DB-1305/BNT325。
DB-1303/BNT323是覆盖HER2不同表达水平EC的全球临床最领先的HER2 ADC候选药物,目前已经 获得FDA及中国药监局针对特定适应症授予的突破性疗法认定, 用于治疗在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时或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的晚期EC患者。 首个适应症(HER2表达EC)预计最早将于2025年向FDA申报加速批准。
DB-1305/BNT325聚焦其他TROP2 ADC候选药物目前未充分开发的适应症(如OC),并通过联合疗法具有成为针对NSCLC、OC、CC及TNBC前线治疗支柱疗法的潜力。目前正在进行针对晚期实体瘤患者的全球I/IIa期临床试验。

就DB-1311/BNT324,2024年,FDA授予其治疗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CRPC患者的快速通道认定,以及治疗ESCC的孤儿药资格认定。

DB-1310 是少数处于全球临床阶段的HER3 ADC之一,映恩生物拥有全球权利 ,已制定差异化的临床开发策略:就EGFR突变型(“EGFRm”)NSCLC,研究DB-1310与奥希替尼联合疗法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耐药的EGFRm NSCLC患者的潜力,并有机会成为一线疗法,同时研究其作为KRAS突变型(KRASm)NSCLC的潜在治疗方法。

第二波候选药物借助DIBAC平台和DIMAC平台研发,代表产品包括两款新一代双特异性ADC(BsADC)及一款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ADC,预计将于2024年至2026年进入临床阶段。
第三波候选药物由DUPAC平台赋能,是新型ADC有效载荷及连接子技术背后的驱动力,将有潜力颠覆ADC药物形式,为治疗难治性肿瘤提供了可能性,并在克服现有ADC治疗后耐药性方面保持领先。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映恩生物在17个国家的230多个临床试验中心拥有七项全球多区域临床试验,已有1,000多名患者入组。
招股书显示,映恩生物已经完成种子轮、A轮、B轮、B+轮融资,投资者包括 LAV USD、King Star Med、上海楹伽、Orchids、Golden Sword及6D等资深投资者。 2022年B+轮融资后,映恩生物投后估值(全面摊薄)为2.70亿美元。
此次上市,映恩生物 拟将募资所得用作以下用途:(i)研究、开发及商业化核心产品(DB-1303及DB-1311);(ii)用于研发关键产品;(iii)为ADC技术平台的持续开发提供资金,推进其他管线资产以及探索及开发新药物资产;及(iv)运营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映恩生物综合全面亏损表概要
财务方面,2022年、2023年及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映恩生物 分别确认收入160万元、17.87亿元、6.41亿元,基本所有均来自于对外许可及合作协议。
报告期内,映恩生物产生的亏损 分别为3.87亿元、3.58亿元、6,594万元,主要来自与研发活动有关的开支,以及与优先股有关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 研发开支分别为 3.40亿元、5.59亿元、3.11 亿元。

映恩生物股权结构
招股书显示, 由于(i) LAV USD及King Star Med各自为映恩生物主要股东,及(ii)创办人控股公司由映恩生物董事兼首席执行官朱忠远博士全资拥有,故LAV USD、King Star Med及创办人控股公司为映恩生物关连人士。
朱忠远博士,53岁,为映恩生物创始人、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其 亦担任多家附属公司的董事及管理职位。朱博士于2024年8月12日调任为执行董事,主要负责集团战略愿景、企业管理及业务规划。
朱博士是中国生物技术行业的资深从业者,人脉广泛,拥有深厚的科学背景和 商业头脑。其在生物技术创业及风险投资领域拥有超过20年的经验。朱博士在投资及孵化多家知名创新的生物技术公司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包括基石药业(2616.HK)、荣昌生物(9995.HK)、甘李药业(603087.SH)及华大基因(300676.SH)。
在其职业生涯中,朱博士一直专注于价值创造,在推动增长和创新方面建树颇丰,在管理运营风险的同时关注市场动态。其在两家领先的生物技术风险投资公司(包括于2018年至2019年担任6 Dimensions Capital的合伙人及于2015年至2017年担任Wuxi Healthcare Ventures的合伙人)发展了公司建设才能。在该等职位之前,朱博士于2008年到2015年在Mingxin Capital、SIG Asia Investment Fund、Greenwoods Investment及HighLight Capital担任各种高级职位。
此外,朱博士曾于众多投资组合公司担任多个非执行董事职务,包括于2013年 9月至2014年7月担任凤凰医疗集团有限公司(现称华润医疗控股有限公司(1515.HK))的非执行董事,及于2016年4月至2018年8月担任基石药业(2616.HK)的非执行董事。于2006年,其曾担任上海睿星基因技术有限公司(后被综合性跨国生物制药公司GNI Group Ltd收购)的高级总监。
朱博士于1992年7月获得中国南开大学分子生物学学士学位,于2001年6月获得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沃斯特分校生物医学科学博士学位,并于2005年12月获得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于2020年7月,朱博士获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选为“苏州工业园区第十四届金鸡湖科技领军人才”。

推荐阅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