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或许有致富的神话,但没有永不破灭的泡沫。
文/貌貌狼(微信公众号:财经郎眼Daily)
6月16日,自然资源部发布大消息:
全国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已实现全国联网,
我国不动产登记体系进入到全面运行阶段。
目前全国335个地市、2853个县区共设立3001个不动产登记办事大厅,平均每天为30多万企业和个人提供不动产登记服务。这是2007年提出工作计划之后,时隔11年终于达成的足够颠覆房地产市场的重大举措。
此消息一出,引发市场热议,不动产登记为何现在出台?对整个房地产市场又会带来什么影响?
市场观点:不动产登记全国联网,将成为让房价下跌的一剂猛药。
但凡与房子有关的政策,人们首先关注的就是“房价涨跌”。统一不动产登记全国联网,这意味着,
未来任何一个中国公民名下拥有的不动产,都可以被自然资源部的系统看得清清楚楚,
炒房客将再无“生存”的空间,朋友圈里欢呼四起,不少自媒体更是以“楼市重大转折,2018房价即将暴跌”为标题夺人眼球。
但实际上,不动产登记联网并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神奇,对抑制房价并不会起到什么实质性作用。因为
房价本身会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比如当下的经济形势,整体金融环境,供求关系以及各类调控政策,而每一个城市的基本面也有所不同。
所以目前来看,统一不动产登记全国联网虽然可以打击炒房行为,但对房价的影响还很有限。
市场观点:不动产登记全国联网全面启动,意味着房地产税的出台近在眼前。
自国家针对楼市开启高频调控后,有关房地产税落地实施的信号就一个接一个地发出。先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再是财政部部长肖捷在《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中提出要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权、分步推进”的原则,推进房地产税的立法和实施。
现在,统一不动产登记全国联网,调控部门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全国的住房情况,比如中国各个城市到底有多少房子、住宅用地,二套房以上的人有多少......
这些数据对房地产税的落地起到支撑作用。
但它并不是房地产税开征的条件。
房地产税收改革工作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是否征收?何时征收?征收多少?”会受到各方面影响,现有的税收法律,住房产权和土地所有权的矛盾都是房地产税需要面对的种种挑战,
单凭“实施统一不动产登记全国联网”就认为房地产税近在眼前,未免有些言之过早。
更何况即便解决了房地产税面临的实际问题,引导“产权所有人”的心理预期也需要时间。
那么统一不动产登记全国联网的目的何在?
其实早在2007年“物权法”颁布时,就已提出这项工作计划。长期以来,
我国不动产登记采用的是分散登记模式,
不同的管理机构负责不同事项,涉及部门繁多,办理手续复杂。比如住建部负责房屋所有权登记,国土部负责集体土地所有权、国有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登记......
这种分散登记、多头管理就导致了
一个不动产会有多个证,信息重叠、漏登、权属争议等事件也是频繁发生。
现在统一不动产登记,就是将各类登记整合在一个平台下,减少人们的办证环节,有效保护不动产权利人的合法财产权和不动产权的交易安全。
此外,
全国联网对当下的楼市也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从微观层面看,过去几年许多“炒房客”活跃在各个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高杠杆下的投机行为套路重重,防不胜防。但现在每个人、每个家庭名下有几套房、在哪里,包括他们贷款记录都将清晰可见。
从宏观层面来看,虽然统一不动产登记全国联网对房价不会有直接影响,但对整个房地产市场调控会起到积极作用。
中国楼市的产权信息一直以来庞大又复杂,
比如商品房、房改房、经济适用房、两限房、自住型商品房、共有产权房等各类房产,给统计工作带来很大阻力,基础数据的欠缺降低了调控精准度。但住房信息统一登记联网后,相当于
房地产领域形成了一个全国联网的身份系统,接下来的调控就将更有针对性,
这也有利于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总的来说,统一不动产登记全国联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它经过了11年的努力才得以落地,期间需要克服的矛盾有技术,2007年大数据时代还未来临,中国楼市这一庞大的信息库如何统计是一项长期的挑战;也有人心,从个人角度来说,房产信息透明化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正如李克强总理曾经的感慨:“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所以,
11年后的“一锤定音”弥足珍贵。
不动产信息公开化,透明化,也让我们看到了楼市未来的调控逻辑:
调控部门不再是单纯地“控房价”了,而是调整整个房地产产业结构,
向更深层次动刀改革。
资本市场或许有致富的神话,但没有永不破灭的泡沫。接下来,那些奔走于“炒房大道”的投机者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转载|合作请联系后台