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贵州药监
贵州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政务信息发布、政策解读回应、政民互动交流、药品安全科普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基金报  ·  DeepSeek,紧急声明! ·  10 小时前  
中国基金报  ·  六连板牛股!紧急澄清 ·  11 小时前  
中国基金报  ·  金融监管总局批复:同意解散! ·  昨天  
中国基金报  ·  爆了!涨停潮! ·  昨天  
中国基金报  ·  破90亿了,全球第一!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贵州药监

科普丨如何正确区分精神药品和精神药物

贵州药监  · 公众号  ·  · 2025-01-14 12:02

正文





在林林总总的精神科药品中,大家经常看到精神药品、精神药物的字样,这两者看似是同一个名词、同一种药品,不仅容易让患者混淆,甚至有一部分医务人员也经常把它们混为一谈。事实上,尽管精神药品和精神药物皆为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但两者之间是有本质区别的,弄清下面三个“不同”,才能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0 1




定义不同





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药剂科主任陈葆英解释说, 精神药品 属于药事管理学中的名词,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产生周期性或连续性使用某种药物的欲望,通过强迫性的用药行为,从中获得满足感或避免不适感等具有依赖性的药品,容易给用药者本人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

精神药物 则属于药理学中的名词,是指治疗精神障碍一类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抑郁症、焦虑症,改善脑功能、稳定心境、兴奋精神的药物,也被称为抗精神病药物。精神药物除了发挥正常的药理功效外,长期服用不会产生精神依赖性。


0 2




用途不同





依据人体对精神药品产生的依赖性和精神药品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将其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第一类精神药品有氯胺酮、丁丙诺啡、三唑仑、司可巴比妥等,第二类精神药品有地西泮、艾司唑仑、阿普唑仑、苯巴比妥、唑吡坦等。精神药品发挥的作用较多,一是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等,如司可巴比妥、地西泮、氯硝西泮、苯巴比妥等;二是具有精神兴奋作用,如哌醋甲酯等,临床上经常用于治疗小儿遗尿,同时对于治疗儿童多动症也有较好的疗效;三是具有镇痛作用,如羟考酮等。

为确保公众用药安全,目前临床对处方限量的规定是:为门(急)诊患者开具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时,每张处方为1次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哌醋甲酯用于治疗儿童多动症时,每张处方不得超过15日常用量。与之对比,第二类精神药品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对于慢性病或某些特殊情况的患者,处方用量允许适当延长,但要求医师注明理由。

相比较而言,精神药物多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心因性精神障碍、情感性精神病以及其他精神疾病。精神药物的药理作用与影响中枢多巴胺通路的多巴胺功能密切相关,能够有效控制兴奋躁动,改善思维障碍和行为障碍,消除精神障碍患者的敌对态度。


0 3




标识不同





精神药品在包装、标签、说明书上印有国家规定的专有标识,即在白绿相间的四个小方块内,由“精神药品”四个字形成一个大方块。精神药物则无特殊标识。

对精神药品和精神药物的使用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医师必须准确掌握精神药品和精神药物的适应证,按规定开具处方,不允许为满足患者不合理的需求而开具超量处方。对于不合规的处方,药师应拒绝调配,严防滥用。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应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帮助公众正确区分精神药品和精神药物,科学认识精神药品和精神药物滥用的危害。


# 药品居家存放注意事项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