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佛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去年大火的《妖猫传》里,日本僧人空海远渡重洋,为《长恨歌》的诗句着迷,揭开了大唐的绚烂和隐痛。
(动图来源于网络)
不管风评多少票房如何,这部电影向我们揭示的最重要的现象其实是:日本人很早很早以前,就已经跪伏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前面了
——他们最具有标志性的动作之一就是,像空海和尚一样,读中国诗。
而现在呢?全世界都在读中国诗。
想要读懂中国诗,首先,恐怕要先懂酒。
毕竟,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诗酒素来是不分家的。
像最具代表性的诗仙李白,余光中形容他
“酒入豪肠,七分化作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这也简直是对酒和诗彼此关系最奢华的赞美了。
(李白形象来源于《妖猫传》海报)
再古早些,汨罗江畔的屈原,郁郁不得志,心中无法排解的郁闷和不满,都借由酒来抒发,于是有了宛若民俗记录般的
“瑶浆密勺,实羽觞些。挫糟冻饮,酎清凉些。华酌既冻,有琼浆些。(《离骚》)”生动形象,引人欣羡向往。
而更生动的,比如杜甫的《醉时歌》,写
“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一个“忘形”二字,让他当年写三吏三别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悲壮人设,忽然间就变得可爱了起来。
还有白居易,还有孟浩然,还有陆游,还有苏东坡,还有各种在中国诗坛上名声赫赫的文豪们,泰半都有酒诗经典传世。
酒是诗人灵感的源泉,所以,肯定是外国诗人们解读中国诗的第一课。
事实上,世界上很多知名大诗人,也深受中国诗酒文化的影响,爱酒成痴。
被誉为酒鬼诗人的查尔斯
·布考斯基,曾被评论家打趣说很有可能是李白的投胎转世。他自己说:“我始终一手拿着酒瓶,一面注视着人生的曲折、打击与黑暗……对我而言,生存,就是一无所有地活着。”
布考斯基的这份犀利与洞见,确实颇有李白几分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味道。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治愈系日剧《深夜食堂》里,那位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流浪诗人,就是坐在角落里默默喝着酒,即兴吟诗
——“世上下流中流,若如有栖川,人生无常。”这种无酒不诗的范儿,也妥妥是跟李白学习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学杜甫的也有。比如日本著名俳句诗人松尾芭蕉,他崇拜杜甫,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里都有杜甫的影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杜甫有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芭蕉则有“长夏草木深,武士留梦痕”;杜甫有“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芭蕉则有“风狂雨暴卷芭蕉,大盆听雨秋夜遥”。不同的意境相同的感情,连起了一衣带水的两个国家的诗人。
而重点是,松尾芭蕉自称,他是一位
“品尝杜甫心酒”的人。
那么你们猜,松尾芭蕉这句
“蝶爱桑椹,无花时节隐世酒,醉消千愁(椹や花なき蝶の世捨酒)”,是品尝了杜甫哪首诗的“心酒”呢?
还有欧美现代主义文学鼻祖、美国诗人庞德创作的《休
·赛尔温·毛伯利》,作为二十世纪英语创作较成熟的长诗,里面公认有我国名篇《离骚》的影子,对于热爱中国诗歌的庞德来说,这确实是向爱酒的屈原致敬,没有错了。所以后来,庞德他更从中国古典诗歌中生发出“诗歌意象”的理论,让“白云”、“冷月”、“暮秋”(以及一定有“酒”!)这样的经典诗歌意象进入欧美,开创了欧美诗歌意象派的浪潮。这恐怕,才是外国人读中国诗的正确姿势?
你看,心酒穿肠过,人生百味留。读懂中国酒的外国诗人们,下笔金句率飙高,诗坛成就指数更是加成无数,不是吗?
事实,中国诗酒文化对外国诗歌文学的影响显著,因此也有越来越多外国诗人们开始像当年的僧人空海一样,远渡重洋,来和中国诗人切磋,朝拜心中那个绮丽的东方之珠。
2017年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应运而生。
回望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吸引了十四个国家近千名诗人共襄盛举,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而第二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也将于4月6日如期启幕,作为启幕仪式重要组成部分的成都·泸州·凉山“丝绸之路”国际诗会也将同期举办。
据悉,第二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由四川省泸州市人民政府、中国作协《诗刊》社主办,中国诗歌网、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草堂》诗刊、华凯信和联合承办,旨在为国内乃至国外人士,呈现一个更加多元、更加精致、更有内涵的诗酒版
“丝路文明”。
值得一提的是,
国际诗酒文化大会是
泸州老窖
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的责任担当,将长期举办下去,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出现在第二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名单的重磅级外国诗人,既有获得普利策奖的美国桂冠诗人罗伯特
·哈斯,也有美国诗歌学院院长布兰达·希尔曼,还有获得了罗马尼亚Curtea de Argeş国际诗歌节杰出国际诗歌奖的埃及诗人塔里布……他们纷纷来到第二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交流他们对中国诗歌的理解,以酒为媒,以诗会友。
国内出席嘉宾则包括了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诗刊》副主编李少君,《草堂》诗刊主编梁平,《星星》诗刊主编龚学敏,《扬子江》诗刊主编胡弦,《作品》杂志社副社长,
“打工诗人”郑小琼等国内优秀诗人、著名评论家、资深学者等共30余人。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获奖的部分优秀诗人、作者如王十二、孙大顺、万世长、朱照之、刘剑、高峰等,也将共同出席活动。
3日下午,中外诗人进行对话会
就诗歌词语的清晰与模糊展开深度讨论
从平原到群山,四川盆地这块诗歌与美酒的沃土,将引领中外诗人、学者欣赏到雄奇秀丽的大美风光,了解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品尝窖香幽雅、绵甜爽净的泸州老窖美酒,把酒言欢、谈诗论道,抒发古今诗情。
我们相信,在第二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上,中外诗酒文化将更加激情、更富有创造力地碰撞,开出一朵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