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数字医学
传播数字医学发展动态,发布医疗卫生信息化相关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九章算法  ·  升到L6,谈谈今年的情况 ·  昨天  
九章算法  ·  谷歌/亚麻的BQ题库,附上标准答案! ·  昨天  
算法爱好者  ·  o3-mini 碾压 DeepSeek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数字医学

急诊升级温暖人心,创新惠民提升服务

中国数字医学  · 公众号  ·  · 2024-05-14 16:00

正文

案例分享

2022年度医疗信息化技术类创新优秀案例

案例名称


急诊升级温暖人心,创新惠民提升服务

申报单位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案例概述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积极响应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的《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方案(2023—2025年)》中高效衔接、分区分级,提升患者急诊急救体验等相关要求,建立完成急诊医疗临床系统并投入使用,系统覆盖了从院前急救、预检分诊、急诊抢救、急诊留观、急诊手术室、急诊ICU至患者转归的全流程管理,将急诊科日常工作标准化、流程化和自动化,极大的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整个工作流程的效率,形成以分诊导诊为指引,以患者行为跟踪为核心的闭环管理。系统通过对预检分诊、抢救、留观环节的数据采集,形成专科特色的质控分析,为科室主任管理提供量化尺度,为科研、教学提供数字依据。

解决问题

1、急诊患者录入信息方式单一,对危急症患者抢救时易缺失必要诊疗信息。

2、对急诊患者的分区分级依靠观察体征采集,紧急情况下医护人员全面准确判断患者情况有一定困难。

3、患者在急诊抢救中的关键时间点、急诊就医记录不明确,影响病历补写。

4、不能充分利用在120救护车上的诊前救治时间,无法让急诊医生提前了解患者情况,为其提前预约检查检验项目。

创新内容

1、多系统集成:急诊医疗临床系统集成院内现有临床信息系统,使患者信息登记有多种方式。同时急诊医疗临床系统支持三无患者和绿色通道患者登记。

2、急诊急救一体化平台:在线地图实时展现和定位救护车的位置信息,救护车可与院内相关科室进行实时多路视频通话,实现专家会诊功能,院内医生能更早关注到患者心电监护、心电图、血氧、血糖等关键指标,实现诊疗前置。

3、精准全面的患者分区分级:可以通过生命体征采集、评分、分诊分级知识库三个方面来确认患者的分级。

4、急诊患者挂号就诊“一号到底”:急诊挂号模式升级为“一号到底”,患者不用来回奔波,只需挂一个号,就可以在所有急诊诊室就诊。

5、以患者行为为核心的时间轴:记录患者在急诊抢救中所有关键时间点,患者急诊就医记录可追溯,可以直观查阅病人医疗、护理、检验和检查数据等诊疗信息。

取得成效

1、系统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信息录入,提升了急诊患者信息录入效率和准确性。三无患者和绿色通道患者登记信息后期可补录,在保证病历完整性的同时不耽误患者的抢救。
2、院前院内系统协同,在救护车上的诊疗前置、检查检验项目的提前预约、多学科专家会诊等为抢救患者最大化地节约了时间。
3、精准全面的患者分区分级使医生对患者的病情判断更为全面准确,节省分诊时间,合理安排就诊顺序,优先处理危急症,提高抢救成功率。有效控制了急诊室内就诊人数,维持急诊室内秩序,并安排适当的诊治地点。
4、急诊患者挂号就诊“一号到底”避免了患者需要重新挂号看病而耽误诊疗时间,大大节省了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5、时间轴实现了患者在急诊抢救的全流程管理,记录每个时间点的医疗措施与医疗记录,时间节点清晰明了可追溯,方便医务人员查看患者抢救流程轨迹,对患者进行诊疗分析。

END

【论文精编】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专科信息化架构的设计与实践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