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并关注
“青松华药”
,或搜索微信号
“GP_Pharma”
直接关注,每日与您分享及时、有用的医药信息;
沟通&合作:
15760719011。
病例一
患者信息及特征
性别
|
男
|
科室
|
儿科
|
年龄
|
5+月
|
体重
|
7kg
|
就诊日期
|
2016.4.29
|
病史:
多汗,夜惊
1
月
体征/症状:
多汗、夜惊;
枕秃、前囟
1.5
*
1.5cm;
肋缘外翻(双侧);
不规则补充VD(伊可新,1粒/日)
|
诊治流程
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改善
讨论
-
患者有佝偻病临床症状,如夜惊、多汗,有
明确的血生化及骨
X
线指征,故诊断为佝偻病(活动期)。
-
患者不规则服用VAD,仍发生佝偻病,可能不规则服用的影响或VAD本身的预防效果有限。依安凡为活性VD,起效快,制剂纯,安全性好,诊断佝偻病后即开始使用依安凡治疗,根据患者体重,起始4滴/天。1个月后复查,生化
指标不理想,考虑起始剂量偏低,调整剂量至6滴/天。1个月后复查,
症状明显减轻,血生化指标基本恢复正常。
-
根据患者家长反映,依安凡服药操作简单,口感好,儿童服药依从性好。根据体征和生化指标检查,依安凡安全性好,疗效确切。
病例二
患者信息及特征
性别
|
男
|
科室
|
新生儿科
|
年龄
|
2月
|
体重
|
5kg
|
身高
|
54cm
|
就诊日期
|
2016.3.10
|
病史:
易惊,夜间哭闹10+天,出生后2周口服VAD(VD 400IU),1粒/天,至今,母乳喂养
体征/症状:
易惊、夜啼;
枕秃、前囟2.0*2.0cm
|
诊治流程
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改善
讨论
-
患者有佝偻病
易惊、夜啼10+天
,枕秃,存在
VD下降,骨碱性磷酸酶升高
,诊断为佝偻病(活动期)。
-
患者2月龄,口服VAD伊可新1个月,仍发生佝偻病(活动性),考虑伊可新预防佝偻病的效果有限,或者剂量较低。若增加VAD剂量,可能会导致VA中毒,考虑使用纯VD制剂。依安凡无需肾脏羟化,可以完全转化为活性VD,剂量精确,所以换用依安凡治疗。
-
口服依安凡5滴/天,20天后,易惊、夜啼消失,2.5月后,枕部已开始长发,生化检查VD水平恢复正常,碱性磷酸酶水平接近正常,依安凡起效较快。
-
家长反映,依安凡见效快,用药方便,依从性好。
病例三
患者信息及特征
性别
|
女
|
科室
|
新生儿科
|
年龄
|
3月
|
体重
|
3.15kg
|
身高
|
50cm
|
就诊日期
|
2014.12.22
|
病史:
2014.9.21,
孕1产1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因胎龄32+4周,窒息复苏后1小时13分钟入院。
2014.11.25,出院诊断:早产儿(32+4周)、超低体重儿、乙肝母亲、新生儿重度窒息、新生儿感染、早产儿贫血(重度)、宫内发育迟缓(重度)、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新生儿黄疸、宫外发育迟缓。
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均常规补充伊可新,1粒/天。
3月随访时有烦躁、多汗、夜惊
|
诊治流程
治疗前后指标的改善
讨论
-
早产儿(
32+4周
)佝偻病发生风险更高。佝偻病诊断前曾补充伊可新1粒/天近2个月,3月龄时因
烦躁、多汗、夜惊,VD下降,碱性磷酸酶升高,早期多无骨骼改变,诊断为VD缺乏性佝偻病前期。
-
为避免伊可新剂量增加导致VA中毒,使用单纯VD依安凡治疗,依安凡为滴剂,比胶囊服用更方便,剂量更准确,并且无需肾脏羟化,更易吸收。初始剂量为
5滴/天,治疗2个月后
,多汗、夜惊症状消失,睡眠安稳,生长发育指标接近同龄婴幼儿50百分位,并且生化代谢指标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值恢复正常。依安凡起效快,疗效好,安全。
-
依安凡根据体重控制药量,疗效更佳。一般使用3个月后复查生化指标,多恢复正常。
-
家长反映,
依安凡服药方便,依从性好,口感宝宝容易接受。
病例四
患者信息及特征
性别
|
男
|
科室
|
新生儿科
|
年龄
|
4+月(2016.7.7)
|
体重
|
12kg(2016.7.7)
|
身高
|
65cm(2016.7.7)
|
就诊日期
|
2016.4.18
|
病史:
足月产,母乳喂养,因易惊10+天于门诊就诊,患儿伴有纳差,无吐泻,偶咳,多汗,吃奶时有恶心,半月龄起服鱼肝油,偶有漏服,查体:一般可,前囟2*2cm,平软,颅骨软化,心肺腹(-)
|
诊治流程
治疗前后指标的改善
讨论
-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夜惊、多汗、纳差、颅骨软化,血生化检查:VD下降,以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为佝偻病(活动期)。患者为足月儿,在生后一个月补充鱼肝油,有漏服,仍发生佝偻病。
-
为避免避免VA服用过量导致VA中毒,使用单纯VD制剂。选用依安凡治疗,依安凡滴剂剂型更适合婴幼儿,剂量也更准确,容易吸收,初始依安凡6滴/天治疗1个月,期间与贝特令交替服用。1个月后VD水平明显升高,但仍低于正常范围,碱性磷酸酶水平略高,增加依安凡剂量至7滴/天,1个月后,生化代谢指标恢复正常,X线检查好转,仍有汗多,肋骨外翻,考虑增加服药剂量,随诊治疗。
-
依安凡是根据体重控制药量,疗效好,安全。家长反映,依安凡依从性好。
病例五
患者信息及特征
性别
|
男
|
科室
|
新生儿科
|
年龄
|
2.5月
|
体重
|
4.2kg
|
身高
|
55cm
|
就诊日期
|
2016.3.12
|
病史:
患儿因“咳嗽2周,加重伴呻吟4天”入院,入院后因病情危重于PICU抢救治疗,予抗炎、强心、输注血浆及白蛋白等抢救治疗,3月28日转入儿科呼吸病房,继续抗炎、抗病毒治疗。2016年4月1日出院,因入院时查VD降低,出院给予阿法骨化醇滴剂(依安凡)口服,5滴/次,一日一次,但家长误以为成口服一日三次,5滴/次。半月后复查VD值明显上升,接近正常。
|
诊治流程
治疗前后指标的改善
讨论
-
患儿有支气管肺炎的基础,生后未补充过VD,日光照射少,纯母乳喂养,VD下降,暂未发现佝偻病症状,诊断为VD缺乏症,处方依安凡。
-
家长误以为依安凡口服一日三次,5滴/次。半月后复查VD值明显上升,接近正常,无VD中毒症状,依安凡起效快,安全性好。
-
家长反映,依安凡为滴剂,易于操作,口感好,患儿不反感,依从性好。
-
目前有资料显示,VD下降可引起支气管炎、肺炎,建议对重症肺炎患儿抽血查VD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