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十年了,MH370事件,依然是
“航空史上的最大谜团”
。
2014年3月8日,载有239人(其中中国大陆153人,中国台湾1人)的MH370航班从吉隆坡飞往北京的途中失联。
2015年1月29日,马来西亚民航局宣布,MH370航班失事,并推定机上239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2015年7月29日,西印度洋上法属留尼旺岛(La Réunion),当地海岸清洁队员发现了一块被海浪冲上岸的金属残片。
岛上的警察迅速进行现场勘查,并且将其送往法国本土的鉴识单位分析。9月3日,法国巴黎检察官在一份公告中,宣布“可以明确断定”(Definitely), 这块残骸属于MH370客机,属于飞机右翼的“襟副翼”。
自那之后,陆续有MH370残片在各地被发现。
2016年5月12日,马来西亚交通部宣布,3月在南非及毛里求斯发现的两块飞机残骸,“几乎肯定”(almost certainly)是来自前年失踪的MH370客机。
该两块飞机残骸分别来自飞机引擎及机舱内部,经澳大利亚专家检验后,发现它们与失踪马航波音777客机的特征吻合。
△ 飞机发动机外壳残骸,带有制造商“罗伊斯罗尔斯”的商标
(该公司生产的汽车品牌则通常译成“劳斯莱斯”)
△ 机舱内部靠近舱门的一块储物柜面板,上面整齐的孔线是为了安装折叠小桌,这种小桌只有马航订购的波音777客机上才有
2016年,澳大利亚政府宣布,当年6月在坦桑尼亚一个印度洋小岛上发现的残骸,确认来自MH370航班。9月15日,马来西亚交通部长廖中莱在吉隆坡确认,在非洲坦桑尼亚海滩发现的大块飞机碎片,证实是坠入印度海的MH370客机残骸之一。
这是目前为止,寻获的MH370航班客机最大的一块残骸,是飞机右翼的副翼部分。这块残骸的编号和生产日期印记,清楚地说明了自己的来历。
MH370航班,所用机型是波音777-200ER。它是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大型喷气式客机之一,也是今天跨国旅行的主力机型。它的长宽都超过60米,空重超过130吨——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如今却只剩几块碎片残骸。
世界那么大,找了那么久,只有这么点念想。
2018年7月30日,MH370调查小组公布安全调查报告,长达822页的报告,显示调查组无法确定MH370航班失联的真正原因,但排除飞机被遥控操纵的可能性,以及“不认为”机组飞行员应对此负责。
最后,以“综上所述,调查组无法确认MH370失联的真正原因”结束。
同年11月14日,马航代表在与失联乘客家属的见面会上宣布,MH370事件原调查团队将于11月30号解散,这也意味着,找到MH370的希望已几乎完全为零。
好在,也不是封死了所有希望出口。
2019年3月3日,在纪念MH370失联5周年活动上,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陆兆福表示:
如果有公司提出可行建议或可信线索,马来西亚将考虑恢复对失联马航MH370的搜索。
但是,很可惜,一直没找到新线索,只好不了了之。
2022年12月14日,据参考消息援引英媒报道,MH370起落架舱门残骸于马达加斯加岛被发现,经分析,起落架在撞击时或处于伸展状态。
这意味着,
MH370的坠毁,可能是迅速且故意导致的。
专家表示,
飞机驾驶员通过故意放下起落架,导致飞机机身立即破裂,另外,这个操作也会增加飞机在海中迅速沉没的可能性,使得机上乘客没有时间撤离飞机。
“为了摧毁飞机而高速撞击,再加上故意放下起落架让飞机快速沉没,这些都表明(肇事者)隐藏坠机证据的企图。”分析报告写道。“这是一名活跃的飞行员,他试图确保飞机在撞击后会尽快沉没。”
多年来,这是第一次有实证,指控MH370坠毁,是犯罪动机所致。
2023年12月底,一项研究,让一个此前未被搜索的新区域浮出水面。
两名专家声称:如果在该区域进行搜索,MH370航班失踪之谜可能会在“10天”内解开,呼吁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当局以及美国“海洋无限”海底勘探公司展开新一轮搜寻。
这两位专家不是草台班子,都是真正的专业人士。
其中一位是让·吕克·马尔尚,曾任欧盟委员会航空项目官员和欧洲航天局研究员;
另一位是帕特里克·布莱利,曾是法国空军飞行员、法航机长,拥有44年的航空经验。
布莱利解释道:“根据水下测量,我们确定撞击区的深度约为4000米,位于断岭以南。我们相信MH370的残骸就位于该区域内某种海底高原(相对平坦的高地)之上”。如下图所示,
绿色标识部分,是之前从未搜寻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