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每年的中国绿公司年会,都会吸引很多人的关注。马云的演讲,也通常是年会上的重头戏。今年也不例外。
昨天,马老师
在演讲中,谈到蚂蚁金服,谈到新金融时,只讲了两个小故事。短短几百字,却让人看到了蚂蚁金服未来三十年的样子。
|
|
╰
|
|
╯
|
✎ 第一个故事:隔壁老太
12年前决定支付宝愿景的,其实是她
支付宝的愿景是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才算成功?
可能很多人一直想问这个问题。昨天,马老师给出了答案。
12年前,有同事问他,支付宝到底想怎么挣钱,未来发展在哪。他回答说,我希望支付宝能够让任何一个老太太,她的权利跟银行董事长权利是一样的。他家隔壁的老太太因为忘缴电费,家里断电了,在黑暗中等待了一晚上,第二天还要去排队交费。那时他就在想,
如果支付宝能让每个人都能在手机终端上轻松交电费,能让一位普通老太太享受到的金融服务和银行行长是一样的,那就是支付宝最大的成功。
✎ 第二个故事:西湖边乞丐
新金融最大变革是由原来的“二八”变成“八二”
去年马老师在杭州云栖大会上提出未来五大新趋势: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与新能源,并称未来这五个新的发展将会深刻地影响到中国、世界,及未来的所有人。
昨天,马老师再次提到
新金融
时,首先
讲了一个段子:
西湖边上有个乞丐,面前放的不是钵不是碗,而是二维码。
现如今,随着移动支付的飞跃式发展,出门带现金的习惯已经快被消灭了。拥抱技术,拥抱互联网的人,才拥有新的机会。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新金融行业发展。
马老师曾多次公开表示,
新金融最大变革是由原来的“二八”变成“八二”。
他在绿公司年会上再次强调,
未来的金融必须是普惠的,让每个人有平等的机会。而技术,正让普惠成为可能。
有数据显示,在中国的城镇里,每万人拥有金融服务人员329人,而农村只有一人。农村地区信用档案建立的数量仅为城市的1/4。如今,
基于数字技术的新金融正在降低金融服务的门槛,农民有部手机就可以轻松贷款。
与此同时,大数据让每个人的信用变得可以度量和展示,不靠出身不靠人情,
积累信用就能获得平等的金融服务。
在蚂蚁金服发起成立的网商银行贷款流程中,
小微企业主只需要花3分钟在网上填写申报材料,1秒钟实现贷款到账,整个过程中零人工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