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芯师爷
最及时且有深度的半导体新媒体。每日解读半导体科技最新资讯、发展趋势、技术前沿信息,分享产业研究报告,并打造中国最大的半导体社群与生态圈,欢迎加入半导体专业人士的圈子!旗下更多订阅号:今日芯闻、全球物联网观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芯师爷

中小型芯片代理商路在何方

芯师爷  · 公众号  ·  · 2018-06-19 16:06

正文

来源:唐说芯语

本文将授权转发


众所周知,代理商一直充当着厂家和客户中间的桥梁和缓冲池的角色。从外资半导体进入中国的第一天开始,这么多年来,伴随着中国电子产业的蓬勃发展,跟随国际大厂的扩张和本土化步伐,见证国产芯片品牌的跟进与崛起,芯片代理商行业历经多年的整合和变革,走到今天,生态环境和游戏规则已经今非昔比。


摆在代理商面前的挑战与日俱增,定位也逐渐开始分化,大家都抱怨,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利润受到原厂新政策的不断挤压,来自客户端资金链的压力也越来越重,信息不对称和资源垄断的壁垒逐渐被打破,行业并购和巨头压制,让中小型代理商举步维艰,生存危机迫在眉睫,路在何方?


在我看来,潜在的选项主要有:

1.维持现有代理商模式做大做强,

2.成为走差异化路线的代理商,

3.转型方案公司,

4.线下到线上,探索电商之路,

5.往上游走,尝试原厂之路。


对于每条可能的路径,我在有限的篇幅内分享一些关于机会挑战的个人看法,难免以偏概全,就算是抛砖引玉吧。无论选择那条路,一定要分析自己的相对优势是什么,以及未来需要建立什么核心竞争力,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请注意,是相对优势,比如说客户关系,人家代理商巨头有,你也有,这就不能算是相对优势了,而是代理商这个角色的基本价值。核心竞争力也一样,一定是鹤立鸡群的竞争力,而不是大家都有的技能或资源。



做大做强代理业务

中小型代理商,相对优势应该是存在于在中小客户群体。而对于大客户,在产品线,资金实力,配套服务资源等方面一定是远远落后于那些代理商巨头们,而且这种劣势应该是不可逆转的,差距还会继续增大。


如果你想做大做强,想通过自己修炼内功,比如去染指知名品牌,或者扩大销售团队,又或者是增加FAE资源,基本上没有翻盘的可能。


按照目前行业发展趋势,最终一定是强者更强,而且更加集中,他们的利润率会持续下滑到临界点后稳住,并长期维持这个位置波动。代理商更多的充当资金和物流服务的主体,没有实力的中小型代理商最终会走向消亡,被收购是大概率事件。傍上大腿,抱团取暖应该是归宿。


成为差异化代理商

我认为未来差异化路线的代理商基本上有三个存在形式。


第一,成为国内芯片公司的代理巨头。这几年,赶上国内芯片公司的黄金期,共同成长。目前一线代理巨头,一定还是紧跟欧美原厂的步伐,站好队,对于国内芯片公司,很难专注和聚焦,所以在推广力度和政策支持上一定不会全力以赴,这就给了中小代理商机会。


但是挑战也是显而易见的,国内芯片品牌浮浮沉沉,选对产品线很重要,另外,门槛相对较低,必须尽快脱颖而出形成规模效应,否则成本和货源难以建立起相对优势,中期必然陷入泥潭。时不我待,快速崛起是破局要诀。


第二种,不断转换代理品牌,保证利润率,打时间差的游击战。如果资金实力不够,无法成为巨头,那就只能打游击战,抓住一个个风口,机会主义,赚取合理利润,控制库存,不断优化产品线。挑战是,你永远要不断寻找新市场新热点,当市场规模起来,利润下滑,资金要求更高后,或者原厂开始收回主动权来自己主导市场时,你就必须收缩,转战。永远小本经营,保证资金流动性很重要。这种公司还是一直会有生存空间,属于夹缝求生。


第三种就是垂直细分市场的增值服务代理商,耕耘自己的行业口碑和技术实力,为原厂和客户提供不可替代的附加技术价值,周立功和利尔达就是成功案例。但这种定位的公司也有他的挑战,就是你必须做技术门槛相对较高的行业,而且是较难被标准化和冲巨量的行业,否则,当市场成熟和标准化以后,原厂一定会直接支持客户来压缩代理商的利润空间。


比如WiFi模块,在市场早起,客户应用经验不足,原厂支持资源不够,代理商有充分的成长空间和核心价值。而进入市场成熟期以后,客户需求趋同而且自身开发经验增强,原厂用一个通用的方案,就可以支持绝大多数客户,渐渐架空了这一类代理商。所以,此类代理商会在工业控制等领域更有作为,因为这个领域相对来说,利润更高,需求很难被标准化,单一细分市场的总量都不算特别大,不足以被规模化替代。


方案公司


其实方案公司一直是很多代理公司的选择方向,但似乎没有特别好的成功案例,因为最终方案公司都走向了成本竞争的归途。早期的手机方案公司闻泰,后来的GPS方案公司远峰,当量做大,标准化以后,要么做公板,要么open BOM卖芯片,要么干脆自己做产品,最终都还是硬件走量去赚辛苦钱,很少看到超过5年的具有持续生命力的公司。


转型芯片电商


目前芯片电商还处在盈利的摸索期,大有可为却也前途未卜。不可否认,线上销售芯片,不仅有想象空间,有融资话题,就业务本身而言,也是有很强的增长空间和创新空间的。


所以,这未尝不是中小型代理商的一条出路。无论是自己操刀,还是与现有电商平台合作,都有一定的价值和发挥余地,有持续构建自己核心竞争力的空间和时间。拥有中小客户资源,可以用线下服务来对线上做互动和补充,还有库存资源可以和电商共享,线上的流量和支付又反过来促进推广和交易,相辅相成。


但是电商的最终使命还是线上,线下的辅助是过程而不是归宿。所以还是要考虑到底能经过积累后,沉淀下来什么核心竞争力。支付?物流?小批量二次包装?芯片真的可以在不久的将来真正转去线上为主的生态吗?我没有正确答案。


开芯片 走原厂

这基本上完全是另一个世界了,虽然你有渠道有客户,但是你去投芯片,竞争对手就不再是渠道这一层,而是原厂。须知,原厂搭配代理商,和你这个代理商搭配自有芯片,对客户来讲,本质上没有区别,你并没有任何相对优势。而作为原厂,IP一定是永恒的核心竞争力,你有多大的资源和实力,去构建自己的IP竞争力呢?


这个方向的转型,可做尝试,但是风险太大,倒不如通过你对市场的了解,投资一些有前途的国内芯片品牌,与代理业务相结合,在投资获利的同时,带来自己代理业务的增长,可能回报来的更实在。当然,短期的机会主义套利空间是存在的,不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就不在讨论范围了。


对中小型代理商而言,基本上就这几种可能的选项了,回头来评估自己的优势和实力,选择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走下去。正确的认知和迎接不同路线的不同挑战,不断积累,锤炼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仍旧会是一片海阔天空。不过,一定要加速快跑,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