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保哥和八姐
瞎说什么保险大实话,欠揍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直播海南  ·  刚刚回应:招聘不存在违规操作 ·  11 小时前  
Kevin在纽约  ·  分享图片 -20250222212332 ·  昨天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命令 ... ·  2 天前  
直播海南  ·  首批200名嫌犯,被押解回国!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保哥和八姐

一个不一样的儿童保险方案

保哥和八姐  · 公众号  ·  · 2024-12-03 17:30

正文

今年几个好朋友,都要生了宝宝。

借着这个机会,更新一把儿童保险方案。

但今天这篇,有点不一样,客观产品对比,比较少。

更多的,是我当初给孩子买保险时的一些个人想法和感受。


1、
孩子出院后的第一个工作日:

爸爸要去依次去给宝宝办 出生证明、 上户口和邮储银行存折。

有了这些东西,再加一寸照片,才能给孩子 办医保。

以北京地区儿童医保为例:

新生儿出生后90天内,交资料参保,保障期险可以追溯到出生当天。

超过90天,只能等集中参保,通常在每年9-11月。

集中参保,保障期从次年全年,不含出生当年。


我们在出生那年,交了两次保费。

新生儿参保,交一次钱,保障出生-年底;

集中参保,再交一次钱,保障次年全年。

这里面,其实有个bug。

1月份出生的孩子,和12月出生的孩子,出生当年保费是一样的。

年底出生的孩子就有点亏。

这时爸妈可以自己做个判断,觉得太亏,可以只做次年的集中参保。

我们当年的保费是两百出头,钱也不多,就都交了。



2、
医保买完了,就该考虑商保了。

月子里的小宝宝不能买保险,最早要等到孩子28或30天后。

每个小宝宝,在出生42天时,要回医院做儿童保健检查。

这时候,可能会查出来一些异常,影响后续投保。

所以给孩子投保的最佳时机,是赶在42天之前。


小宝宝真的非常娇贵,喝奶会吐,呛奶会肺炎。

她弱小到,让我怀疑,他随时可能会挂掉。

我当时经常伸手去试她的鼻息,确认她是否还活着。

所以她一满月,我就给他买了两个保险。


2.1、第一个是重疾险

在我看来,重疾就是必须品。

现在的生存环境,一言难尽。

毒奶粉、毒零食、毒空气、装修甲醛等等,防不胜防。

平时看到这些,一句中国人五毒不侵,就过去了。

当妈之后看到这些,我真的会极度紧张,焦虑被无限放大了。

我家孩子一出生,立马就买了空气净化器。

而且对于妈妈来说,孩子一旦得病,倾家荡产也得救。

这样的财务风险,是我承受不了。

所以,我选择了给孩子买重疾险。


在挑重疾险时,我是有些小心思的:

首先,白血病这样的病,必须多赔钱。

十个生病孩子,八个白血病,这很关键。

其次,身故赔保额的,一律不要。

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孩子要是死了,我还要不要继续活都是问题。

我当然不需要孩子身故后,给我留一笔钱。

最后,就是一定要有投保人豁免。

万一我病了死了,孩子的保单不用缴费,保障也一样有效。

在这些的基础上,性价比越高越好。

至于保障疾病多了少了,我并没有那么在乎。

因为高发的疾病,国家都定义好了。


我当时还面临一个重大选择:

是只花六七百,保障30年?

还是花两三千,保障孩子的一辈子?


为此我还专门算了一笔账。

第一种方案:前30年我给孩子买,孩子30岁后自己买个终身重疾。

第二种方案:一步到位,我给孩子买终身重疾。

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后,两个方案的总花费几乎没有区别。

但前者,会留下一个风险敞口:

未来30年,万一孩子如果生病,他成年后自己就买不到终身重疾了。

最终,我一咬牙一狠心,一步到位买了终身重疾。

但我觉得,如果保费预算不高,可以先买保障30年。

过几年手头充裕了,可以停掉30年的保障,随时换成终身重疾。


现在距离我给孩子买重疾,过去快10年了。

但前面这些思路和方法,还是有效的。

只不过产品更新换代了好几个版本。

当下,如果你想给孩子买终身重疾:

小淘气5号 是最合适的选择。

如果能加上重疾多次、癌症多次,性价比会更高。

这两个责任非常有用,但几乎不太增加保费。

关于 小淘气5号 的产品评测,可以戳这里↓

小淘气5号,产品评测


如果你觉得每年两三千的保费,有点压力。

也别纠结,先保障30年,以后再说。

那就选 妈咪保贝(少儿计划)

30万保额+保障30年+被保险豁免+投保人豁免=每年5百块。

什么时候手头宽裕了,再换成终身重疾,就可以。

保险,从来没有一步到位的,都是在不断调整中的。

关于 妈咪保贝 的产品评测,可以戳这里↓

妈咪保贝,产品评测



2.2、第一个是百万医疗

我给孩子买的第二个保险,是百万医疗。

虽然孩子一出生就上了医保,但真得了大病,各种好药都的自费,不能报销。

其实我们单位,当时是可以报销孩子医疗费用的。

但只要我离职,孩子的这个保障也会中断。

所以我还是决定,额外自己给孩子买个医疗险。


当时我也有两个选择。

一个是百万医疗,住院超过1万,自费社保内都报销,最高报销两三百万;

第二个是小额医疗,住院就能报销,但只能报销社保内的,最高也只能报销一两万。

我当时就问了自己一个问题:

真有事,你差的是一两万还是一两百万?

答案显而易见,所以我选了百万医疗。


给小朋友买百万医疗挺贵的。

当时我自己的百万医疗才200块钱,小朋友的却要900多块。

我也挺心疼的。

但一想到,甭管啥住院,我们自己就掏1万,剩下的保险公司全报销。

又觉得挺值的。


这两年百万医疗险的价格,也被打下来了。

给刚出生的小朋友买,保证20年续保的产品,每年不到400块钱。

而且还能全家组团购买,保费享折扣,还能共用1万的免赔额。

具体产品的话,可以看看 长相安2号(点击查看详情或投保)

关于长相安2号的产品评测,可以戳这里↓

长相安2号,产品评测


不过长相安2号,也有一个问题。

就是看病,只能去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普通部看病。

有时候病很急,真挂不上号。

其实各大医院,除了普通部,还有快捷氪金通道。

那就是特需部、国际部和VIP部。

这些地方看病,人少、服务好,就是价格贵点。

氪金通道看病,不仅不能用社保,还不能用长相安2号。

如果你家孩子看病,要去这些地方,可以看看 铁甲小保2号

关于铁甲小保2号的产品评测,可以戳这里↓

有了铁甲小保,孩子看病不排队


3、
孩子的意外险,我一直拖到她四个月才买。

北方的冬天,小宝宝是不出门的;

在家,她也只能躺着,没有意外的机会。


但从4个月开始,她会翻身了,就开始不可控了。

有床围也没用,一些家长总是会心存侥幸,一分钟没拉床围,孩子就掉下来了。

万一后脑壳着地,伤情可大可小。

会爬了,就会到处捡东西往嘴里放,甭管是电池、狗屎还是药品。

会走了,直接二挡起步,眨眼就飞出去,狗吃屎、磕破皮都只是轻伤。

所以4个月后边,意外险很有必要。


对于孩子的意外险,我最在乎的意外医疗,最好能包含自费医疗费。

如果还能有住院津贴,就更好了。

至于意外身故,我并不太在意,但意外残疾是必不可少的。

孩子的意外险,既没有健康告知,也没有等待期。

我都是买一年的,到期有更好的就换一下,0成本无缝衔接。


目前市面上的意外险,按照责任,我把他们分成三类。

3.1、第一类,是纯意外险

只保障意外责任,比如 小神童3号

这个产品,一共有三个版本可以选择,我更推荐178元的尊享版

可以实现:

50万身故+100万残疾+10万医疗含自费+每天100元住院津贴+10万监护人责任

虽然,对于10岁之前的孩子,意外身故最多赔20万,50万浪费了。

但为了更高的残疾保障和医疗责任,还是建议选这一档。

关于 小神童3号 的产品评测,可以戳这里↓

想不到,平安也有今天


3.2、第二类,是意外+小额住院医疗

在百万医疗哪里,其实有一个漏洞:

就是孩子住院了,我还是要自己负担1万块的。

如果想把这1万块的风险也转移出去,可以加一份小额医疗。

目前单独的小额医疗几乎没有,都是和意外险捆绑销售的。

经过我的筛选,现在最有竞争力的产品,是 小学童

每年300或330块,就能实现:

50万身故残疾+3万意外门诊含自费+10万住院医疗+每天100元住院津贴+3万监护人责任+交通意外若干

相当于实在小神童3号的基础上,多花了一百多块钱,多了10万住院医疗。

不过,小学童有年龄限制,只有3-25岁的在校学生(含幼儿园、博士)可以投保。

幼儿园之前的宝宝,不能投保。

我是买了小神童没多久,才发现小学童这个好产品。

所以为了小额医疗责任,我只选了基础版,花了100块钱。

明年到期,我就不买小神童了,而是直接买顶配的小学童。

关于 小学童 产品评测,可以戳这里↓

这个学平险,太大胆了


3.3、第三类,是意外+小额住院医疗+疾病门诊

关于疾病门诊,很多家长都非常喜欢,因为用的上。

但市面上含疾病门诊的医疗险特别少,有的话,限制也特别多。

以最有竞争力的 暖宝保3号 为例:

有社保的话,每年保费658块:

保障20万意外身故+5万住院医疗+10万重疾+疾病门诊。

每次看病100元以内,不报销;

超过100元的部分,社保门报销100%,自费药报销40%,自费检查0%。

并且每天最多只能白瞎500块,全年累计报销3万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