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公务员说公考
部委体制老司机出品,必属精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宝宝  ·  第一次看到这么说话的 ... ·  3 天前  
VOCs前沿  ·  蛇年开工大吉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公务员说公考

吃苦是最没用的努力方式

公务员说公考  · 公众号  ·  · 2024-06-06 23:11

正文

文/体制老司机
此前在《认知觉醒》这本书上看到一段非常经典的表述,大致意思是这样的。

受苦比解决问题来的容易,承受不幸比追求幸福更加简单。因为受苦和承受不幸,只需要呆在那里,什么都不用想,什么都不用干。

很多人把吃苦当成先天正确的事情 ,认为只要吃苦就应该得到奖赏和回报,吃的苦越多,得到的奖赏和回报也就越多。
按照这个道理,那些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应该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不管是奖赏还是回报,还是幸福的生活,想要得到,最根本、关键的是要解决问题。
而高效地解决问题,更多需要的是动脑子,而不是吃苦。脑子越好使,越喜欢思考,动的脑子越多,吃的苦越少,得到的奖赏回报也会越多。
辛苦和收获从来就不成正比,也不应该成正比,而应该是智慧与收获才应该成正比。
现实中,很多人之所以过得苦,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不愿思考。
对此,美团创始人王兴讲过一句话:
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可以做任何事情。
这句话真的极其经典,深刻阐述了大多数人缺乏思考的本质。
比如说,很多人底层人做的工作,大多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往往是重复性的劳动,几乎不需要懂脑子。甚至现在很多人还比较“向往”这种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简单重复,看似清闲的工作,认为这是躺平的好机会。
这种工作一般都枯燥乏味,有的还比较辛苦,收入却很低。为什么他们能忍受一份收入很低、非常辛苦的工作呢?为什么不去做出改变呢?
因为 做出改变需要动脑子,需要思考,这对他们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事情。
为了逃避这种思考,他们宁可忍受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无趣和辛苦。
再比如说,原来上高中那会儿,班里有很多同学,念书非常辛苦,他们每天四五点就起来背单词、背课文,上课认真听讲,恨不得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笔记永远都是记得非常工整的,老师交待的作业,总是一丝不苟完成得非常好,晚上基本上都要学到十一二点,随时随地都能看到他们在念念有词背单词,笔头永远都在草稿子上写和记,学得极其辛苦。
但是,他们的成绩总是到了一个点,无论如何就再也上不去了。
相反,学校里有一些学习好的人,上课并不认真,有时还逃课,上数学看英语,上英语看物理,每天都要打半个小时篮球,学习并不见得如何辛苦。
但是,这些人的成绩往往都不差。
难道不应该是天道酬勤吗?
很多人认为这是智商的差异。但 智商并不是完全先天决定的,后天的因素影响也很大。决定这两种人付出和收获的差别,根本就是思考。
那些吃苦的同学,他们没有思考过自己应该怎么学习,只是机械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去低效地重复一些行动,其实跟工厂流水线的工作类似。而那些学习不怎么辛苦却成绩挺好的人,他们做任何一个学习动作之前,往往都会思考,这种学习方式有没有效果?可不可以改进一下学习的方式方法?
这个世界区分不同层次人群,就是以思考以及思考的层次作为分割线的。
思考与不思考,也是区分人与动物的根本。
吃苦,从来都不是什么值得骄傲和宣传的东西,更不是理所当然的正义,很多时候往往是一些人不愿思考,不会思考的结果而已
因为人们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可以做任何事情,更何况是吃苦呢?
思考很好,但 主动性的思考是违反人性的,极少有人能做得到 。因为人和动物,和所有的物理个体一样,本能都追求最小消耗的状态,而思考是非常消耗能量,非常累的,人类的生物基因是不愿意人去思考的,这样太累。
没事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刷手机,刷剧比思考问题舒服太多了。
所以, 被动性地思考就是大多数人思考问题,提升自己最有效的方式,这就需要一个人必须强迫自己不断去面对新的、困难的问题,或者把自己放在一个面对许许多多问题,能接收到很多新信息的地方去,不得不进行思考。
前段时间回家休假,和一个很多年不见的老同学见了个面,吃了个饭。他高中那会儿成绩极其一般,甚至可以说是差,学习很努力,但成绩一直不理想,复读一年才勉强考了一个吊车尾的二本。
此次相见,他已经担任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局的核心业务科科长两年多了,而且是没有什么强大背景支撑走到这个位置的,也算是市里非常年轻的正科级干部了。
多年不见,又都是体制内的人,我们谈了很多领域内的很多问题,我发现他的思维非常清晰,对问题的看法、思考格局、业务能力等等方面,都非同一般,甚至比很多我部委的同事还要强。对比20年前高中那会儿,简直可以说是判若两人。
从学习上来讲,他的智商完全是比较糟糕的,但他拥有今天的思考水平,就是因为他十多年的体制发展中,不断地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逼迫自己不断地思考,去解决一个个问题,才能达到的。
他一开始在一个乡镇事业单位,一去就跟着单位老大做项目,这个项目完全是从0到1,他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思考了很多东西。后来又考到乡镇公务员,给书记做跟班,同样思考和学到很多东西。再后来,又干过招商,担任过区县国企的一把手,在广州办事处工作过,处理过很多疑难问题,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贵人相助是他不断跃升的关键,这也是体制内成长最为重要的因素。但是, 如果他没有在这些经历中不断思考,不断提升自己,贵人也看不上他,他也坐不稳屁股下面的位置。
相比之下,原来的高中同学中,吃苦比他多的人多了去了,但极少有人达到他的事业高度,更重要的是,有他这种认知水平的,更是少之又少。
人生或许就应该如此,让自己能有一个环境,一个机会,一个东西,触发,或者引导,甚至逼迫自己不断地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认知水平,事业和生活,也才会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能有本质的跃升。
PS: 备考公务员, 学写申论作文,学公务员面试,也是一个触发、引导和逼迫自己思考的机会和环境。 可惜的是,很多人只想找到找到不需要思考的、现成可用的答案,从来也不愿意多动一下脑子。人生中,类似这样的机会和环境很多,很多人就这样不断地错过,最终只能浑浑噩噩,稀里糊涂地度过遗憾的一生。
关于公考面试思维方法和真题解析,以及公考的本质,提升自身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搞定公考申论写作和面试的思维方法、表达逻辑、答题框架,可参考老司机最新修订的公考面试真题解析 资料。此次修订,老司机对每一道题的审题、思考框架、每一个答题点的思维方法、论述表达的逻辑等等,都做了详细的注解说明
具体介绍如下:
憋了小半年,老司机新出了一套公考面试资料
基层公务员到底有多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